《非暴力沟通》——回避责任
《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实践篇》
读本.阅读思考
【回避责任】
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可是,人们广泛使用“不得不”这一短语。例如:“不管你是否喜欢,有些事比不得不做。”显然,这种表达方式淡化了个人责任。“你让我”是人们常用的另一短语,例如:“你让我伤透了心。”此时,我们的表达方式忽略了我们情感的内在根源。
——节选《非暴力沟通》第二章 是什么蒙蔽了爱
大罗分享
曾经记得在2003年上过包剑英老师的“领袖素质”课程,里面有个活动环节。老师问:你们要付多少责任?有人回答:看情况了;有人回答:要看对错;还有人回答:负50%的责任;担当一点的回答:可以负70%的责任……我也觉得不可能负全责。后来在点评过程中,包老师说:具备责任型思维的人,就是对自己的行为、思想、情感负百分之百的责任!我听后感到很震撼!以前总以为是对方的原因导致自己的不快,会抱怨制度,会抱怨管理,会抱怨人事,会抱怨他人……可是却没有觉察,真的忽视了也要对自己的想法和念头负责,抱怨的言行是自己种的因,当然会得到不顺利的果。
回避责任最可怕的是不能成为“生命的主人”,一旦具备责任型思维的人,遇见任何问题都有担当,不会抱怨,而且会做出满足彼此需要的选择,不是唯唯诺诺的服从和听话。
现在看来中国的教育现状里,不少家长希望培养的孩子就是“听话孩子”,不鼓励反叛的孩子;企业组织里也希望员工都是唯命是从,听话的员工,不喜欢不听话的“刺头”。所以,非暴力沟通主张不压抑自己的感受,不回避自己的问题和责任,尽最大努力创造和满足自己的需要。
感谢关注大罗心理师分享!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