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高 | 半生的文字生涯(下)关于我与孝义文联的文学生活
往期回顾
作者:马明高
七
说到文联的工作,编好《孝义文艺》,这应该是日常最主要的一个工作。我从小喜欢《孝义文艺》这本至今已经创办了五十多年的文艺刊物。所以,我在这本刊物上下得功夫最多。那时的文联工作人员少,编辑就我和侯燕同志,散文、诗歌由她初审,我负责小说、评论等稿件的初审和所有稿件的复审。我常常是这样工作的:平时有作者寄来或送来的小说、评论等稿件,我是随时看见了,当时就读完了,把能刊用的放在一个柜子里,把不能刊用的放在另一个柜子里。侯燕同志把她初审的散文、诗歌送给我后,我也是当日就抽下班时间全部看完,也是把能刊用和不能刊用的就分类了。我们的刊物是季刊,三个月一期,到每季快要编辑出刊的前一个月,我就会抽一个星期天,用半日的时间把已经积存的准备刊用的稿件再看一次,同时进行划版编辑,然后送印刷厂排版出样。出样后,再根据页码的多少再做些调整。这样,编辑起来就毫不费力了。二校稿样出来后,我、侯燕和马一平三个人就开始分头校对, 最后我守在印刷厂排版电脑前进行最后一次的校对。这样刊物就出炉了。封面、封底可以说是一个文艺 刊物的脸面。一个小地方的文艺刊物,又是三个月才出一期,一开始我总是想如何增加刊物的信息量和新闻性。所以,1995 年至1997年的刊物,我总是把封面、封二、封三、封底最大化地使用,刊发些近期孝义重大活动的新闻照片。这三年的十二期刊物,我刊发了孝义首届文代会、孝义市全民义务修路、孝义市省道孝午改线工程、电视剧《百岁老人侯右诚》开拍、孝午公路全线正式通车、民间舞蹈《复活》荣获全国“群星奖”、山西省新生代作家创作研讨会、创建文明城市省级验收、先进文化市创建工作等重大社会活动新闻照片,起到了当时孝义缺乏纸质新闻媒体的及时宣传作用。1998年,随着《孝河报》《孝义报》的创刊发行,我认为文艺刊物的作用不再是它的新闻性,而是它持久的艺术性和欣赏性。我逐步开始改变《孝义文艺》 封面、封底的特色,我更多是编发一些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艺术摄影和美术作品。1998年的全年四期刊物,封底发的都是孝义传统古村落的黑白艺术摄影作品。封底是清雅优美、空灵幽静的山水树木风光摄影作品和艺术质感较强的写实性油画作品。封二、封三都是孝义近期的书法、美术、皮影作品。同时,我还在封二不定期地推出《胜溪艺术家档案》,对在国内外影响较大的马烽、许石清、张思聪、张鸣琴、李爱梅、侯丕烈等孝义籍的艺术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孝义的这些文艺杰出人才,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如何能更好地使这本地方的文艺刊物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和持久的艺术生命力,始终是我在头脑中琢磨的问题。从1998年秋之卷直至2004年我编辑完夏之卷,我在每期的封面开始了“诗配画”的封底设计风格。每期刊物的封底都是选发一张 或摄影或油画或中国画的优秀艺术作品,然后根据这张艺术作品的内涵意蕴,配发一首全国诗 人优秀诗作中的重点段落。一开始是孝义吕梁等本地作者的作品,如老墙的油画《岁 月》《怪圈》,郭志诚的摄影《快乐》,晓荷的《阳光、瀑布与峡谷》等,配发的诗亦很短,诸如博尔赫斯的“夕阳西下,一代代人尽去/没有开始的日子”,远人的“我感到一种生活为时已晚/我感到我度过的那些激情澎湃的/昼夜,没有用一把会静的尺子/准确衡量我的思想和存在的经验”。
