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傻了,青蛙才不会被温水煮死 2024-04-19 10:43:23 转载自「世界知识局」(ID:sjzhishiju) 横行世间几十年,谁还没听过几个动物小故事呢。 刚求职的时候,你肯定听过这样的说法:不要当团队里懒惰的沙丁鱼,要当敢闯敢拼的“鲶鱼”;如果选择了安稳的工作,就会有善意的警告:小心成为温水里的“青蛙”。还有,不要当把头埋在沙子里面的“鸵鸟”,要当勇于自我重生的“老鹰”……这些故事有几个共同的特征:都和动物有关;都揭示了某个重要的人生哲理;都是老板爱讲的故事。不过这些故事,真的是真的吗?鲶鱼效应:假得不能再假了鲶鱼效应,据说来自于北大西洋渔夫的捕鱼小秘诀:在沙丁鱼桶里放一条鲶鱼。至于原理,据说是因为活的沙丁鱼比死的贵,但沙丁鱼懒在桶里不愿意动,经常懒着懒着就懒死了……这时,放一只精力旺盛的鲶鱼在桶里到处乱窜,就会让懒惰的沙丁鱼们被迫翻涌起来,最终活着上岸,卖出比死鱼贵好几倍的价格。〓 失去梦想的沙丁鱼听起来是不是很有道理!不过,稍有生物学储备的读者已经发现了问题:沙丁鱼生活在近海,鲶鱼则生活在河里。两种鱼放在一起,桶里到底灌咸水还是淡水啊?其实,非要双鱼同桶也行:确实有少数几种鲶鱼生活在咸水中。不过鲶鱼虽然看上去老老实实的,却是种特别凶猛的杂食性动物,不仅小鱼小虾,泥鳅、鲤鱼和鲫鱼,也是它的盘中餐。因为吃得好,饭量又大,鲶鱼可以长到特别肥,而且它有须无鳞,肉质紧滑,是绝佳的蛋白质来源……如果活的鲶鱼和沙丁鱼在桶中相遇了,那么鲶鱼一定会……特别开心。假设我们强行将鲶鱼和沙丁鱼放在一个桶里,并把鲶鱼嘴巴封起来让它害不了鱼,那是不是就能顺利实现“鲶鱼效应”呢?对不起,也不可能。鲶鱼效应的假设是,一条横冲直撞的鲶鱼,能让懒惰的沙丁鱼群活跃起来,实现续命的目的。但如果你养过鱼,或者短暂地喂养过待宰的活鱼,那么你一定知道,鱼命在于静止。狭小空间内的剧烈活动,会极大消耗水中的含氧量。没有氧气,沙丁鱼很快就会一命呜呼。相反,它们静静待着也能活很长时间,实在是不需要鲶鱼来横插一脚……〓 知乎@Chris Tinman这个故事最尴尬的一点在于,绝大部份讲述者都把故事背景放在挪威。但是,北大西洋没有鲶鱼(咸水鲶鱼也没有),挪威人也从来没有听过这个故事……在英文网站上搜索“鲶鱼(catfish)”和“沙丁鱼(sardines)”,绝大部分结果都和钓鱼有关。唯一将两者联系起来的是这样一个问题:罐头里的沙丁鱼能不能当钓鲶鱼的鱼饵?没错,这是一则中国人编出来骗自己人的故事。至于为什么要把故事背景设在挪威,主角是沙丁鱼……可能只是因为挪威足够远,沙丁鱼又有一些异域风情吧。温水煮青蛙:也不怎么真鲶鱼效应是“假洋鬼子”,但接下来要讲到的“温水煮青蛙”,则是如假包换的舶来品。故事是这样:将一只青蛙放进沸水中,它会立马跳出来;但如果将它放进冷水中慢慢加热,它将会因为察觉不到危险而被活活煮熟。而道理在于:做人啊,不能too young too simple,还是要居安思危,警惕缓慢产生的威胁。对于热爱遐想的人类来说,一切都有可能是温水:上世纪60年代,美国人担心自己是被苏联煮熟的那只青蛙;而到了现在,世界大战的可能性降低了,“全球变暖”就成了那锅慢慢加温的水。〓 CLIMATE CHANGE,气候变化不过,从生物学意义上来讲,温水煮青蛙是真的吗?首先,如果真的把青蛙丢进沸水,它们绝对蹦不出来。100°C滚水和高温水蒸气造成的伤害,会让青蛙瞬间失去运动能力。什么亡命一蹬腿逃离死亡,在现实中不可能发生。那如果是缓慢加热的冷水呢?最早决定实验一下的,是德国生理学家戈尔茨。但他是个反面教材:在1869年的实验里,他把一组身体完整的青蛙放在逐渐加热的水里面,发现青蛙跳出来了……这和说好的不一样啊!不过,1872年,一个叫海茵茨曼的人又做了个差不多的实验,这次青蛙又没有跳出来……这两次实验到底区别在哪?就在于加热速率的不同。戈尔茨比较接近于我们认为的“煮”:在10分钟内,将水的温度从17.5°C加热到56°C,水温平均每分钟上升3.8°C。这个温度变化下,热刺激会激起青蛙的“跳走”反射。而海茵茨曼的加热速率特别慢:平均每分钟不超过0.2°C,一个小时才上升12°C……用这个速率烧开水,大概得等6个小时吧。而且,让蛙跳不出锅子的,往往不是逐渐升高的水温。还有可能是因为锅的形状不好跳,或者别的原因……人类对动物还有多少一厢情愿的想象除了这些,人类还往往会将一些动物的行为放大,并赋予背后的意义。但其实,这也是人类的一厢情愿。比如有种说法是,鸵鸟遇到危险的时候会把头扎到沙子里,假装自己看不见。但其实,作为一只敏捷而凶猛的大型鸟类,鸵鸟在遇到危险时要么会隐藏自己,要么就迈开两条大长腿远远跑开。如果被发现又避之不及,它会勇敢地上去打一架!把头埋在沙子里什么的,不存在的。〓 感受鸵鸟的一击另外一个迷思是,旅鼠在迁徙的过程中会集体跳海自杀:通过自杀,它们控制着种群数量,维护着脆弱的生态平衡。