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朝宸翰——宋高宗等南宋皇帝御笔》手卷

《四朝宸翰——宋高宗等南宋皇帝御笔》手卷

《四朝宸翰——宋高宗等南宋皇帝御笔》手卷,今年嘉德春拍最受瞩目的拍品,在刚刚结束的2017中国嘉德春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中,终以1.495亿元成交,再次刷新今年中国书法艺术品在全球的成交纪录。

该拍品以“估价待询”方式上拍,是今年“过亿”呼声最高的拍品之一。

2017中国嘉德春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现场

当晚,该作品以8800万元起拍,价格迅速升至1.02亿元,经过多轮竞价,最终以1.3亿元人民币落槌,按照15%的佣金计算,最终成交价为1.495亿元人民币。

《南宋四朝宸翰集锦卷》,一件集南宋诸帝所书团扇与斗方的手卷。

从800年前的南宋都城临安,到今日的首都北京,在一代代藏家手中有绪传承;既辗转于中华故土,又长期流落海外,历经风雨沧桑,保存完好,重现拍场,实在不易。

5年前,在纽约:它曾以567万美元高价成交,位居当季纽约亚洲艺术周之冠。

1年前,在上海:一场火爆全球的“宋元书画特展”中它再次现身,引得万众瞩目。

1月前,在杭州:它的出生地,令中国美术学院的诸位专家学者折服赞叹!

而如今,作为中国嘉德2017年春拍估价待询的拍品,它早已成为焦点中的焦点。

人们常说,宋代是中国文艺复兴的时代,作为书画皇帝宋徽宗的后人,南宋这几位皇帝倒也没有丧失先皇的颜面,在这件作品中,南宋高宗赵构、孝宗赵昚、光宗赵惇、宁宗赵扩四帝以斗方或团扇,展现着宋代浑厚文化的雄姿,同时带着文人士大夫对于江山社稷的感伤。

5月18日,汉唐书院编辑有幸参加了中国嘉德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南山书屋举行的《嘉艺赏析会》,当它被缓缓展开时,充满期待的议论现场,瞬间寂静了下来,在场的专家与学者被这件800多岁的手卷深深折服,现场流动着崇敬的空气,这既缘于它的艺术水准,更是因为宋代帝王书画的举世稀有。

让我们带着瞻仰的心情,再次欣赏这件顶级艺术品!

这件拍品为何这么贵?让我们听一听嘉德书画部专家胡莹博士对这件天价书法的深度解读:

恢恢乎帝王之度——说《南宋四朝宸翰集锦卷》

文/胡莹

《南宋四朝宸翰集锦卷》集南宋诸帝所书团扇和斗方四幅,第一幅题为宋高宗《御笔草书七绝》;第二幅题为宋孝宗《御笔楷书七绝》;第三幅题为宋光宗《御笔行楷书联句》;第四幅题为宋宁宗《御笔行书联句》。每幅均有翁方纲对题,考证精详。卷首王福厂题:“奎章睿藻”。卷尾叶恭绰、程琦题跋,潘延龄、程琦递藏,尝刻入潘氏《海山仙馆法帖》,累见著录,流传有绪。

在中国历史上,南宋皇室整体的文学修养与艺术才情绝无他代可以比拟。自高宗起,吴皇后、孝宗、光宗、宁宗、杨皇后至理宗,几乎代代能书,书法造诣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准。依照中国艺术史上书画同源同体同法之说,在书法上有极高造诣的南宋皇室对于绘画也必然有着相当的欣赏水准,正是在他们的参与和推动之下,南宋宫廷绘画的诗意与优雅亦成为中国艺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与诗情画意的宫廷艺术相比,南宋政局波云诡谲,两宋时期共有四次内禅,其中三次发生在南宋。每位皇帝的登基故事均可谓波澜壮阔,但无论是以何种形式攀上权力顶峰,其后皆能投入精力参与艺事,尤其不废临池,并且对于书写风格的选择也有着明显的政治目的。因而面对此南宋四朝宸翰,煌煌巨迹,当从政治与艺术两条线索展开,更有助于我们明晰此卷的意义与价值。

宋高宗 赵构

1107--1187年

(一)开国皇帝、书法家皇帝——宋高宗赵构

宋高宗赵构(1107-1187年, 在位1127-1162年),南宋开国皇帝,亦是研究南宋皇室书法最为关键的人物。赵构为徽宗第九子,本无资格承续大统。靖康元年,金兵入侵,时为康王的赵构奉命出使金营求和,不想翌年汴宋皇城轰然坍塌,金人将包括宋徽宗、钦宗父子和他们所有的皇后、妃嫔,皇太子、亲王、宗室、宰执和其他在京大臣及各色艺人,共计十余万俘虏,以及浩繁的御府收藏书画文物带回北方。这时赵构正在济州(今山东巨野),是徽宗诸子中唯一没有被俘虏北去的亲王,于是移师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帝位,自此开始了延续一个半世纪的南宋王朝。