在我选发的艺术作品中,我最喜欢陈逸飞、刘元寿、王远珍和何家英的油画和中国画。他们的作品所携带的强烈的生活气息、幽远沉静的艺术风格以及忧伤旷远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深意,总是深深地打动着我那浮躁而干枯的心灵,让我有片刻或者更长时间能够享受到“人类诗意的居住”。在配发的诗歌中,我喜欢娜夜、郁葱、葛平、代微等诗人的作品。比如在何家英那幅清淡雅致的中国画《少女与花》下面,我配发了娜夜的《亲吻》:“我亲吻了这个春天的第一朵绿芽/这个春天的第一根神经/ 我亲吻了像孩子的老人/脱去笨重棉衣的早晨/亲吻使温暖更暖/使明亮更亮/我亲吻了内心的残雪冰碴/我亲吻了第一朵绿芽的呼唤 /春天了 /我要向你交出 /做人的快乐”。比如我市画家在西藏采风摄回一张藏民在 寺院亲切交谈的照片,我把这张具有油画质感的摄影命名为《快乐》, 在它的下面配发了郁葱的巜我感受到生命如此短暂》:“人们在博大的空间里寻找永恒/天堂和地狱,距离曾那么遥远/面对生,死是如此遥不可及/一些生命如同我见过的石头/一一一它的坚硬、 执着、沉实而久远//生长经历,生长思想/生长哲理,生长情感/生长连人类自身都目瞪口呆的神圣的教义/生命的力量甚至可以延续时光/使所有有限成为无限”。我把在绵山大峡谷拍摄的一张有岩石、 瀑布,还有阳光像碎银似的或像利剑射在石头、瀑布上奇妙光影,命名为《阳光、瀑布与峡谷》,下面配发了宗志刚的《我一直这样写着》:“上升和陨落。我一直这样写着,风暴般的/词语/掠过街道,湘江、公共汽车/留在体内的能量/像欢迎闪电,欢迎一次怒吼/我一直这样写着,激情陌生而神奇//我必须克制奔放的爱/必须记住忧伤/这是很小的一部分,我一直写着/一日三餐/我才看见全部的命运/平凡的面容/和朴素的衣着/忽略了自己才看清自己,我的内心/第一次看 见远方/忧郁而幸福的远方/远方远而又远/我一直这样写着……"这首诗的意境内涵仿佛我现在的写作和以前的第一次写作。
对于如何办好个地方性 文艺刊物,我的想法就是“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读者”。所以,我把《孝义文艺》办刊宗旨确定为:“力争培养文艺人才, 力争办出孝义特色,力争办出高品位和雅气质。”我喜欢刊发什么样的作品呢?从1994年1月,开始编辑《孝义文艺》时,我在《卷首语》中就写道: “尽管每一位读者都有自己的情感遭遇,都有自己对世界独特的感知方式,但是我们欢迎那些能将自己的精神体验和生存状态与普通人民的生活状态融成一体的文艺作品,欢迎那些能够反映新时代的普遍心态和共同情绪的文艺作品。我们尤其欢迎那些描述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变迁所引起孝义人民的生存和情感变化的现实主义的文艺作品。”首先,我们欢迎孝义的作者写孝义生活的文艺作品。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孝义开始了承上启下的转折性的大变化,不仅一扫以前的没落情绪,而且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所以,我在1996年冬之卷的卷首语《把最好的精神食粮献给人民》中说:“只要是一 个善良而正直的人,就不能不承认,孝义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孝义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孝义市五套班子是一 个团结拼搏、真抓实干的领导集体。