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太上感应篇》里说: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故事中的道人,看到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以磨铜镜为业的盲人,出手相救,当然是善功一件。主人公陈磨镜也由此焕然一新。
【原文】
衡州陈道人以磨镜为业,中年忽盲,但日凭妻肩行于市。尝到衡州,觉有拊其背曰:“陈翁,明旦出郭相寻,无失约。”明将往,妻止之曰:“蛮寇方扰,安抚李尚书以重赏募级,或有杀平人以应令,汝设遭此,奈何?”遂已。明日复遇之,约如初,且责其失信。陈语其故,曰:“明日但出,无害也。”乃如之。至则一道人,携陈手行官道上,诣粉墙后附耳语,俄倾别去,不知所言何事也。自是陈不复出,独令妻自行磨镜以取给,而闭户端坐。过百日,双目了然复明,颜色润泽如少年时,颇能谈人未来事。至今犹往来湖湘间。(右二事余翼说。)
衡州(湖南衡阳)的陈道人是以磨铜镜为业,人到中年时忽然双目失明了,他只能每天扶着妻子的肩头在市面上行走。来到衡州后,有一天走在街上,他感觉有人在抚摸他后背,说道:“陈翁,明天早上你出城来找我,可不要失约啊!”第二天,他打算去赴约,妻子阻止道:“这地方刚闹蛮寇(当地少数民族的叛乱),安抚使李尚书正在重金悬赏上缴叛乱者首级的人,现在有人杀掉平民百姓凑数冒领赏金,假如你要是遭了人家的陷阱,怎么办呢?”陈磨镜一听,就没去。第二天在街上,陈磨镜又碰上了昨天邀他出城的人,又跟他做了同样的约定,还责备陈磨镜今天的失信。陈磨镜跟他说了自己的顾虑,那人说:“你明天尽管出城,不会有伤害的。”陈磨镜这回照办了,到了城外的见面地点,等着陈磨镜的原来是个道人,道人拉着他的手走上官道,他们来到一面白粉墙的后面,道人跟陈磨镜低声耳语一番,而后告别离去,别人也不知那道人都说了什么。从此以后,陈磨镜不再出门了,他就让妻子一人出门磨镜挣些生活费,他在家里关门闭户端坐。过了百天,陈磨镜的双眼都复明了,脸上颜色润泽,就像是年轻的时候,而且他还能谈论别人未来的事情。至今,他还往来于湖湘(现在的湖南省)一带。【祥宏点评】:磨镜,在宋代是一项营生,铜镜用久了以后需要打磨,恢复亮度;这故事说了陈磨镜的一次奇遇,他遇上了道人,不仅眼睛复明了,人变年轻了,还有了预言的能力。道人告诉陈磨镜的修炼方法,一定是简便易行又富有成效的,所以最后陈磨镜也变成了道人;蛮寇,应指湖南本地少数民族的叛乱者,比如湖南就有峒蛮(就是现在说的瑶族);这个道人有相当水平,他知道陈磨镜姓陈。他为什么要救陈磨镜?一个简单的原因就是做善事,显然,像陈磨镜这样一个社会底层的磨镜盲人,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道人拯救帮助他,也是为自己积累善功;余翼,有记载的宋代历史人物,进士及第。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
(文图说明:原文电子版文字来自“梦远书城”-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版《夷坚志》校订;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9-《夷坚志》中的“道人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