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作:写作文,最好能学会“金蝉脱壳”

写作文,最好能学会“金蝉脱壳”

文/陆生作

一向自诩才高八斗的话唠多了个大作家邻居。

话唠以为遇到知音,遂上门拜访:“哟,你在写书啊。你也真笨!写多累啊,你弄个录音笔,说就方便多了。”

“我怕说错,写能多思考一会儿。”作家礼貌地招呼他。

“错怕什么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话唠喝着茶,喷着唾沫星子,没完没了。

作家抽着烟,难得插上一句。

走时,话唠笑道:“我一天的说话量还是蛮大的,整理整理,出本书应该没啥问题。”

作家不语,笑着送客。他打算将自己正在创作的《废话连篇先生》,补上新的一章。

【一】

这是我去年写的一则寓言,取名《话唠与作家》。

为什么要写它?因为心里装着一个“包袱”,念叨着一个“梗”。

几年前,夜里去节目录制现场看戏,是一档知名脱口秀,表演者更是知名。临了,他说:“我一天的说话量还是蛮大的,整理整理,出本书应该没什么问题。”当时我心里只蹦出一个词,厚颜无耻。

我一直想把这句话写成一个故事。但也没急着动笔,我又不要交作文,对吧。就是在心里琢磨:写真人真事,当然可以,但有什么味道呢?用了真名,说不准还惹一身骚呢。

所以,得“金蝉脱壳”。

“我一天的说话量还是蛮大的,整理整理,出本书应该没什么问题。”这句话,是“金蝉”,是“包袱”,是“梗”。

“壳”呢?不过是一件衣服,如夏天的短袖、冬天的羽绒服,是可以按照需求拿来换的。

终于在某一天,我找到了“话唠”和“作家”,借这两个人物,设计了情节,然后把包袱抖出来,一则寓言就写好了。写写是很快的。

从中,在写作上,能看出“金蝉脱壳”与“金蝉穿壳”,或者说,先要把生活中的原型“抽筋取骨”,这是一粒种子(还是源于生活啊),然后再“贴皮穿衣”“生根发芽”,焕然一新。通常说的“借古喻今”,差不多也是这么回事。

再放大一些看,这“金蝉”“包袱”“梗”,就是事件的一个特点、亮点、令你心头一闪念的地方。抓住了特点,生动形象就跑不了了。

【二】

某一次跟语文老师分享微童话创作。课后,有老师问我:

他心里有一个“梗”:一次上课,他在板书,同学们哈哈大笑:“老师你隐身了。”原来他衣服的颜色与黑板一样,于是他就“隐身”了。他觉得这事好玩,但写下来了又觉得没什么味道,便心存疑惑。

我说,来一招“金蝉脱壳”就行了。“隐身”的关键是颜色一样,把这一点抽离出来,另外设计一个场景,就不一样了。或为给人惊喜,或为营救朋友,或为保护自己,总之碰上一个问题,然后用“隐身”去解决,这样“隐身”就有意思起来。在生活中,蜥蜴变色,迷彩服,都是一种“隐身”。

【三】

路遥,《平凡的世界》作者。他出去采风,不用纸笔,就跟人聊天。他说,好东西,记在脑子里。

确实是这样的,有些东西,是过耳目而不忘的。写进作文里,便是独特。它们都是金蝉啊。

比如:我一天的说话量还是蛮大的,整理整理,出本书应该没什么问题。

比如:怎么揉面团?包在袋子里,扔洗衣机,启动甩干模式。

比如:小时候没书读。把化肥袋、农药袋上的字认认真真背下来。

比如:天天烧火冒烟的烟囱里,扎了一个鸟窝,小鸟还出壳了。

这些,都在我脑子里,先是一闪,然后闪闪发亮,可能它们就是灵感吧。灵感很细小,运用灵感,要把它们“养大”。

【四】

昔太史公游历名山大川,而胸次眼界豁开异境。《史记》一篇,疏荡洒落,足以凌轹百代。乃知古人文章,皆从阅历中出。

这话摘自《雪月梅》自序,作者清代镜湖逸叟。

于我印象很深的,便是“古人文章,皆从阅历中出”。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虽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这是经验之谈。我一直觉得写作上“经验”比“经历”更重要。经历总归有限,经验可无限复制。但“经验”来源于“经历”,有些经验,是老虎洞里的崽崽,不入虎穴,焉得?比如,你想得出来用洗衣机揉面团?

【五】

写作文,最好能学会“金蝉脱壳”,于经历中寻找闪光点,总结经验,特别留意心头一闪念,它能让你印象深刻,你写出来,也能让读者印象深刻。

有人经历很丰富,但就是写不出东西。就像有人说话,啰啰嗦嗦,抓不住重点。你捉得了“金蝉”,才走得进创作广阔天地。

袁枚《所见》有“忽然闭口立”,捉蝉,别叽叽喳喳。静,有所得。

金蝉。唐僧叫金蝉子,收得了徒弟,上得了西天,取得了真经。

陆生作:作文要的不是“真实”,而是“真实感”,以及其他

陆生作:如果没有了网络,我们还能写作文吗

陆生作:写作文要有底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