此时此刻,人民的精神需要振奋,群众的斗志需要鼓舞,民众的力量需要凝聚,社会的活力需要激发,人们的精神需求需要满足,孝义的大局形势呼唤优秀的作品,孝义的人民渴求高层次的精神食粮。”我提出了希望和要求:“我们孝 义的文艺工作者,要对我们脚下的这一方土地和人民有 真切的同情和理解,要热爱生活,热爱培育我们的土地,从而从自己熟悉的胜溪土地上汲取创作的灵感,写出生活原生态的坚实和厚重,写出复杂纷扰的城乡景观和典型深刻的民众心志,以朴素的写作姿态,去朴素地写人物,写故事,写生活,写大地。我们脚踏的大地就是茫茫的人心。”我编发了“孝义市全民义务修路文艺作品” 专辑,举办“胜溪杯文学艺术大赛”“祖国颂散文诗歌征文” 活动、“汾孝杯文学作品有奖征文” 活动、“国旗颂诗歌散文征文大赛”,刊发了现代戏《孝河儿女》,长篇报告文学《胜溪纪事___对孝义市五年义务修路的一 种考察与理解》 长篇小说《颤动与叹息》《马家坪》, 四集广播刷《乡村三姊妹》,大型现代戏剧本《酸枣坡》(上、 下集)等孝义作者创作的孝义当代现实生活的各类作品。其次,是孝义作者创作的写其他题材的文艺作品,我们连载了《横跨两洋话美国》和《鲁院纪事》,写白太冲先生的巜故土春深总是情》和《三访马烽》《举人杜唐鉴及儒商门风》《郝 文灿与郝家寨》《亿施林杉先生》巜孝义清代学人遗踪》《“杏花村”里的孝义人》等具有深厚人文精神色彩的作品。再次,我们欢迎外地作者写孝义或写外地生活的优秀作品,我编发了毛守仁、许建斌、闫文盛、杨占平、杨桂欣、介子平、葛平、王春林、王旭东等一大批外地作家的优秀作品,给我们的《孝义文艺》增添了光彩。尤其值得一提的章霍生书记给我们送来了三篇稿子《马跃奇老人的十块钱》《不朽的民魂》和《蓝天下不应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我都在“本刊特稿”和“全民义务修路专辑”中编发。我在《卷首语》中写道:“作为一 个市委书记,他牢记党的宗旨,不忘人民群众,走出市委大院,深人基层,走近群众,走进火热的生活,用自己的情、自己的笔去写群众。这说明他心里有孝义三十八万人民,有民心,而没有官气,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坦荡胸怀,表现了一个领导干部讲政治、讲正气的赤诚之心。我们衷心希望全市更多的领导干部,都能用自己的情,拿出自己的笔,写出更深刻更优秀的真情之作。"
文学艺术是一种多元化而没有固定化模式化的精神历险,所以我在编发这些“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读者”的文艺作品的同时,也编发一些 富有精神探求的先锋作品。因为,我喜欢博尔赫斯说过的一句话:“我不是为了少数精选的读者而写作,这种人对我毫无意义。我也并非为了那个献媚的柏拉图式的整体,它被称为“群众"。我不相信这两种抽象的东西,它们只被煽动家们所喜欢。我写作,是为了我自己和我的朋友们;我写作,是为了光阴的流逝使我安心。”所以,我也喜欢发那些不看别人眼色,不看权威、专家和刊物喜好厌恶眼色,不看“读者”“群众” 或“人民”眼色的“自由写作”和“民间写作”的文艺作品。只要是你心灵的真诚写作,不论文体是什么,不论作者是谁。我编发了中篇散文《我的父亲》《我这大半辈子》,小说《悬浮的影子》,诗论《阿文论诗》。札记《籍草而语》《散文十二章》, 随笔巜SARS: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对话《关于皮影艺术的对话》,情书《文学的爱与爱的文学》,评论《爱是什么样的感觉》,随笔《对人与事物的另类思考》和《抚摸的疼痛与忧伤___与我生活有关的100个词》等作品,大大丰富《孝义文艺》的艺术宽度、广度和深度。
