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南年节知多少

点击关注上面“冀南文学”欣赏更多文学作品

——————————————————————————————

冀南年节知多少

张润平

正月初一,燃爆竹,子时过后梵香接神,祭拜祖宗。初一也称元旦日,无论贫富贵贱都的包饺子。包饺子时候放几个铜钱在内,谁吃到谁有福,然后走亲访友,邻里纷纷登门。着新衣,道路上车马如流。初一过去也叫做三元日,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初二,回娘家,也有初四回的。过去这一天要祭财神。

初三,祭祖日。

初五,也叫破五,过去这一天不得以生米做饭,妇女不得出门。农家放鞭炮爆粪堆,也叫讨彩。商家过了破五就开张。

初七也叫人日。年后初一是鸡日,初二叫狗日,初三叫猪日,初四叫羊日,初五叫牛日,初六叫马日,七日人,八日叫谷日。

初八过后。十三到十七称作灯节,十五是正灯节,也叫元宵节。这些天放烟火,踩高跷,划旱船,背阁,抬阁,响义班,...装扮各庙神灵都出来游行,四股弦,坠子书,皮影戏,落子书沿着东西大街,东至东门口,西到西门七牌坊,各家门前灯笼多姿多彩,上边描画着古今故事。烟火坊在今天斜街空地上,有盒子,有两响,烟火竿子,有葡萄架,水浇梨花,金盘落月,炮打北京城,天地灯..名目繁多。人人争相购买,到了晚上火树银花,光彩照人,男男女女,不分老幼,车马络绎不绝,轰动十里八乡。点灯蟾,送牌位,烧香拜天,热闹非凡。十六日烤火驱病,走亲访友。民间有过了十五过十六,过了十六从头受的民谣。

十九日县衙门开印。过后正常办公。

进了二月。二月二龙抬头,老辈子人叫中和节。吃龙须面。女人不能做针线活,怕伤了龙眼。

清明节又叫寒食节,上坟植树添土扫墓,儿孙祭拜。

三月三开种,下种。

二月三月庙会最多。

五月端午节。这里不再仔细说,唯一不同的是过去都吃五毒饼,櫻桃、桑椹、荸荠、桃.杏和面做成。

五月十三关公磨刀日。如果这一天下雨,就叫磨刀雨。大晴天主旱,大雨主涝。五月二十八城隍出巡。出来之时候,八个人抬轿,有装马童的,有打扇的,有打扮成披枷带锁的,神后紧跟着判官,八家将。鱼贯而行。古人说;善正月,恶五月。多有禁忌。

六月六,晾晒衣服。

七月开始送羊。舅家给外甥送,最多羊见羊,最少也的送三年。七月七乞巧节。也叫鹊填桥。七月十五中元节,也称上节,只是扫墓上坟。

八月十五中秋节,跟现在大同小异,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

九月九,富贵人家都提壶携浆,出城登高。

十月一,送寒衣,纸坊剪纸五色做成男女衣供大家选,到坟前焚烧。

十一月冬至,不能说是节日。民间有吃饺子习俗。冬至日有人在大街上画素梅一枝,叶瓣八十一个,每天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也有的叫九九消寒图。买的人很多。

进十二月,也称腊月。初八做腊八粥,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葡萄,作点染。切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桂元,用了伤味。天明时粥熟。除祭祀先祖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二十三日祭灶房,民间祭灶用麻糖、关东糖、糖饼及清水草豆。糖祀神,清水草豆者祀神马。祭毕之后,将神像揭下,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至除夕接神时,再行供奉。俗话说小年。贴春联,即桃符。自入腊月以后,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每天有人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

二十四官府封印。家家户户煮.炸.篜准备年货。

三十也叫除夕。富贵之家,带头致祭宗祠,悬挂影像。黄昏之后,合家团坐以度岁。酒浆罗列,灯烛辉煌,妇女儿童皆掷骰斗叶为乐。到子时(现在晚上十二点)之际,天愈黑,鞭炮愈繁,列案焚香,接神下界。和衣少卧,称之守岁。除夕自户庭以至大门,凡行走之处都以芝麻秸撒之,谓之踩岁。

天明以后,爆竹在耳,家人叩贺,喜气盈庭。转瞬之间,又逢新岁。以上是过去每年节日记。至于风俗,像十二天,送羊,等等都还有传说和习俗,且听今后分解。

——————————————————————————————————

作者简介 张润平:油棉厂退休职工。从小爱好文艺,爱好写散曲、民间故事等。

—————————————————————————————————

冀南文学编辑部成员及分工安排

顾问:常运锋

统筹:冀凌云

编委:李成运  王玉芬

吴 霞 冀凌云

安然  纪蕾 暗香盈袖

分工:小说 王玉芬 吴霞

散文  安然 纪蕾

古诗词 暗香盈袖

楹联  冀凌云

现代诗 李成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