南宋建国初始,处境可谓风雨飘摇。外有强敌压境,内有权力倾轧、和战之争。但是在这些沉重的压力下,高宗依然延续祖辈以文化治国的基本国策,并倾注了极大的精力关注艺事。一直以来,我们都将此举动视作宫廷腐朽贵族贪图享乐、粉饰太平,但这种说法也并非全对。因为南宋初期招募四方名手,筹组画院,竭力搜求战乱中散佚的书画名迹,这些看似“不合时宜”的举措实际上与其他文化建设一样具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国家被异族入侵,失掉了政治中心——中原,甚至失掉了皇家宗庙祖陵,南宋政府必须与占领北方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竞争政治的合法性。而书画是能够证实其中原正统文化继承人身份与其政权合法化的最大资源之一。

高宗继承了其父徽宗的艺术天赋,本人就是一位书法家,善作行、楷、草书,而他的书法创作又与南宋的政治局势紧密相连。高宗早期受徽宗影响习黄庭坚书风,后因金朝的傀儡,北齐皇帝刘豫(在位1129-1138年)也写黄山谷体,为避免传递军情时字迹被敌方模仿,遂弃黄改学米芾。然而仅三、四年时间,高宗又以“芾于真楷篆隶不甚工”为由二次改体。绍兴初年,高宗全心钻研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楷模,东晋书法大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书法,不仅心摹手追,常以临二王书迹广赐臣下,更以“二王”书风创立了南宋“皇室象征”的标准化字迹。

现今传世归于高宗名下的书法作品有数十件,但被普遍认可的只有十多件,数量已是南宋帝室之冠(见附录)。整体来看,高宗的书法创作大致可分为退位前和退位后两个阶段。退位之前,身负国家兴亡之重责,这时期的书写内容大体分两类:或与二王相关,或与政事相关。例如《御书石经》为高宗亲手抄录的儒家经典,并命人刻于太学石柱上,这些文本不仅是南宋太学的课读范本,同时亦通过拓片的复制广泛传播,向世人宣扬高宗作为中原文化继承人的正统地位。

宋高宗《真草二体书嵇康养生论》手卷

高宗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退位,尊为“光尧寿圣太上皇”,与吴皇后一道退居德寿宫,在此后的二十五年里,虽仍以“一月四朝”的形式御控朝局,但他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书法创作当中。在退位之后,随着政治紧迫性的褪去,高宗对艺事的关注也逐渐摆脱了实用主义色彩。现藏上海博物馆的宋高宗《真草二体书嵇康养生论》手卷(中国嘉德2000年秋第898号拍品,图1),其上钤有“德寿御书”印,正是其退居德寿宫时期的作品。

图1 宋高宗《御笔草书黄庭坚〈戏答王观复酴醾菊〉》

从现存高宗退位后的书法作品来看,除手卷之外,以誊写诗词的团扇面最为多见,内容明显以歌咏生活之轻松命意为主,反映退位之后悠闲的生活状态,徽宗时期浪漫的诗画理想此时开始复苏。这一时期,高宗书风臻于成熟,以行、草二体为主。本卷第一幅《御笔草书黄庭坚〈戏答王观复酴醾菊〉》(图2):“谁将陶令黄金菊,幻作酴醾白玉花。小草真诚有风味,东园添我老生涯。”笔法精熟,效晋人法度,典雅圆融中复得潇洒飘扬之逸韵,无论书写内容还是风格皆是高宗退居德寿宫时期的典型作品,可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高宗《书题橙黄橘绿》(图3)、《书题太液风荷》(图4)相资对照。

据徐邦达《古书画伪讹考辩》记载,本幅即为日本藤井有邻馆所藏《南宋四朝集锦》册之一,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1978年出版之《宋元之美术》书中曾有影印。

(二)真正的中兴之主——宋孝宗赵昚

宋孝宗赵昚(1127-1194年,在位1163-1187年),为高宗继子,系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之后。高宗南渡不久,唯一的皇子早夭,此后再无子嗣。绍兴二年(1132),高宗命人访求宋太祖赵匡胤后裔,从中选出一子,以“准太子”的身份入宫,即为孝宗。

孝宗入宫后,为给其选择养母,高宗安排了三位人选,一位是已故元懿太子生母潘贤妃,另两位是深得高宗宠信的张婕妤和吴才人。此三妃之中,潘贤妃名位最高,但她刚失去自己的儿子,情感上还无法接纳一个新的养子。吴才人虽有意争取,但位份不及张婕妤,于是张婕妤顺理成章成为孝宗养母。然而落败的吴才人绝非等闲之辈,她就是后来历经南宋高、孝、光、宁四朝,多次在关键时刻发挥政治作用的吴太皇太后。不甘于在此次“三娘择子”中落败,几年后亦请高宗为她从太祖后嗣中寻得一子养于宫中,而这位养子在此后的二三十年时间里,一直作为一个强劲的对手与孝宗互相争持。尤其绍兴十二年(1142),孝宗的养母张婕妤去世。翌年,竞争对手的养母吴才人又被册立为皇后,他在宫中可谓孤立无援,“准太子”的身份变得异常尴尬,且岌岌可危。可以想见,在长达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孝宗一直处在期待与挫折交替的焦虑状态之中,似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对其心志的磨练。