这样,《孝义文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喜欢,受到了越来越远的人的青睐。有来自北京《人民文学》的,来自广西的,来自江苏的、山东的,来自山西太原的、汾阳、晋城、平遥、介休的电话和信函,很多很多,有鼓励,有期冀,有肯定。这些令人尊敬的作家、编辑家、诗人、读者的来信、来电和邮件,成为我们编辑部所有同志精神享受上最幸福的事情。至今,我都记得现任《山西文学》的主编,当时还是编辑的鲁顺民先生给我来的一封长信。信中说:“明高见如晤:屡屡收到惠赠的《孝义文艺》,十分感谢仁兄的抬爱。出自仁兄之手的刊物,是每期必看的,看的可算是认真之至。冬之卷(指2000年第4期),看到仁兄写的卷首语(指《我们与文学、与写作》),持这种文学观与写作态度的相信还有相当多的人。如是,则文学的火种是不会熄灭的。西谚云:一个向上的民族需要艺术的指引,一-个堕落的民族才鄙弃艺术。时代尽管有时堕落,但我们的民族总是向上的。尽管同仁兄的观念有相左的地方,但看完刊物,我也是不能说什么话了。向你致敬!不屈的写作者永远是可敬的。樊墩写父亲的那篇文章真好,话至沧桑词便工,诚有灵也。而张朴老先生的回忆文章虽然有些可以推敲的地方,但读起来总让人鼻子发酸。而葛平的篇什,是如人一样的美丽。你们读林清玄的感受,让人感到他山之石真可以攻玉的。果然也就攻出玉来...…"我把他的来信在2001年的卷首语巜共同搭构我们的精神家园》中引用了两段。真的,最使我们心动的是一种人与人精神上的理解与沟通。有的人,共事多年,形同路人:有的人相识甚短,甚至未曾谋面,却好像已是多年的朋友。精神能否相融是其关键。通过作品,编辑与读者可以读作家;通过刊物,读者可以读编辑:通过反馈信函意见,编辑也可以读作者。是共同的精神追求,将《孝义文艺》的作家、编辑和读者连在一起。我们真正是通过《孝义文艺》以文会友,以情感人,晶味艺术,品味人生,陶冶情操,修养精神。
八
很早以前,张爱玲在给胡兰成的照片后面,曾经写了这样一段话:“遇 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 但我的心是欢喜的,并且在那里开出一朵花来。”我很喜欢这段话中的 “低到尘埃里,并在尘埃里开出花来”这一句。我的写作从一开始就是底层的写作,我总是抑制不住自己的,不知不觉的和作品中的人物一起体验着现实生活中的庸常、烦琐、忙乱、痛苦、无奈、不屈、抗争。所以,我的小说中,写的大都是些社会底层的弱小群体的生存境遇问题。所以,我的小说中充满了尘烟四起,充满了滚滚红尘,充满了强烈的“世俗心”,写的都是这些卑微农民和小市民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呈出的是当代农村所特有的尖锐矛盾,表现的是历史转型期间农村现实生活的严峻性,自然小说文本中充满了一种隐忍的愤怒、抑制的呐喊和无声的质问。但是,我也常常在自己的灵魂中充满了忧伤和悲悯,“悲悯心”是我直至目前各种文体写作的内在情感。我想通过对现实底层中卑微生命的书写,呼唤出一种美好而强健的人生,想让更多的读者在我的小说背后看到作者那颗正直、善良的心,看到他对正义、公平和良知的呼喊,看到他的赤诚之心。正如一位读者在对我作品的评论中所说:“我的眼前总会出现一双遥远的忧郁的灰色的眼睛,一双真诚的可以kissfire (吻火)的眼睛。
