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方过程中,什么是暝眩反应?

伤寒古方量大效宏,常“一剂知,两剂已”,然而久病重病若要去除痼症,常有服药后病情异常或加重的暝眩反应,“药不瞑眩,厥疾弗瘳”,本文刘希彦老师讲述暝眩反应为大病将愈的征兆,剑走偏锋,堪为古中医疗效的见证。

中医人要知道瞑眩反应

如果你重病缠身或久病不愈,服中药无数,却从来没有过暝眩反应,那么,十有八九,你的病很难好。你还没有碰到真正的传统中医;如果你是中医从业者,处方无数,却从没有病人出现过暝眩反应,那么,十有八九,连你自己都可能认为中药治病慢。你还不是真正的传统中医。

写这篇文章的念头,缘于不久前诊治的一个病案。病人服药三贴后,急诉症状加重:胃部和食管发热,热气上冲致头昏脑胀和耳朵堵塞,肝区痛,腹泻,肛瘘流脓……

嘱其勿慌,续服余药。五贴服毕,病人上述反应果然基本消除,关键是,整个人的状态比服药前明显好转。为何如此?问他是否听说过瞑眩?该病人百度后,方知服药后出现的强烈反应,有可能是方药对症而产生的排病反应。感叹三年来为病所困没过一天好日子,核磁做过三次,心电图二三十次,服西药无数,也曾就医于某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省城最有名的几位大夫差不多都看过,服了无数剂中药,竟不知还有暝眩一说,而且从来服药后身体无任何动静的。

我所感慨的是:中医在仲景之后的这么多年里,药物越来越多,方子越来越多,理论越来越多。怎么暝眩反应反倒越来越难得?反倒越来越少被提起?

何为瞑眩反应?

瞑眩一词最早来源于《尚书·说命篇上》:“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意思是重病或久病之人,如果服完中药之后,没有出现不舒服的现象,那表示这个病不会好。

《孔颖达疏》曰:“瞑眩者,令人愤闷之意也。”愤闷就是不舒服的意思。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里,关于暝眩有好些条文,如“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暝,剧者必衄,衄乃解。”又如“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如冒状”,就是指昏昏沉沉的样子,医圣叮嘱让病人不要诧异。再如“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胡希恕先生就多次强调,服柴胡剂很容易出现暝眩。具体反应是服药后很可能打寒战,然后出一身大汗。他说人要是不虚,不会有这种反应。而寒战汗出后,病马上就能好。

胡老提醒医生和病人都要心里有数。他自己就有因为暝眩反应而半夜被人砸门的经历。病人是个孩子,开了治下利的药,可病人服药后反而下利更厉害。家属半夜砸门,非要求胡老去家里看看不可。胡老只好去了。正是半夜,赶到后,孩子状态已经好多了。胡老说把二煎也吃了吧,孩子妈妈开始还不敢。喂药后第二天就全好了。所以,对于暝眩,需要医生有定见,别轻易换药更方。同时也要和病人交待清楚,否则病人吓到了上急诊,那也前功尽弃。

暝眩产生的原因

瞑眩反应,可理解为身体运行秩序经过治疗调节后出现的排病反应或效验反应。通俗的讲,也可称为“斗药”现象:药与病邪相斗,邪气不服输,正气不相让,一旦正气占了上风,邪气便自己退去。

特别是大病、重病和久病,出现瞑眩反应的可能性会比较大,这是疾病向愈的佳兆。瞑眩反应,少则一时半刻,多则数日。这里需要强调的,每个人出现瞑眩反应的轻重程度也不相同,身体越虚,病情越重,病情越长的,方药如果对路,出现强烈暝眩反应的可能性越大。

真正的传统中医,即便是对症的治疗,汗剂未必出汗,吐下剂未必吐下,和剂未必只是和解,比如柴胡汤不是发汗剂,却常常服药后汗出而解。这是因为体内的毒害性物质,为药力所攻,全身无余地可容,毒害性物质,往往取最捷路径以外遁。

吉益东洞说:

“暝眩为病毒遁去所起的一种反应症状,虽经验丰富者,亦不能知其经过,从何道而外遁也。有下剂反吐者,有用阳性振奋药反嗜睡者,有汗剂反下者。”

暝眩与副作用的区别

有人把暝眩反应与副作用反应混淆起来。事实是,由于多用剧药与误治所致症状加重者,不能说是暝眩。中医所谓真正的暝眩,是身体因药力引起强烈反应,以驱逐毒害性物质的现象,驱尽毒害性物质,则暝眩消除。一般病人见到服药后有不良反应,往往以为处方不对路或者是服的药太猛。

暝眩反应与副作用,怎样来区分两者呢?