描写旅鼠这种神秘仪式的文章《旅鼠之谜》,甚至入选了初中语文课本。但其实,这种萌萌哒的小动物,完全没有自杀倾向。纪录片里所谓的“集体自杀”镜头,其实是拍摄人员为了剧情效果而造出来的……而且,就算想自杀,跳海也不是一种好的方式:旅鼠会游泳……还有一些更加离奇的故事,什么鹰会拔光自己的羽毛然后重生、小羚羊踩在老羚羊的背上飞渡悬崖……这些既违反生长规律也不符合动物习性,简直老鹰听了会沉默,羚羊听了想打人。这么明显的假故事,为什么还有许多人相信?与其说好奇大自然,倒不如说,是人类在为自己的行为“找相同”。遇到危险喜欢逃避的,不是鸵鸟而是人类;沉溺在舒适温水中不想出来的,也不是青蛙,而是我们自己。我们一边把自己的不聪明合理化,一边警醒自己:千万不能这样啊!自省是优秀的品质,不过,就别拖动物们下水了吧。 〓 聪明的鸦科动物,倒是真能无师自通“投石喝水”的技巧 本文经授权转载发布 赞 (0) 相关推荐 男人的性行为符合“公鸡效应”!你知道这些动物效应吗? 公鸡效应:公鸡非常好色,一天可以和多只母鸡交配,频率可达60次以上.不过它与同一只母鸡一天内最多交配5次,但如果给它一只新的母鸡,它又能再来5次,这就是"公鸡效应".一个健康的成年 ... 抓住那条鲶鱼 相约周四,共享美声 据说,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过于密集,容易窒息而死.于是有人在其中放入一条鲶鱼,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 ... 被鲶鱼打搅的生活 本文导读: 被鲶鱼打搅的生活,充满不确定和艰辛斗争的生活,才是生活本身. 管理学中著名的概念"鲶鱼效应",跟美味可口的沙丁鱼有关.沙丁鱼是挪威人偏爱的海产品,但要把活的沙丁鱼从远海 ... 傻了这么多年才知道,包饺子用这馅,比韭菜馅好吃多了,快收藏 "饺子"原名"娇耳".这是一种神奇的中华传统美食,现代外国友人眼里的中国美食,南方朋友心中的谜之食物,人们总是奇怪北方人怎么什么节日都吃饺子?小编的回答是:&q ... 60岁老人:在儿子家养老,听到儿媳的话我傻了,才明白晚年靠谁 作者:壹号情感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人这一生,就像是一趟单程的旅行,沿途的风景很美,在感叹之余也会发现,岁月从我们身边溜走的痕迹,而我们也终究会渐渐地老去. 其实,我们终其一生也不过是想寻找一个依靠, ... 人傻钱多才买高配?这些20万热门中级车分分钟打你脸! 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现在大多推出的新车在动力总成方面有多种选择,低排量车型主打省油,高排量涡轮车型则主打运动,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定位.在购车预算宽裕的时候,到底是选高配的低排量车型呢,还是低配的高 ... 现在汽车成本价甩卖都没人要?司机道出实情:只有人傻钱多才买 现在汽车成本价甩卖都没人要?司机道出实情:只有人傻钱多才买 肩膀疼就是肩周炎?傻!它才是罪魁祸首,乱治疗反而会加重病情! 肩关节是人体最灵活的关节之一,但灵活往往代表着脆弱,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错误的动作都有可能造成肩关节疼痛. 肩痛,僵硬,抬不起肩膀? 当出现以上症状,大部分人首先都是想到肩周炎.接着就是去开膏药外 ... 肩膀疼就是肩周炎?傻!它才是罪魁祸首 肩关节是人体最灵活的关节之一,但灵活往往代表着脆弱,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错误的动作都有可能造成肩关节疼痛. 肩痛,僵硬,抬不起肩膀? 当出现以上症状,大部分人首先都是想到肩周炎.接着就是去开膏药外 ... 我犯过无数次傻逼,才学会见异思迁喜新厌旧始乱终弃的科学方法论 知识星球优质提问 渣男渣女表情包 弟弟,你的案例写得实在太细节了 不方便放在公众号上 但你提的核心问题,很具有典型性 在择偶市场我该如何抉择? 选择我喜欢的A 感觉我就是备胎,未来跪舔之路走得艰难 在 ... 愚蠢的傻男人,才会爱上这4种女人 感情是说不清道不明白的,很难理性看待,女人深爱你,心甘情愿为你付出所有,天天对你献殷勤,恨不得把心掏给你,而你对她不来电,对她没有感觉,她即便付出再多,你也很难被她打动,同样,女人心里若是没有你的位置 ... 数据告诉你绿军赢球非偶然!球迷:以前骂安吉傻,现在才知道我傻 去年骑士与绿军也是在东部决赛中相遇,最终骑士很轻松地以4-1大比分淘汰掉对手,连续三年杀进总决赛.今年他们再次在分区决赛相遇,但两队的人员都有很大的调整. 尽管骑士队没有了欧文,但他们还有詹姆斯,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