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的仪式感,只有瑜伽人懂!

生活中很多人讲究仪式感,逢年过节都要找朋友出去搓一顿,我好像没有这种习惯。但练习瑜伽这件事,不知从何时起,我愿意让它带有一种仪式感。

记得在哪本书里提过,印度人对练习瑜伽的环境很讲究,还会抹上牛粪。在他们眼中,牛粪是清洁之物。

默瀚老师也讲过,最好在家里固定的位置练习瑜伽,比如固定的一个空间或者角落。这样练习者更容易进入到某种状态中,我猜这是练习久了,环境或者空间形成的气场。

我在家里做瑜伽,属于四处鼠窜,次卧、客厅、主卧都曾留下过我的身影,只因我自己的卧室地方不够大,只有一张瑜伽垫那么宽的空间,着实有点憋屈。一旦做到头碰膝前屈伸展式,我的膝盖就会因碰到衣柜而发出咚咚的声音。

于是,我很嫌弃这局促的空间。退一步想,其实只要一张瑜伽垫子的空间就够了,我又何必这么矫情呢?这只能说明我的道行还不够,修行依旧要继续。

客观条件不具备,那就从主观层面弥补上。每次瑜伽练习,我都会怀有一颗敬畏之心,一丝不苟,仪式感的庄重程度也不差。比如把瑜伽垫摆好,要跟地板缝对齐,不能东倒西歪。

在之前的静修营,我又真真切切地感受了一下瑜伽的仪式感,很奇妙。

第一次是静修营的开营仪式,我本以为是老师发言或学生代表发言这种常规项目,重头戏却是一个仪式。

在长条桌上摆放着帕坦伽利的雕像和鲜花,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到的“大场面”。默瀚老师点燃一根香,唱诵了三小段,很严肃地带着我们向上师和神性致敬。作为旁观者和参与者,神奇地,我被这个仪式潜移默化地感染着。

默瀚老师很耐心地解释了这个仪式的意义,大致是我们并不知道生命之源,比如我们从何而来,我们又去向何处,但宇宙间就是有能量和神,指引着我们过幸福快乐的一生。所以,我们要向这种能量和神表达敬意。

唱诵会带来震动,让我们身体内在产生震动。静修营的成功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包括彼此理解,唱诵的震动会扩散,也能让师生之间产生互动。

第二次是静修营的第三天下午,课表上的烛光冥想改为了火供,这也算一种仪式。

印度有一种传统是向所有物种表示尊重,向万事万物祈祷,比如树木、山川、河流、海洋、动物等。火是最纯净的,可以把杂质燃尽,也能帮我们清除自身杂质。整个仪式就是要把花瓣献给火。

上课前,同学们会六个人自由组合成一个小组,将三张瑜伽垫拼在一起,中间摆个圆盘,上面点燃一小根蜡烛,地板上还会有几堆花瓣。

整个仪式很简单,我们会先唱诵一句很简单的经文,再用中指、无名指和大拇指捏一片花瓣放到圆盘中,表示敬意,如此这般重复。这是为了向火表示敬意,感谢它给我们带来温暖。

当花瓣全部摆满圆盘后,我们会进行短暂的冥想。这个过程中,虽然蜡烛很小,但我依旧能清晰感受到火苗带给我的温暖,心生敬意,心怀感恩。看着充满花瓣的圆盘,我觉得很美,也许是我的内心被净化了,才能发现这种美。

下课后,我旁边的小姐姐在微信群里分享了一张照片,一位参加静修营的大叔逗猫的图,好有爱。我在想,是静修营让小姐姐的内心变得更有爱吗?还是练瑜伽久了,她就变成了有爱的体质呢?我始终觉得她一定有一双发现爱的眼睛,不然怎么能捕捉下这美好的瞬间呢?

(长期有效:如果您是瑜伽练习者,想把自己的瑜伽故事或瑜伽感悟分享给更多人,欢迎联系我;如果您认识非常优秀的瑜伽老师,老师需要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欢迎联系我;如果您是插画爱好者,想尝试瑜伽插画,欢迎联系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