确实,两者之间的鉴别全凭胆识和经验,非老辣者不辨。可是,又非准确区分不可,因为处置完全不同:对于暝眩,应继续服药。而对于副作用或误治,则应立即停药。

这里我总结了几点区别的方法,仅供参考:

一、暝眩反应一般时间都很短,如果是误治或用药过猛,出现不良症状的时间要长。

二、瞑眩反应一般情况由重到轻,反应的程度可随着疾病的减轻而逐渐消失,而副作用则是由轻到重,甚至可以导致病情加重。

怎样来判断身体不适症状不是身体恶化而是身体好转呢?要看自己是否精神旺盛,身体有劲了。人的身体都有一定的修复调整功能和自愈能力,瞑眩反应,就是由病态向健康态过渡中身体内部正邪斗争的效应。

三、体质好的人瞑眩反应一般不太明显,而副作用则不然,无论体质的好坏使用后都会出现毒副作用。

关于这一点,刘希彦老师有一个案例值得一提:

他的一位病人,也是我们共同的一位朋友的母亲,是一身寒瘀的阴证,药是从我这抓走的,方子里有30克炮附子。病人服药后,反应非常大:全身发麻,原有寒湿的关节处麻得更厉害,头也晕,走路要人扶。第二天起不了床,甚至还出现短暂的没有意识的状况。病人全家都惊动不安。病人的儿子,也就是我们的朋友,是一位琴师,他当然也很着急。

刘希彦老师让他再从我这里取走30克一模一样的炮附,熬水喝了。结果是:除了一点点上火,并无其他不适反应。我们这位朋友本身还挺健康,也就是身体并无偏性。这里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同样30克炮附,为什么健康人吃了没反应。反倒是他母亲身体属阴证,需要附子之类扶阳药,却出现这么大的反应?

暝眩反应的种类

陆渊雷先生曾根据经验总结:

柴胡汤之暝眩,多作战汗;

泻心汤之暝眩,多为下利;

诸乌附剂,多为吐水,其他则殊无定例。

临床上我碰得比较多的暝眩是腹泻、头晕、发疹、口干、困乏、出汗、腹痛、矢气多等等。有时治疗腹痛,大柴胡或者当归芍药散下去,短时间内反而更痛了。像咳嗽,有时反而咳得厉害,但过后就会好,这也可理解成暝眩的一种。暝眩反应有轻微有剧烈。病越重病期越长的人,反应越大。我和刘希彦老师交流时,有个共同的体会:阴证病人出现暝眩反应的概率比较大。明明下的是扶阳药,病人反倒更没有精神;明明下的是温里排湿药,病人反倒腹泻。

当今中医治病为何少有暝眩?

为什么明清以来,医家越来越喜欢开滋阴药?事实上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郑钦安的火神派才应运而生。话题这里我就不展开了。因为滋阴药下去,即便不对症甚至是误治,比如向一个虚寒病人投以麦冬、熟地,病当然是好不了的,但是病人吃个半年一年的,也不会有什么明显不对。但是身体越滋阴越阴寒,等到病人一旦发觉不对,往往已经需要花大力气才能挽回甚至难以挽回。而阳药不一样,一下去,容易产生暝眩反应不说,一旦向阳证病人误投姜桂附,那强烈反应会立竿见影。所以,喜开滋阴药的中医总是主流,这里面大概也有医家为减低自身风险的因素在里面吧。

