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秦韵60:长安古乐汉唐调华夏正音传大道
国风秦韵60:长安古乐汉唐调华夏正音传大道
2019年9月14日,农历八月十六。秋雨绵绵,冷风凄凄,中国北方各地景区也已陆续降温。当此之际,古都西安的一处旅游热点,便显得格外亮眼。网闻博报发现,为了观赏永不落幕的 “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还是有人顶风冒雨争相赶赴西安博物院。
众所周知,唐长安城大慈恩寺里有座塔,原来就叫慈恩寺塔,现在被称为大雁塔。唐长安城大荐福寺里有座塔,原来叫荐福寺塔,现在则被称为小雁塔。这两处唐寺唐塔,都已列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西安博物院收藏的唐寺唐塔,就是大荐福寺和小雁塔。此外,西安博物院还收藏有唐传长安古乐及其代表性传承人李铠博士,这就构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四唐”文化景观。
唐传长安古乐,被称为“世界音乐活化石”,也被称为“陕西千年活文物”和“汉唐遗音原生态”。西安博物院常态化举办的“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便是由唐传长安古乐代表性传承人李铠博士亲自司鼓领奏。
触摸历史,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动起来,这里正是一所文博教育大学校。金石土木丝竹匏革“八音和鸣”,唐乐律、唐乐调、唐乐谱、唐乐曲、唐乐器和唐乐式一脉传承。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乐吾乐以及人之乐,千年之约就是这场超级文化盛宴。
没有汉唐长安,就没有“丝绸之路”,也就没有今天“一带一路”的宏伟蓝图。不看秦始皇陵兵马俑,就感受不到“国风秦韵”的荡气回肠。不闻唐传长安古乐,就感受不到“梦回盛唐”的心灵震撼。
正如一位外地游客所言:“只用一杯咖啡钱,就能享受到唐传长安古乐代表性传承人李铠博士的亲自司鼓领奏表演。除了古都西安,世界上哪里还会有这样穿越时空的文化体验?”
“请问谁知道,这歌谱上的‘工了五上五了五’是什么意思?”在司鼓领奏 “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时,李铠博士都会向观众提出这个问题。看到没有人能够回答出来,他就会开始给大家简要讲解音乐文化常识,从中国古代音乐的“俗字谱”、“半字谱”、“减字谱”和“工尺谱”,一直讲到西方现代音乐的五线谱和简谱。然后,又开始教大家一起学唱唐传长安古乐《柳含烟》。
在演出过程中,李铠博士告诉大家,中国诗歌本来都可以随曲吟唱。因为古谱古曲失传,就造成了诗词与歌曲的分离。只剩下诗词,没有了原谱原曲,便导致了中国文化传承的“没有谱”和“不靠谱”。自从“鸦片贸易战争”和“洋务运动”以来,中国“西学东渐”的知识精英们,一直在用法国人发明的简谱进行音乐普及教育,这就直接斩断了中国音乐传承的文化根脉。
不过,李铠同时告慰大家说,幸好我们的唐传长安古乐还有谱。他作为唐传长安古乐代表性传承人,至今已经搜集整理和复原了二千五百多首古谱。其中不仅有汉唐宫廷雅乐和佛乐,还有一部分《诗经》的“风雅颂”曲目,也有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古曲。
李铠表示,文以载道,这是普世常理。音乐只是“术为道之用”的艺术表现形式,文化内涵还是在“道为术之本”。西方文化艺术,承载着西方文化核心价值观之道。中国文化艺术,是中国文化的“术为道之用”。从核心价值观层面的“道为术之本”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和“心灵鸡汤”。西方现代文化有精华,同样也有“心灵鸡汤”和“精神鸦片”。大道至简,一阴一阳。价值观多元化的纷争,归根结蒂就源于正邪善恶的“道不同”。
李铠解释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传道受业解惑,首先就必须分辨清楚正邪善恶的“道不同”。艺术寻源,文化寻根,历史寻真,这都是人生旅途的研学修炼过程。永不落幕的“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便是在守护中华民族的文脉。道生一,二生三,三生万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亲身经历了这场“梦回盛唐”的文化体验,大家都可以成为长安古乐的文化传人。
网闻博报发现,每场演出结束后,总有一些观众意犹未尽,并且继续向李铠博士讨教。还有专业人士感叹说,在这里才真正学到了音乐学院里没有的知识。
对此,李铠博士表示,这正是中国音乐教育的文化悲哀。他说,西方各国顶级的音乐学院,都是只有西方音乐专业,而且还在输出本国的音乐文化。中国的高校和音乐学院,如果里面10个系科专业,就会有9个是在传授西方音乐文化,仅有1个中国的民族音乐系,更谈不上民族音乐文化的对外输出。在中国国内,从大学到中小学,中国音乐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目前还看不到希望。中国教育究竟为谁服务,又是在培育怎样的文化新人,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大问题!
李铠同时表示,面对传统文化糟粕沉渣泛起和西方文化侵略,我们每个人都不能随波逐流和消极等待。民族自信,文化自强,只有文化自觉才能够自我拯救。自从“盘古氏开辟鸿蒙”,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原动力,由来就蕴藏在民间文化的土壤里。唐传长安古乐的世代承传,就是中华文化延绵不绝的历史证明。
事实上,在网闻博报第一次采访李铠时,他就反复强调文化危机和文化战争。学者和民众对接,书斋与田野对接,民族和世界对接。自称“草根学者”的李铠博士,最早在西安提出了民族、民间和民俗的“三民本土”文化理念。
从2019年7月31日开始,在西安博物院“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的舞台上,始终亲自司鼓领奏的李铠博士,恰便似一名坚守阵地擂鼓呐喊的文化猛将。
用一天十二时辰来度量,春夏秋冬岁月悠长。用百年人生来度量,上下五千年星河浩渺。蓦然回首,汉唐长安,曾走过多少帝王将相风流人物。丝绸之路,也曾走过多少富豪商贾文人骚客。俱往矣,且看今朝,年近七旬的李铠博士率领着一群文化战士擂鼓呐喊传播“华夏正音”,这才是古都西安最壮美的一道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