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第三十七章 你觉得大家都在跟你较劲,而它们不过是折你的心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聊《道德经》。我们来看看老子又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发。

昨天我们聊了第三十七章的开始,老子说“道恒无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这话我昨天解释了一下,什么是无为?为什么侯王能守这个“道”,万物会跟着改变,会被您化掉,会跟从您。

为什么会这样?老子这里讲了一个道理,我们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这个关系怎么处理呢?老子告诉你,你不要太强调外边什么事,把自己先做好。你自己如果按照“道”的法则去做事,无我利他,发出善念,你周围的环境就会被改变。不要管外边,先把自己的内心调好,调好自己外边的环境就跟着改变了。

我举个例子,这个非常简单比如说您面对一个人,您强行要求对方对您比如说微笑,你跟他说:“必须对我笑,对我微笑,冲我微笑。”您说强行要求您对你好,可能不可能?这事八成是不可能的。凭什么?凭什么人家对你笑?你强迫人家对你发出善念,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跟随我、跟随我,一定要推我做领导”,没有那个可能,凭什么。怎么办?不要先管别人对您笑没有?您先对别人微笑,先发出善念,对人笑一笑,“你好”,这样您会发现,你对他微笑以后,他对你也微笑了。这就是你先不要管外边怎么样,不要强迫外边人怎么对你好,人家一旦没对你好,你就觉得世界对我太苛刻,这世界太黑暗了,没有人对我笑,没有人对我好。别管外边的事,你把自己的心调好了。老子说“侯王若能守之”,按照“道”的原则去做,发出善念,“万物将自化”。您先发出善念,对人微笑,与人为善,然后慢慢的你发现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冲我微笑了,您说为什么?有人逼他们吗?因为人与人之间是这样互动的,老子讲的是人世间的一个法则,所以这样的事太多了。

我给大家再举例子,现在社会上很多人性子急,就是资源有限,凡事都抢。所以我开车的时候我有时都害怕,每一个人都像过街的老鼠一样,开着车往你前面穿,按说我应该跟前面的车保持一定的车距,你保持一定车距马上就有车挤进来,您又要拉开车距,然后马上又有车挤进来了,所以你永远在缓慢地开车,一辆辆在穿进去,就加在您前面。这就是急,生怕我晚了,生怕这绿灯我过不去,所以都往前冲。一到黄灯一踩油门就冲过去了,这是我们的性格特点。这样的事我们会互相挤,看见你要抢我,我会目露凶光,你敢抢,你敢往前抢,你抢我我就抢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是恶的,不是善意的。

我给大家举一个我生活中记忆深处的一件小事,有一次很多很多年前,那时我大学刚毕业,那时候坐火车,没有现在的动车,全是车厢。因为普通车厢里面全是人,想上卫生间满了,尿急怎么办?我就往卧铺车厢那边走,那边卫生间的灯是绿的,就说明卫生间有空,我就赶快往前抢。我心里的感觉是生怕别人抢去怎么办?就往前抢。当时正好从软卧车厢里边走出一位男士,当时是九几年的事,那时候我们穿的都很土,但是那位男士穿的很优雅,一看应该是从海外回来的华人。当时他出来走到这个卫生间门口了,他一看我很急,因为他站在那儿了,马上冲我微笑,做了很优雅的手势,让我先进。这个人年岁比我大很多,我当年是一个毛头小伙,大学刚毕业。我估计他是知识分子,一个海外回来的人,他非常文雅地冲我微笑,然后做个手势,您先请。我当时我就着急赶快进去了,进去出来之后就道谢,我觉得特别温暖。

这样一件小事我一直到今天都记得,虽然过去几十年了,但是当时的情形我都记得,这都快三十年了。为什么?他发出的善念在我心里产生了温暖,我就回报给他,虽然我确实是尿急,我先进去了。但是出来以后跟他非常客气,跟他道谢,不像别人跟我抢了,我出来用那种眼光看着他,我并没有,我用善意的目光谢谢您,然后我走了。您看这么一件小事,都能在我内心里温暖这么多年,甚至我有些时候碰到类似情景我会想起这个人。

这样的情形其实在海外我们经常会碰到。比如说我到新加坡讲课,我记得有一次我讲完课在街上散步,晚上下班时间,新加坡有一个艺术学院,艺术学院是大阶梯,上楼梯,沿着街边往上上的楼梯,上边就有学生在那儿给路人表演,敲架子鼓,边上有他们的学生在那儿拍照片,敲得非常精彩,小伙子很尽兴,我看应该是印度籍的小伙子。阶梯下边很多人从地铁出来,上下班人来回走,人潮涌动。这小伙子敲,有的人感兴趣在那儿站着听一听。然后小伙子敲完的时候,我观察到一个细节,很多走过的路人看到正好结束了,纷纷鼓掌,有的人吹口哨、鼓掌,然后接着走路。我当时看到觉得非常温暖,这就是你发出善念,别人也会回馈你善念,所以大家彼此之间气氛是非常和谐的。这是一个人世间的法则,你发出善念,别人才能回馈你善念。