我在市文联工作期间写的小说,大部分在《孝义文艺》刊登过,后面渐渐地又从《孝义文艺》走向了山西的许多地方,走向了全国的一些文学刊物。山西的《山西文学》 《黄河》 《晋阳文艺》 《乡土文学》《漳河水》 《吕梁文学》等都发过我的小说。北京的《人民文学》、宁夏的《黄河文学》、辽宁的《海燕》、四川的《青年作家》、湖南的《书屋》、河北的《社会科学论坛》、深圳的《深圳特区报》《中华文学选刊》《世界华文论坛》等刊物都发表过我的小说、随笔和散文。我这段时期的小说有长篇小说《颤动与叹息》和中短篇小说集《尴尬之后是沧桑》。电视剧本《田野的风》 收入之中, 电影剧本和广播剧、戏剧剧本收录《城市与人》一书。有散文集《生命之旅》巜事物、风景与人》《黑夜里, 我睁大眼睛》《漫步时光》 《漫话孝义》《徜徉孝河》 《乡音老腔》。有文学评论集《怀抱佛心爱情和浪漫》《清欢中的悲悯和优伤》。有理论著作《马烽电影艺术论》《电影美学》和《思想集》共十五种书籍出版。
有一些小说没有收入我的小说集,是因为那时候我还不大懂得小说、散文为何物。我开始真正懂得小说、散文是什么时候,是20世纪90年代读了沈从文和萧红的作品开始的。在21世纪初我读到沈从文的《湘行书简》,才更清楚我该写什么了。沈从文在给他的爱人张兆和书信中的两段话,对我的文学写作观产生了很大很深的影响。现抄录如下。其一为1934 年冬天写给张兆和信中的一段话:“我们平时不是读历史吗? 一本历史书除了告诉我们些另一时代最笨的人相斫相杀以外有些什么?但真的历史却是一条河。从那日夜长流千古不变的水里石头和砂子,腐了的草木,破烂的船板,使我触着平时我们所疏忽了若干年代若干人类的哀乐!我看到小小渔船,载了它的黑色鸬鹚向下流缓缓划去,看到石滩上拉船人的姿势,我皆异常感动且异常爱他们。我先前一时不还提到过这些人可怜的生,无所为的生吗?不,三三,我错了。这些人不需要我们来可怜,我们应当来尊敬来爱。他们那么庄严忠实的生,却在自然上各担负自己那份命运,为自己,为儿女而活下去。不管怎么样,却从不逃避为了活而应有的 一切努力,他们在他们那种习很生活里,命运里,也依然是哭、笑、吃、喝,对于寒暑的来临,更感觉到这四时交替的严重。三三,我不知为什么,我感动得很!我希望活得长一点,同时把生活完全发展到我自已这份工作上来。我会用我自己的力量,为所谓的人生,解释得比任何人皆庄严些与透入些!”其二为1951年沈从文写给爱人张兆和信中的一段话:“世界在动中, 一切存在都在动中,人的心机和由于长期隔离生分,相争相左的得失爱憎积累,在长长的时间中,不同情感愿望中,继续生长存在的,彼此俨若无关又密切联系,相激相宕形成的不同趋势,是和风甘雨有助于这个庄稼的成长,还是迅雷烈日只做成摧残和萎悴?有没有人可以前知。我常说人之可恫而在此。人实在太脆弱渺小。”
我的那些小说、散文和评论不知道还有多少值得一读,有多少纯粹就是“印刷的垃圾”。但是,只要有一少部分、一小点点有人喜欢,我就知足了。我的文学老师、我尊敬的作家毛守仁先生2002年曾经在一篇名为《无法消散的怨恨》文章中,写道:“在明高的随笔中,我喜欢他对于文学现象的思索《文学的边缘化与文学边缘化的我》;在明高的评论中,我喜欢他读60年代的作家的《永远的忧伤》;在明高的小说中,我喜欢半自传的中篇《世事沧桑》。这些作品都萦绕着一种相同的气息,都有一种愤懑,一种不满,一种对峙, 一种平民式的视角与底层意识。我喜欢他的中短篇小说集的名字《尴尬之后是沧桑》。他的沧桑感喟还是从理论家的书本里说出的口气,还很理性,目前的他还是充满了抗争意识,冲动着由底层生存状态培育的逆反情结。我欣赏他的作品中散发出来的底层意识。”
九