倘若以服药后舒不舒服,来衡量一位大夫的医术或者治疗是否有效,毫无疑问,喜用阴药的医家要占绝对优势。我们知道,阳证,代表的是强壮、是亢奋,是有余;阴证,代表的是虚弱,是不足,是安静。所以三阳证,常常就是意味着发热、头痛、口苦、甚至谵语,惊狂。也就是说,不舒服的症状,大多集中在阳证。舒服的或者缓和的症状,往往集中在阴证。比如同样是头痛、腹痛,痛感强烈到难以忍受的往往是阳证、实证;而阴证、虚证的痛,一定是隐隐作痛,似有似无。假设在一位阴证病人有一点点虚火的情况下,滋阴药一下去,头两天病人反而会觉着舒服了,因为虚火被水浇灭了,可继续服药会怎样呢?是原本的阴寒体质,一寒到底。

西药为何不会出现暝眩?

西医的大多数药物以及输液其实也就是同一个道理。很多病人在患伤寒表证时,往往找西医打针输液,西药抗生素多为苦寒药,再加之大量液体(水本身就为寒性)进入人体,输过液的朋友都应该有体验:如果有发烧、咳嗽或者扁桃体发炎,哪怕你是阴寒体质,一瓶水下去,你会舒服很多,可是,经过几天治疗,往往转为太阴虚寒。

真正的传统中医治疗阴证,是恢复阳气,是要把阴证往阳证转,除此绝无二法。刘希彦老师还有一个病例挺有意思:一位女子,当时是一剂吃下两百克附子无任何感觉的阴证。有一天,该女子同样是服了两百克炮附后,居然产生了口麻等反应。一问,原来是煎药时忘记先煎附子了。可恰恰因为这次“失误”,病人的体质居然扭转过来了。几天后感冒了,脉证居然是三阳证里的少阳证,还得用上生石膏。

认识暝眩反应的重要性

曹颖甫先生在《经方实验录》中说:一知半解为近世病家通病,一些医生或药房人员又恐吓病人说某药不可轻试,于是碰到方子开得稍重的情况,病人往往害怕不敢服药,一遇重证,多至不救。所以,无论是对于病人,还是大夫,认识到瞑眩反应很重要。如不理解瞑眩反应,以为是疾病加重或误治,很容易认为治疗无效果甚至起反作用而放弃。

上半年,我的一位网诊病人,浙江的一位大姐,也是全身都是毛病,久治未见好转。我辨证后,其实就是很典型的偏阴柴胡证,服药一剂还是两剂后,感觉头晕,热气上冲。她自己懂一点医吧,认为是药有误,赶紧停药,自行另服药“善后”才得以平息,事后得知其成功“善后”的药居然也就是柴胡类汤。我们提醒她是否了解暝眩反应?但是病人似乎理解不了,说“吃了药舒不舒服自己最清楚啊”。剩下的药没有继续吃了,也算挺遗憾的事。

我想,中医真正的希望,不在于方子越来越多,不在于药物越来越多。中医最不缺的,就是方子和药。中医的真正的希望,也不在于中医从业者越来越多,不在于国医馆越来越多。从某种意义上,我想说,中医真正有希望的标志是:服中药后有过暝眩反应的病人越来越多;所治病人中有过暝眩反应的医者越来越多。

一、什么是瞑眩反应?

古人云:“药不瞑眩,厥疾弗瘳。”中医治病与西医治病其中最大的不同点之一,就在于中医治疗可以产生瞑眩反应,而瞑眩反应正是人体阳气调动起来修复机体的必要过程。西医治疗是一种损伤,是伤害正气的治疗,这样的治疗不容易产生瞑眩反应。

瞑眩反应是一个很大的范畴,是指人的体质或身体能不好转好,(如虚寒性体质变为健康)或人体在排出毒素时(如西药、食物中的农药、人工添加物、饲料中的荷尔蒙、抗生素、人体产生的废残物)身体的反应,也称为排毒反应,或者好转反应。瞑眩反应是暂时性的,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发生,也不是只发生一次。瞑眩反应不光是颜面或身体,甚至口中亦会出现荨麻疹,其他也有浮肿、大便次数增多、腹痛、腹泻、发烧、耳鸣、血压变化、骨骼酸胀疼痛等症状。药后症剧者,往往是药力生效,外邪内透之故。

