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血管母细胞瘤 MRI 表现
近期接诊了一例血管母细胞瘤,借此与大家一同回顾下其影像学表现。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 31 岁,颞顶部及前额部胀痛伴头晕 20 余天,阵发性头痛伴头晕,四肢肌力 V 级,肌张力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血管母细胞瘤
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 HB)又称血管网织细胞瘤、成血管细胞瘤,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源性良性肿瘤,多起源于中胚层胚胎残余组织,主要由内、外皮细胞和增生的间质构成。
2016 年 WHO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将其归为间质、非脑膜上皮性肿瘤,WHO 1 级,约占颅内肿瘤的 1.1%-2.4%,占后颅窝肿瘤的 7%,是脊髓少见的良性肿瘤。
多见于成年人,以 35~45 岁多见,男性多于女性,根据患者有无家族史,可分为散发性和家族遗传性两种,后者常伴有肝、肾、胰腺囊肿或肿瘤,临床上称之为 VHL 综合征,临床上以散发性 HB 多见。
颅内 HB 分型及 MRI 表现
1. 囊结节型:
是指囊性部分占整个肿瘤体积 ≥ 75,此型是 HB 的典型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为大囊小结节,边界清楚,囊壁薄而光滑、张力高。
T2WI 及 T1WI 信号近似脑脊液信号,DWI 呈低信号,T2-Flair 信号高于脑脊液,这与囊液内蛋白含量高有关。
增强扫描囊壁及囊液无强化,壁结节通常位于囊内靠近脑膜一侧,大小一般小于 2.0 cm,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呈「壁灯征」、「印戒征」; 壁结节中央易可出现囊变、出血及流空血管,表现为强化的壁结节中无强化区,称之为「囊中囊征」。
CASE 1
女,29 岁,右侧小脑半球囊结节型 HB:Flair 信号高于脑脊液,囊性部分及壁结节 DWI 均呈低信号,结节位于病灶后上方,增强扫描均匀明显强化,「壁灯征」、「印戒征」。
CASE 2
男,42 岁,左侧小脑半球囊结节型 HB:大囊小结节样改变,瘤周轻度水肿,Flair 信号高于脑脊液,壁结节位于后上方,明显均匀强化,「壁灯征」、「印戒征」。
CASE 3
男,9 岁,左侧小脑半球囊结节型 HB:四脑室受压,壁结节位于病灶后方,明显强化,中央另见小囊状无强化区,「囊中囊征」。
CASE 1
男,49 岁,左侧小脑半球囊实性型 HB:囊实性占位,DWI 低信号,瘤周水肿明显,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病灶周围见供血动脉。
CASE 2
男,73 岁,右侧桥小脑角区囊实性型 HB:囊实性占位,实性部分 DWI 呈稍高信号,Flair 信号稍高,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病灶周围见流空血管影。
CASE 1
女,51 岁,右侧小脑半球实性型 HB:右侧小脑半球混杂信号占位,T2WI 以高信号为主,T1WI 呈低、稍低信号,DWI 呈低信号,Flair 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内见小囊状无强化区;病灶内部见迂曲流空血管信号。
CASE 2
男,43 岁,右侧小脑半球实性型 HB:右侧小脑半球占位,信号不均,实性瘤周水肿明显,明显强化,病灶内部见斑片状区强化区;病灶周围见迂曲供血动脉。
CASE 1
男性,36 岁,右侧小脑半球单纯囊性型 HB。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相对少见,最常见于胸髓,其次为颈髓。
实性多见,但囊腔结节型以「大囊小结节」为特征,壁结节常位于脊髓的背侧,多伴有脊髓空洞和水肿,增强扫描见明显强化的结节或团块,结节与软脊膜关系密切,常出现血管流空信号及滋养血管。
文献报道发生于颅内和椎管内的血管母细胞瘤相比较,后者实性型较为多见。
CASE 1
男,41 岁,延髓囊结节型 HB
CASE 2
女 ,19 岁,T11-12 平面髓内实性型 HB 伴全脊髓空洞形成,流空血管影及滋养血管。
VHL 综合征
VHL(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又称希佩尔-林道综合征,是一种家族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常累及视网膜、中枢神经系统、胰腺、肾、肾上腺等。
属于罕见病,发病率约 1/3.6 万,该综合征具有多中心、多肿瘤性特点,以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肾囊肿/肾癌、嗜铬细胞瘤、胰腺囊肿及囊腺瘤等最常见。
CASE 1
女,41 岁,VHL 综合征 I 型:右侧小脑半球 HB+胰腺多发囊肿
小结
首发 | 影像时间
作者 | 歳鈅如歌
编辑 | 小雪球 王弘
投稿 | wanghong@dxy.cn
插图来源 | 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