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您记得一定不要强迫大家追随我,强迫大家来拥护我,尊敬我,没有必要。你把自己做好,按“道”的原则做事,无我利他,放下自己私利,为员工去考虑,大家自然会追随你;每一个老百姓也不要管外面怎么样,外边事究竟如何是由您的内心决定的,这句话非常重要,外边的世界究竟如何,是由您内心决定的,如果您放下自己,就发出善念,你会发现大家回馈给您的都是温暖。如果您跟大家天天较劲,为什么不冲我微笑?为什么不夸我?放心吧,大家没有任何必要来追捧你,所以这是“道”的法则,您发出善念,大家会回应您。

今天我们接着讲“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昨天讲的“侯王若能守之”,按照“道”的法则去做事,“万物将自化”,自有人跟随你。然后“化而欲作”,它又要发作,又要运动起来,又要做起来,这个欲望要出来了,这个时候怎么办?我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中的“朴”就是没有经过雕刻的原始的木头,是一种混沌的状态,老子是用“朴”来代表“道”。我将以“道”来镇它,就像大地的尘埃一样,我心安静下来,然后“万物将自化”,万物也静下来,尘埃静了。可是化了以后,尘埃又会起来,“欲作”又开始运作起来了,这时候我将镇之无名之朴,将用“道”来镇它。这句话的字面解释是这样的。

但是,这话里有一个问题。我问大家个问题,老子说“化而欲作”,是谁“化而欲作”?是万物吗?我们按照字面讲应该是“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万物将跟着你便化了,化了以后有的时候欲念又开始出来了,又开始有作为了,这讲的应该是万物。所以大家的注解一般都讲万物又开始作了,欲念又生出来了,这世界又生出欲念来了,都这么讲。可是这其实我认为,如果说作的是万物,那这只是字面意思。万物为什么又会作?万物跟着谁走?跟着您的心走的。所以,万物跟谁对应?跟您的心是对应的。我们可以把万物看作是您心的一个镜子,一个映象,万物如何是您的内心决定的,你的心静了,我按照“道”做事,我无我利他,您看周围的事都会跟着改变,变的纯朴起来。可是当周围变的不纯朴的时候,实际是哪不纯朴了?这个问题大家回答。实际是您的内心开始不纯朴了,您的内心开始生出欲望来了,实际真正作的是您的内心。这地方如果你单解成万物又开始作了,欲望又出来了,这只是字面意思。真正您要明白,实际是您的内心欲望出来了,内心又开始作了。我都可以讲到“作(zuō)”了。

为什么这样?你的心已经安静了,侯王按照“道”去做事了,已经“守之”了,万物跟你着你化了。可是跟着你化了以后,变的纯朴,变的善良,可是为什么他又开始作了,因为你的心作,你的心为什么又开始作了呢?是这样的,老子这儿讲的又是人们的弱点,人性的弱点,就是当你成为领导以后,你对大家好,可是大家来追捧你、追随你,来支持你以后,我们人容易狂妄,容易觉得就是因为我了不起。

所以您看古代封建王朝,一开始皇帝都很好。你看汉代初年,对老百姓都特别好,休养生息,可是当社会安定以后,大家都来支持领导的时候,一代代领导开始骄傲起来,觉得了不起了。比如说到汉武帝的时候,就觉得我是汉武大帝,我了不起,所以开始连年征战,把国家的财富消耗殆尽。所以在汉武帝末年的时候,他自己写了《罪己诏》,因为看到社会上财富被消耗尽了,积累了那么多年,几代皇帝的钱被他花差不多了,所以汉武帝写了《罪己诏》,这就是因为人性的弱点。

所以每一个封建王朝都有这么一个规律,一开始特别勤俭,然后慢慢开始骄奢淫逸,自己开始抬高自己了,觉得了不得,天下就是我的,我是老天爷给捧出来的等等,这是人性的弱点。老子就直指你的弱点,你化了以后,万物跟你化了,你觉得很了不起,结果你内心欲望又生出来了,你欲望一生出来万物就跟着开始乱了,就会显现出作的状态。所以,真正作的是您的内心。怎么办?老子讲“吾将镇之无名之朴”。我用“道”的朴实、质朴状态,来去镇它,来把它给控制住。一般解释都解释拿“道”去镇万物,一般会解释成说万物的欲念都开始出来了,所以我用“道”这种质朴的状态去镇万物的欲念,这又是字面的解释。