因此出现这种反应者都不要担心,它不是副作用,经短时间后就会自然减轻和消失。瞑眩反应是医生与患者都应该努力追求的东西。 一般服中药,或者针灸都可能出现瞑眩反应,有时服用保健品也可能出现这种反应。这代表着机体的阳气正在努力工作,为着健康而奋斗。这个反应有其特殊性。 一般来说,瞑眩反应只发生在有病的脏腑,甚至有时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已有脏腑功能发生病变或功能障碍,会在不知不觉中恢复。

并且,这种瞑眩反应大多是暂时的。当反应告一段落时,身体自然好转,整个人因而轻松起来。这时睡眠品质会显著提升,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强、感冒减少,面色红润,自觉精神旺盛,且生理时钟也变得有规律了。 另外,瞑眩反应可能多次出现,直到阳气完全修复了病体才会停止。 产生瞑眩反应的时间也不一定。一般轻病患者服药一两天后就会出现瞑眩反应,这是中药发挥效果的前兆,但也因人而异。故不是每个人都会出现,依其各人体内邪气之多寡以及邪伏的位置而有所不同。甚至于有人直接产生治疗效果,并无瞑眩反应,但大部分患者服中药十数天至三个月内会发生瞑眩反应。

因此,能产生瞑眩反应,说明机体有能力修复自己的问题。但并非每个人的治疗过程中都会出现瞑眩反应。一般来说,越是邪气重而正气虚的体质,越容易出现这种反应。 比如说,阴寒性体质,这种体质比较容易感受外邪而生病,也称为过敏体质。长期吃阴寒性食物,如香蕉、牛奶、冰淇淋、生冷食物等是产生这种体质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过有幸的是,正气没有完全伤害,在中医药的帮助下,还可以产生排邪反应。如果正气完全耗伤了,其过敏性体质也好象自动康复了。但事实上是邪气已经入脏入腑了,正气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这样的体质也就很难再产生排邪反应了。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体内化学物质越积越多,比如象药品残留、农药残留、酒精、人工添加物、饲料中的荷尔蒙、抗生素、环境污染等等,都会导致机体阳气下降。而经过服用中药扶助阳气后,机体就会产生排毒反应。这些反应都是毒素排出体外时的必然现象。因此,要想把体内所累积的各种毒素排出,一方面要用扶阳的方法,调动机体的自然抗病力。二则要准备出现各种反应。

现在越来越多的三高症患者,包括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这类病人服中药后也会出现排邪反应。最基本的表现是血糖升高,血压升高,血脂升高,因此,如果相信你的医生,就千万不要总是量血压,量血糖,量血脂,专心地接受治疗。否则一旦产生了怀疑,开始服用西药,则前面好不容易补起来的阳气又会被消灭掉,前功尽弃。所以,既然相信中医,那就不要三心二意,否则,干脆不要来看中医,专心地听西药好了。

临床上每每见到这样的病人,听风就是雨,听西医一番话,马上就跟着走了。结果反而嫌中医给他产生了排邪反应,让他不舒服了。这样的病人,属于十不治之人,奉劝天下的中医,千万不要给他们治疗。就是被西医治死了,他们也会认为是自己病当如此! 如果以前曾经发生过内伤,或者骨关节的损伤,服药后可能会自动产生瞑眩反应。表现为受伤部位的疼痛、痒麻酸重胀等感觉。要继续服药到反应消失为止,则机体的阳气会彻底清除原来所积累的瘀血并更新组织,内伤会不治自愈。

有人问,能不能降低瞑眩反应的不舒服或缩短反应时间呢?我认为一定程度内是可以的。但条件是正气正在修复病体,你只能帮助正气来尽快地把病邪赶出去,千万不能帮助病邪把正气消灭掉。否则,瞑眩反应是减少了,但病邪也进去了。如果想治好病,就不要光想着减少反应,应该知道:越是反应,越是高兴,痛苦并快乐着。治愈疾病是有代价的,不能不付。越想减少反应,越是要努力培养正气,越是要注意忌口与饮食节制。比如说,不吃油炸、腌制、刺激性食物,少吃肉等等。

二、什么情况下容易感受到瞑眩反应?

