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作:清清爽爽的唐诗,实实在在的写作方法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文/陆生作
第一、证明
它题目是早梅,最重要的就是这个“早”字呀。诗里面,怎么来证明这个“早”的?诗人至少用了三个地方来证明梅的早。
第一个:第一联,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大家都还在冬眠呢,都冻得不行了,就我醒过来了、活过来了。说不准,可能它也是被冻醒的,哈,反正它先醒了,就它回过神来了,独回啊,“独”不就是第一吗?第一就是早啊。早上一进教室,大家都没来,我来得最早。——当然,孤根暖独回,有“孤独”二字,独自一人是不是孤零零的,形单影只。英雄就是这样的,独当一面,独行侠。
第二个:梅是所有花里面最早醒、最早开的。那在所有的梅花里面呢,开放也有个先后吧?所以,昨夜一枝开。一枝,早不早?早,其他梅花还没开呢。
第三个: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这叫喝着碗里的粥,念着稻田里的小禾苗。希望它明年也“先发”——这也是早。
如果借“春江水暖鸭先知”来理解“禽窥素艳来”,也是“早”呢。算它第四个!
这些都围绕这个“早”的,这就是证明的思维,“早”就是诗眼。我们讲一首诗,有它的眼睛。眼睛就是心灵的窗户嘛,对不对?我们杭州也有一双眼睛,就是西湖。西湖是杭州的眼睛,苏东坡讲的。
“早”字理解了没有?
我们写作文,是不是也要用证明思维?用材料证明你的观点。说梅花开得很早,不能随口讲讲的,要拿出证据来的。
而且,这首诗证明早,每一步证明,范围是逐渐缩小的,从大到小。
万木中最早的。孤根暖独回。
梅花树中最早的。昨夜一枝开。
这棵梅花树上最早的。禽窥素艳来。
第二、对比
第一个对比,万木与孤根。
你看,大家都还没醒呢,我醒过来了,众人皆睡我独醒,这是不是一个对比?说明这梅花厉害哇。
第二个对比,一枝开。
开与不开,是不是也是一个对比?大家都还没开呢,我先开了。——大家都考60分,我考了90分,鹤立鸡群,对比鲜明。
对比是写作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写作里面有一个词语叫欲扬先抑,抑扬之间是不是一种对比?
对比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自己跟自己。梅花跟梅花比,一枝开。——自己跟自己比,我以前学习不用功,现在我学习用功了,一比较,哎呦喂,进步了,能理解吗?
一是跟别人比。孤根与万木比。——跟别人比,你看那个学霸寒假里面还在补补补,你一个学渣还天天玩,像话吗?不像话。——跟别人比,能理解吗?
跟别人比,范围上的比,横向的比较。
跟自己比,时间上的比,纵向的比较。
对比,还要讲一个,第三个。昨夜一枝开,诗人是怎么知道?诗人怎么知道这梅花是昨夜开的?说明他昨天就来看过这梅,今天又来看,看到了,所以,他才能够确信梅花是昨天晚上开的。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对比?昨天跟今天对比。
现在三个对比很清楚了。万木、孤根,对比;没有开的梅花、一枝开,对比;昨天没开、今天开了,对比。后两个是纵向的,前一个是横向的。
有没有发现,对比是证明的一个办法而已。
第三、想象与夸张
第四、远近与虚实
第五、修改与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