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昭国画欣赏——白龙
妙手写丹青
——陈昭国画欣赏
文/白 龙
前几日在家恭读中央美院陈昭博士的国画作品,突然想起元代赵孟頫曾有过这样一番画,曰:“作画贵在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今人但知用笔纤细,敷色浓艳,便自以为能手。殊不知古意既亏,百病横生,岂可观也。吾作画似乎简率,然识者知其近古,故以为佳。此可为知者道,不可不知者说也。”
赵孟頫这段评说,凡书画中人应该是耳熟能详,相知有素。 读了陈昭兄的画,便觉得他是一位在国画上执着追求古意的画家。八零后的他毕业于中央美院,是科班出身。主攻花鸟,笔下的花鸟画结构方正匀整,浑穆端庄。线条或者饱满圆润,或者苍劲有力,其笔意浓厚,用笔老辣,着色浓淡纷呈、明丽沁人。从没骨到双勾,从水墨到色彩,形式其外,实质其内。 得心应手,如身使臂,皆在于纯熟之功,稳练之操,粉墨登场如此,笔走龙蛇何尝不然。
我与陈昭也是同一个时代的人,我们那个时代的漫长悠远、旷日遥遥皆在我们这代人身上体现出来了,那种单纯有足色,质朴无冗杂的性格完全暴露在世人面前。一场没有什么来头的辩论,能在周日的学校图书馆门前聚集起半个学校的莘莘学子,为之讨论甚至争辩得面红耳赤。我们那代人地执着顽迂、死心塌地,与今日信息时代纷繁错节、扑朔迷离的景象相比是不可思议。
陈昭绘画基本功便是在那个时期执着顽迂、死心塌地的热爱中练就的。当一种枯燥平淡成为一番妙趣横生、津津乐道时,还有什么不能回肠荡气、沁人心脾呢?陈昭的画大多是来自于写生,他在写生过程中,对在田间遇到的花鸟树木一一进行描绘,而这种刻苦写生的过程已然成为陈昭用之不竭的富矿。
陈昭专攻花鸟画,且成绩斐然,有目共睹,他先前的那些死功夫,承接了传统国画的营养,不得不承认。他在画的构图造型上独到,使之卓尔不群,峥嵘于角。还有他对色彩的感悟,本是以水墨为主的大俗的搭配,却能古色古香地雅致,再加上题画诗的增彩,使这意境又上升了一步。近来,他更是用功,又再攻读博士,他对于花鸟画的的理解,不仅在于梅兰菊竹、翎毛蜂蝶,而在于微忱芹意、神志感受。
这从他的作品中就可以看的出来,其笔墨华滋、酣畅淋漓,从整体上看,机智灵巧中把稳持重,贞固果敢间拄笏看山。弘一法师出家前的笔体与出家后的解构,南辕北辙,其中的关涉牵累却是同条共贯、一脉相承,明眼人一看便知。齐白石师从胡沁园前后,画风之蜕变不在画艺之提升,正在于诗文之长进。年轻的陈昭,把国画能花到这个程度,与他在不停的进去是分不开的,他一路攻读硕士、博士,肯定是读了大量的书,学问在不停的增进着,那么这正是他的画从量到质变化的原因。有着学问侵润的画作,当然会冠盖相望,繁花似锦,内质廓落静谧、萧瑟凄紧了些许。花鸟画表现的是陈昭的书面语言,每天伏身案头,不管阴晴圆缺、雨雪风霜,便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颜面。
花鸟画是大自然对我们的人文关怀,使你我不至于将季节交替的目光停留在女士们的着装替换上,陈昭画笔下的大自然的,四季都是用心在消磨,用心在感悟。想必在不远的将来,陈昭将会在绘画上用心感悟出更高层次的境界。
附属资料
陈昭简介
陈昭 1983年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2005-2009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学士学位。2010-2013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导师于光华教授。2017-2020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导师张立辰教授。现为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花鸟专业教师,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