1、过敏性体质。
2、体内化学物质积累过多(如药品、食物中农药、人工添加剂、饲料中的荷尔蒙、抗生素、环境污染)。
3、五脏机制有异常迹象(血糖高、血压高、尿酸高、血脂高)。
4、免疫力增强与疾病或病变细胞对抗时。
5、以前发生的内伤、运动伤害、车祸伤害。

三、瞑眩反应的主要症状

1、无瞑眩反应。睡眠品质提升,精神旺盛、生理时钟变规律、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强、感冒减少。
2、一般人刚开始注意全身保健时的瞑眩反应(不是每一项都会发生,而且通常二至五天或七至三十天会消失)
3、其他的瞑眩反应显示出可能的身体机能异常,或身体的自愈力正自动地修补调节该机能。

瞑眩反应原因具体表现如下:
1、腹泻(有些人会腹痛) 体内废物过多 ,
2、疹子 肝功能不良或体内废物过多、 过敏体质
3、爱睡(白天也想睡),口干、口臭,
常放屁,夜睡有尿意 酸性体质
4、排便量增加而且臭 体内废物过多
5、身体有湿热感 经络循环较畅旺,
6、皮肤痒而后蜕皮 皮肤代谢
7、脸上长痤疮或青春痘 依部位不同(详见颜面望诊)
8、早晨起床连续打喷嚏 鼻子过敏
9、咳痰 多痰或职业伤害引起的呼吸道不适
10、感到心跳明显或心跳加速,
胸闷想深呼吸(数分钟内即消失) 心血管功能不良
11、鼻出血 血红素或红血球不足
12、头痛有沉重感,肩颈酸紧、麻木感 血压高、血浓、血液品质不佳
13、头痛、头晕 血液循环不良、血液品质不佳
14,不易入睡、睡了易醒、睡不沉 精神压力大,忧虑、焦躁伴随胃肠机能不良
吐气、呕吐或白天也想睡
15、口腔内溃疡、便血 肝机能不良
16、吐气、肺中有灼热感,食欲差,
少数人会出汗 胃机能不良
17、肠胃痛甚至脸颊长痤疮 胃肠溃疡
18、便秘、腹泻 肠机能不良或其他器官机能低下引起
19、便血—鲜血、黑血 痔疮 胃肠出血
20、颜面轻微浮肿,血中蛋白质突然下降 肾机能不良
21、手脚轻微浮肿、血糖突然较高 胰岛素分泌不良
22、腰酸 内分泌不足,以前外伤
23、女性服用二、三个月后,有一、二个月月经量大或不规则 排出多余经血
24、反映在受该内分泌影响的器官,如:甲状腺的内分泌会影响睡眠、食欲、心跳、情绪、眼球肌肉、女性月经周期及量、新陈代谢 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失调
25、全身关节酸痛,甚至出现红斑 免疫系统失调
26、血糖值、肝的GOP/GPT值、甲状腺T3/T4值呈现锯齿状上下而逐步趋向正常值,身体自愈力的调节,胰、肝、肾、甲状腺机能

指头目昏花,心胸烦闷的症状。《尚书·说命》:“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孔颖达疏:“瞑眩者,令人愤闷之意也。”

四、瞑眩反应在多久能发生

1、有的人直接产生保健效果,无瞑眩反应。
2、大部分人服用三至十日或二至三个月时发生瞑眩反应。
3、少部分人服用半小时后发生瞑眩反应。
4、持续服用后,人体会对早年受内伤处重新加以彻底消除淤血并更新组织。
持续时间:1、一般约二至五天,表示身体机能异常的时间短,或异常的情形较轻微。
2、强烈者约七至三十天,表示身体机能异常的时间较长,或异常的情形较严重。

