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画背后的故事:288年后,它终于找回了自己原来的名字
今天要说的这幅画诞生于1660年,出于名家之手,却在漫长的颠沛流离中遗失了自己本来的名字。1948年,它终于找回了自己真正的名字并被大家重新认识。在漫长的288年里,它虽然一直被误读,但世人对它的推崇却并没有因误读而降低。
纺织女,又不是《纺织女》
委拉斯开兹《纺织女(阿拉克涅的寓言)》
这288年里大家是这样欣赏它的。
它拥有一个通俗的名字叫《纺织女》,还有一个更加接地气的名字是《马德里圣伊莎贝尔壁毯工厂》,描绘的是西班牙皇家壁毯工厂内部的纺织女工正在工作的场景,是一部现实主义的画作。文艺复兴后期、巴洛克时代、西班牙黄金时代画家迭戈·罗德里格斯·德席尔瓦-委拉斯开兹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创作了它,世人将它与《宫娥》、《镜中的维纳斯》一起称为委拉斯开兹作品的杰出代表。
画中的前景光线略显昏暗,纺织女工正在辛勤劳作,少女老妪们各司其职,鉴赏者透过画面就能感受出她们工作的繁忙与有序。画面后景的光线与前景形成明显的对比,在明亮的大厅中,前来购物的贵妇人们正在鉴赏墙上已经完工的壁毯,还不时地向前景中忙碌的纺织女工张望。
这样的故事一直讲到1948年,但鉴赏者一直很疑惑委拉斯开兹的创作动机,不明白他为什么在自己生命的晚期创作这样一副现实主义的题材。真相会迟到但绝对不会缺席,一个西班牙学者的发现,最终改变了《纺织女》的命运,也揭开了它本来的面目。
阿拉克涅的寓言
古斯塔夫·多雷《Arachne》
这位西班牙学者在委拉斯开兹1664年的财产目录中,发现了一项找不到实物的《阿拉克涅的寓言》,经过反复的对比,他将《阿拉克涅的寓言》与《纺织女》联系在了一起,这一发现也让这幅画瞬间变的更加立体,笼罩在画作中的诸多云翳也渐次散去。
《变形记》中记载,阿拉克涅是一个商人的女儿,她在纺织上天赋异禀。纺线如同动人的旋律一样在她的指尖游走,纺机如舞者在飞旋,双手在织机上尽情的舞蹈,精美的制品就在这一曲舞蹈中诞生了。过多的赞誉让阿拉克涅忘记了谦逊,她变得越来越狂妄,到处吹嘘自己的技艺,并声称自己的天赋并非神的馈赠,并断言自己的才能已经超过所有的凡人和天神。
受到冒犯的智慧女神雅典娜决定教训一下这个狂妄的凡人,便化身为一个老妪与阿拉克涅进行比赛。与神对决的结局总是早已注定,阿拉克涅被雅典娜变成了蜘蛛。一种传说是阿拉克涅输了比赛,羞愤自杀,慈悲的雅典娜女神为了唤回阿拉克涅的生命,将其化身为蜘蛛,这种说法批判了阿拉克涅的狂妄与自负。还有一种传说是阿拉克涅并没有输掉比赛,她比赛中的作品描绘了希腊众神的淫乱生活,充满了对奥林匹斯山众神的不满,作品精妙且寓意深刻,让雅典娜又妒又恨。恼羞成怒的雅典娜将不敬的阿拉克涅变成蜘蛛,惩罚她世代从事辛苦的纺织工作,这种说法批判的是雅典娜的嫉妒与狭隘。
不管是哪一种传说,凡人都输掉了比赛,世人只能通过不同的讲述方式表达着自己的观点,在委拉斯开兹的这副《阿拉克涅的寓言》中,他又表达了怎样的观点呢?
委拉斯开兹的影射
提香《Rape of Europe》
《纺织女》变成了《阿拉克涅的寓言》,我们换种眼光再来看看这副画作吧!
前景中摇动纺机的老妪在众多少女中显得格格不入,她应该就是变身后的雅典娜女神了(脚下的猫是不是与雅典娜形象的标志猫头鹰相对应呢?)。背对鉴赏者,手拿线团的白色上衣少女正是与神对决的阿拉克涅,“背影杀手”总是给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每一个鉴赏者心中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阿拉克涅,画家委拉斯开兹将决定权完全的交予了鉴赏者。
与之对应的后景其实并非简单意义上的空间隔断,更应该理解为时空的隔断。雅典娜已经恢复了自己的真身,穿上了盔甲,背对着鉴赏者。阿拉克涅这次是正对着我们,但容貌模糊,鉴赏者无法辨认她的面部表情。但是通过肢体语言我们能够发现,面面相对的雅典娜和阿拉克涅似乎在争执着什么。注意看阿拉克涅身后的壁毯,那是提香的《掠夺欧罗巴》,很明显是对宙斯的控诉。
画面凝固的这一刻,最右侧少女的眼神正深深凝望着每一个鉴赏者,好像在问:“你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