在我“半生”之时,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已开始转向,离我们而去。而且这个世界的走向,早已不是我们的想象。我鲁院的同学、辽宁的张宏杰先生,不久前在《文艺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今天在网上看到了这条新闻:《蔓蔓青梦》 《泡沫之夏》 《潇然梦》……今日,某大学图书馆公布其2009年秋季学期借阅书籍排榜行,进军前一百名的书籍几乎全为网络文学书籍。据该排行榜显示,除了排名第五十一名的《宋氏三姐妹》和排名一百名的《最易掌握的学英语规律338条》,其余的均为在网络上风靡一时的网络文学作品,如《玥影横斜》《爱在唐朝》 《失踪的王妃》等,以及郭敬明、 明晓溪、安妮宝贝等青春小资文学作品。与高校专业课程相关的书籍均无缘入榜。”上海大学教授、著名评论家王晓明2014年12月20日在上海的“东方讲坛”中指出:政府、资本、技术、教育、城市化等台力形成了新的文学生产机制,正在根本改变前文学世界的结构。他说:“大资本的手开始伸进文学世界了”,盛大文学、腾讯文学等这些“文学有限公司”的出现,用不了几年,很快社会上就会“发展出相当复杂、也相当成熟的大批量生活和推广文学的系统,数以十万计的作者的文学构思和创作活动,数以百万、千万计的文学读者的网上网下的阅读和交流活动,就这么变成了他们的生产资料,成为资本增值所使用的非物质原料。”更可怕的是,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过独立、解放、民主、自由斗争获取的“为人生进步”的“人的文学”的精神正在迅速边缘化。“ 小时代”“玄幻”和搞笑的文学正在大面积地与商业、高科技、时尚合谋,形成新的一场广泛而持久的“文学巨变”。王晓明先生一语道破, “将文学创作视为___ 或同时视为___一种商业活动, 以成品去安抚读者,帮助读者接受或适应现实,说得难听点,就是助人苟活。”难道人只能妥协地苟且偷生吗?
在这样的“文学巨变”面前,我后“半生”的文字生涯又该如何度过呢?
我可能要更多地放弃“作家”名义,从而担当起“批评家”的责任与使命。我不喜欢“评论家”这样的称号,因为我的写作职责是“批评”。面对这个荒诞、不真实、令人绝望的强大世界,我会像古老的堂吉诃德那样,继续拿起诚实、善良、正直、正义和公平等这些亘古不变的手工工具,去写那些“为了我自己和我的朋友们,"“为了光阴的流逝使我安心”的“越轨的笔致”式文章。
我的耳旁,又响起了那个柔弱而坚强的女人的声音:“我不相那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就有各式各样的小说。
是的,萧红说得对,有各式各样的作者,就会有各式各样的文学。我偏偏不喜欢妥协的人生与助人苟活的文学。我喜欢写那些诚实、自由、坚韧而清晰,并且充满勃勃生机的文字。
写这样的文字,只会注定我的后“半生”继续“清贫”。但我愿意在这种“清贫”的日常生活中去创造“清欢”的精神,去继续书写出那些“清欢中的悲悯与忧伤”的文字。
2015年1月11日
承蒙关爱,谢谢分享。😜
作者简介
马明高,山西省孝义市人,复旦大学中文系第三届作家班和鲁迅文学院第三届高研班学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剧作理论专委会副秘书长,山西省作家协会全委委员,山西省电影家协会理事,吕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孝义市作家协会主席。出版著作二十多部,获全国优秀电视剧奖、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赵树理文学奖、山西文艺评论奖、人民文学观音山杯游记散文奖、中华读书报散文奖和浙江作协非虚构散文奖等十余项奖项。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