五、如何降低或缩短瞑眩反应的不舒服感

1、对症保健,待身体自觉症状解除或大幅减轻时再改变全身性保健。
2、改为饭后服用。
3、多补充水分。
4、服用后作运动至全身发热但未流汗,加速新陈代谢。
5、少吃油炸、腌渍、刺激性食物,少吃肉。
6、就医作对症处理(如止痛、止痒),并继续保健以免前功尽弃。

一位男病人经常来调理身体。最近出现轻微头胀,心情不好时会加重,伴有右后胁痛,时有精神差,同房后汗多。脉左沉滑软,右沉滑软弦,舌略大,苔小黄,舌下小瘀。

我诊为气血不足,清阳不升。处方:

制附片20,干姜20,炙甘草20,桂枝30,葛根30,山茱萸30,苍术30,水煎服,日一剂。(单位:克)

病人连续服方近20付,某天早上服完药后突然感觉发热,脸红,心跳加速,嘴唇干,咽干,走路有点眩晕的感觉,晚上走路脚底如踩棉花一样,胃口差。自己喝了点蜂蜜,略有改善。检测体温37.4°。

我告诉病人,这是瞑眩反应,不用担心。

病人相信中医,没有当成病来治疗。以上发烧持续约三四天,即自然消退。病人告诉我,发烧消退后,又莫名其妙地出现腹泻。然后脸上黑斑完全消失,右耳鸣消失,左曲池处的皮肤过敏点亦几乎消失殆尽。来诊的时各种不适亦完全消失不见。

过了几天,病人又来信告知:上次瞑眩反应后,先前没有注意到,这一两天惊奇地发现眼睛看东西比先前清晰了不少,左眼的飞蚊症(有个小黑点飞来飞去)也消失了。

分析:

这是非常典型的瞑眩反应。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反应,源由方药对证,让病人阳气健旺,正旺则能祛邪。正气会自动攻逐三阴层次郁滞的邪气,邪正交争,表现为低烧。正气先攻少阴层次的邪气,然后再攻太阴和厥阴。在少阴表现为发烧,在太阴表现为腹泻,在厥阴表现为眼睛明亮。三阴层次邪气退出,诸症即能迅速消失。

比如,耳鸣,应该是邪在少阴的表现,虚火上扰耳窍。少阴阳旺,邪退则耳鸣消失;面上黑斑是太阴层次的阳气不足,太阴阳旺,则黑斑亦豁然不见;曲池穴位处的皮肤过敏是邪在太阳,邪退则皮肤自然康复;肝开窍于目,邪气退出厥阴,则肝血充足,上能濡养眼窍,则眼睛自然明亮。

遇到这样的瞑眩反应时,最需要医生心定,患者心安,医患一起努力,待反应结束,诸症即能大去。若医生心里不定,患者心里难安,甚至把反应当成疾病去治疗,那就非常可惜了。毕竟瞑眩反应并不容易出现。一旦出现,要好好珍惜才好。

我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越是重病大病患者,越容易出现瞑眩反应。而且,出现瞑眩反应不一定是服扶阳药,任何药方都可能出现。关键是药方要对证。因此说,辨证用方才是出现瞑眩反应的基本要求。

而且,我也发现,不但服汤药可以出现瞑眩反应,针灸也可以出现。并且,针灸出现瞑眩反应的机会似乎更多。当然,这可能与我临床常用针灸治病有关。

中医治病,一定要深刻理解正邪交争与六经层次,这对于理解瞑眩反应和排邪反应非常重要。作为中医人,要在临床上多摸索,多思考,一切为了提高治病疗效,让病人早日康复。

瞑眩,语出《尚书·说命》,曰“药不瞑眩,厥疾弗瘳”。瞑眩反应即疾病貌似加重的好转反应。

瞑眩是一种疾病治疗或者自愈过程中的动象。动者属阳,相对于静止不动、处于相持状态的人体疾病状态来说,这是由阴转阳的佳兆。对于瞑眩的认知,涉及到医者对于医学、人体、疾病的态度问题。是尊重人体的自愈规律,顺着人体的自愈规律来呢?还是将医学凌驾于人体自愈规律之上,逆之而行呢?答案当不难选择。