没法您用“道”去镇万物去,怎么办呢?您用“道”镇自己的内心,这是根本。这时候如果讲不好,讲到领导者怎么样?我看我的公司的员工怎么样?欲望滋生,这么乱,没有共同的信仰,没有共同追求,没有公司文化、没有精神共同体怎么办?我要让大家天天去学,给你们用“道”给你们天天讲,不一定这样的。您先给自己讲,所谓上行下效,您把自己的内心调好了,您放心,公司的员工的状态就会跟着改变,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我说的一点都不玄,大家说这太玄了,一点不玄,这就是道理。

您把自己内心镇好以后,您看周围的环境才开始跟着改变,这时候您让大家再学习,才能真正学习好。如果大家天天学习《弟子规》,您天天去玩高尔夫去,天天爬山,每天晚上夜总会,灯红酒绿,让员工学《弟子规》,员工听不听?员工绝对认为你在骗大家呢,这种腐朽的东西,封建余毒来毒害我们,自己呢?这就是矛盾。您自己真的做好了,像稻盛和夫那样无我利他,员工真的跟他学。上日本京瓷去,我们中国企业家不相信,你们真的每天都跟稻盛和夫学吗?日本人说“你们不相信吗?”打开抽屉拿出本子,说:“这是三十年前稻盛先生给我们的讲话,我们今天还在学,还在看。”他们真是学,为什么?因为稻盛先生他就那么认真,所以员工也都变得都是认真的人。

我把这句话真实的内涵给大家点出来,一般说“化而欲作”,都是指万物跟着化了以后,然后它欲望又要滋生,万物化了以后又开始作了。其实不是万物作,是您内心要作了。“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大家都说以“道”去镇万物去,错了。您镇自己的内心,因为万物只是您内心的折射,就这么一个道理。

大家看,老子这儿讲的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人生的哲理。所以如果我们只看字面,您就理解不到这一层。如果从整个《道德经》的思想来看,您就知道老子这儿讲的其实含义非常非常之深。

好的朋友们,我们今天就聊到这儿,明天这个时间我们将接着来聊《道德经》。希望大家听了如果感觉好,大家再转发一下,希望更多的人来了解《道德经》,接近《道德经》。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宝贝,一定要自己学习、自己了解。我们明天再见,谢谢大家。

(0)

相关推荐

  • 篆刻老子|无为而无不为

    欢迎光临篆刻学堂 闲坐窗前,赏一枚印 读一本书,解一个字 无为而无不为 01 作品简介 印文:无为而无不为 作者:早飞 材料:寿山石 尺寸:30×30毫米 02 诵读经典 道德经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 ...

  • 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作风(3)

    <穹窿八部.新村疑云>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作风(3) 周志华刚回到家,微信上收到了两条信息. 一条是"孤独的蚊子"发来的:"安全到家了给我回信." ...

  • 道德经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在这一章重点提及的是道的无为而无不为,其他部分均为解释部分. 先贴下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

  • 【三秦文学】沧浪:【仙兔仗义世间行之菲克破局】(小说连载第三十七章)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三秦文学 本期编辑:米兰花 执行主编:珊   瑚 仙兔仗义世间行之菲克破局 (小说连载第三十七章) 作者: 沧浪 巡查组成员回到住处,梳理巡查碰到的情况,觉得非常无奈.举报的是鹦鹉,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三十七章之心得分享

    第三十七章 无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大家好!今天与大家分享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

  •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无名之朴

    主播 | 子淇 修音 | 一林 图编 | 香 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 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译文 道永远不妄为却 ...

  • 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作风(2)

    <穹窿八部.新村疑云>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作风(2) 周萍左右为难.周志华是很固执的,自己能不能劝说他改变主意呢?她对自己没有信心:但人家于铁军书记对自己仁至义尽,说的也合情合理,怎么也得 ...

  • 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作风(1)

    <穹窿八部.新村疑云>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作风(1) 周志华与刘师傅在桥凼村田园综合体内考察了一遍,对如何防治人感染鸭子灰眼睛病毒做了更进一步的调研. 辛苦了大半天,终于完工,周志华对刘师 ...

  • 《广州棋坛六十年》第一百三十七章 战时流徒海内外的广东棋人

    第一百三十七章 战时流徒海内外的广东棋人 在抗日战争的离乱中,广州的象棋名手省内棋人,除了避地香港.澳门之外,有些北上韶关,有些西游云贵或到了重庆,也有些远走海外,成为星洲棋坛名将. 避地香港的广州名 ...

  •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道恒无为》悟读述杂【37】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道恒无为》悟读述杂【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