《伤寒论》中很多条文谈及自愈过程中的瞑眩问题。如原文47条“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病本太阳伤寒,正气抗邪于表故脉浮;邪盛机体如临大敌故紧;正气奋力抗邪表现为暂时的“气有余便是火”的状态——即发热;然人体之热欲开表,但尚处于“发之不开”阶段,故身无汗。这种时候,自发出现的衄血,为邪正相持的发热无汗状态带来了转机,衄血——红汗,看似症状加重,实则为邪提供了出路,用赵绍琴先生的话说就是“开多了不行……开一点儿缝”。气血郁闭只要有一丝开泄之机,便打破了原先的僵持状态,由阴转阳,“阴阳自和”而达到自愈。

又如第278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病本太阴病,脾阳来复,出现“暴烦”,为正气郁极初伸,略有失控的表现。同时出现“下利日十余行”。如果不识病机根本,仅晓“随证治之”,怕是很难待其“自止”就急急用药,这样会干扰机体的正常“阴阳自和”程序,使“有病不治”就可坐等来的人体正常秩序,随着“下医”之术的胡乱使用,而渐行渐远。“脾家实,腐秽当去”意即随着身体阳气、正气的恢复,身体内残留的余邪会被自发逼出体内,这种情况下,有机体整体好转作为保障,医者、患者采取任何对症措施都不仅是画蛇添足,很多时候药过病所,会引邪深入,干扰机体自我恢复的顺序,从而使轻者重、重者死。对待患者可能出现的瞑眩反应,医者须有定力,患者更须理性。这个时候最佳的选择就是停药,“候气来复”,静候症状之“必自止”。

疾病到了某一阶段,随着正气的恢复,会出现疾病自发向愈的趋势,瞑眩作为一种看似加重的表现形式,需要医患共同重视。医者要审察病机,勿失其宜,因势利导,促其阴阳自和。患者应该明白本该“不药而愈”的时候使用药物治疗只能是帮倒忙。古人云:“药以攻病……不独峻剂能伤正气,即和平之品亦堪杀人。”《伤寒论》第58条给大家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无论如何变化,只要守住“阴阳自和”,就会出现“必自愈”的结果。“阴阳自和”是体质的好转带来的机体平衡状态。当机体整体好转的过程中出现貌似加重的瞑眩反应,我们需要当作症状来治疗吗?

如果我们能遵从仲景指明的顺应人体自愈之道的医疗模式,便会很容易理解银屑病症状从本质上看是人体疏泄内热的一种瞑眩反应。如果尊重人体自愈的趋势——发,医者应该做的就是:顺着发的方向,将其发的过程尽量控制在人体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从大禹治水的结果来看,对于人体内热疏泄的洪流,正确的治理方向,应该是疏导,而非壅堵。笔者治疗银屑病的整体策略——由汗来代替皮损,就是基于顺应人体自愈规律的大方向而制定的。

在银屑病自疗和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皮损不红变红、不痒变痒;皮损由聚变散;体温由低到高;皮损由下半身变为上半身(阴位变阳位);起或者不起银屑病皮损的部位出现荨麻疹(笔者将银屑病皮损多数视为冰,判断其病机为寒湿,而荨麻疹的特征符合风象,故将荨麻疹替代银屑病皮损的进程命名为“春风化寒湿”,起荨麻疹的部位银屑病皮损多会很快褪去)等现象。笔者认为,很多时候,这些看似加重的现象,是疾病在向愈,而非恶化。医者和患者都应该从本质上识别这些现象,正视这些现象,从“加重”的恐惧中摆脱出来,充分地尊重人体自愈规律,迎接自愈的最后结果。这种时候,医者应该做的是调节患者的心身,为自愈扫清障碍;积极调整患者“后天之本”脾胃,为自愈提供动力、创造条件。而不应该见招拆招,去攻击和阻止人体的自愈反应——瞑眩。

当然,具体到疾病现象的变化到底是本质上的加重?抑或减轻?还需要医者来临证查机,“察色按脉”,“别阴阳”。如果将表面上的“加重”一律视为“瞑眩”,也是有失客观的。《内经》云:“必求于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