高宗最终要在两位皇子间做出选择,他出了两道考题,先将自己临写的《兰亭序》分赐两位皇子,后有批字云,依次临五百本。结果,孝宗谨依此教,连抄了七百本进呈。而吴皇后养子却以无暇抄录为由推搪。高宗又赐予二位皇子各十个宫女,孝宗于所赐宫女“待之以礼”,而吴皇后养子却是“无不昵之”。最终,孝宗以其高度自律的表现赢得高宗信任。

也许是为了回报早年生活的艰辛,也许是出于对继承者的高度满意,高宗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退位。孝宗即位后,在政事上励精图治,《宋史》评价“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对太上皇可谓竭尽孝道,不仅在物质生活上满足其种种欲望,在治国大计上往往委曲求全,即便在书法风格上,也完全承继高宗,庙号“孝宗”确是实至名归。

不过也许是因出自远宗旁系,孝宗的艺术天赋以及对书法的兴趣明显不及高宗。文献中著录的书迹也以诏书、政论、书论语、心经为主,偶有书唐宋人诗或自作诗。如今他传世的可靠作品亦不足十件(详见附录)。前所提及,高宗曾将自己所临《兰亭序》赐孝宗,命其依次临五百本。这一方面可见高宗对孝宗习书督导极为严格;另一方面,与其说孝宗书法出自二王,不如说是间接学自高宗所临之王书。

图5 宋孝宗《御笔楷书七绝》

本卷第二幅宋孝宗《御笔楷书七绝》(图5):“只因青帝苦多情,偏向仙曹系姓名。王母赐伊丹一粒,花中独自得长生。”此诗或为孝宗自作诗,这种与道教相关涉的诗题内容在南宋皇室书法中并不少见。此幅书写规行矩步,正是这位沉稳自律皇帝之心迹。从中亦可见与高宗书风契合之处。《书史会要》称孝宗书风“有家庭法度”,所言不虚。

(三)精神失常的皇帝——宋光宗赵惇

宋光宗赵惇(1147 -1200年,在位1189-1194年)为孝宗第三子,淳熙十六年(1189)受禅于孝宗,但仅五年便因精神失常,不得不禅位于儿子宁宗赵扩,成为太上皇。

光宗人生的前三十年其实比父亲孝宗要平顺许多,因得爷爷高宗的宠爱,故能在原太子(孝宗长子)去世后,越次上位。乾道七年(1171)受皇太子册时,光宗年29岁。由于有孝宗36岁受禅于高宗这个先例,可以想见,在快要36岁时,光宗已如热锅蚂蚁一样,日夜期待着大日子的到来。可此期限一过,孝宗却以“孩儿尚小,未经历,故不能即与之”相推辞。此时的光宗白发已生,内禅无期,他的愤怒与失望是可想而知的。

淳熙十六年,孝宗终于禅位光宗,只因高宗在之前一年去世,眼见太上皇的位置都已空出,实属迫不得已之举。他假定自己可以与儿子保持他过去与高宗的相处模式,可是他在即位之初所经历的长达二三十年的磨砺,及其与高宗建立起的依附关系,是其子光宗完全不能比拟的。孝宗对政事的御控,甚至当面斥责光宗的不当之处,最终只引起光宗情绪上极大的反弹,父子关系极度恶化。而光宗的李皇后,出身将门,实为“群盗”之家,高宗为笼络民间武力之用意为爱孙一手包办的婚姻。此女性极妒悍,在光宗离宫之时,直接将其宠爱的贵妃黄氏处死,此事成为导致光宗精神失常的直接导火索。

图6 宋光宗(传)《行楷书韩愈诗联》

光宗心心念念终如愿以偿当上这个皇帝,但仅五年便在父皇孝宗与妻子李后的夹击之下精神失常,被迫退位。由于在位时间短,光宗是南宋诸帝中,传世书法数量最少的一位。目前仅有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所藏一幅团扇页《行楷书韩愈诗联》(图6)被认为有可能出自其手。此开扇页归于光宗名下的原因,是其字迹显示出浓厚的宋高宗书法影响,但既不像南宋早期的某个皇帝,也与13世纪之后皇室书法自由的书写风格相不类。

图7 宋光宗《御笔行楷书联句》

从光宗的成长轨迹来看,他与爷爷高宗的亲密程度远超越他与父亲孝宗的关系,因而他极有可能受高宗影响而于二王之书用功钻研。据《玉海》卷三十四载,宁宗庆元二年(1201)编次光宗御笔七十一册,五十五轴,可知光宗书写甚勤,只是多已湮没不存。《宝真斋法书赞》卷三记有岳珂为光宗书作赞,称其戈法甚妙,“帝之书纯乎天!” 本幅宋光宗《御笔行楷书联句》(图7 ):“蓼岸飞寒蝶,汀沙戏水禽。” 行间有“御书”二字印。翁方纲对题中称:“以所见宋南渡诸帝笔意考之,此盖光宗手书也。” 叶恭绰卷尾题跋中称此幅为四朝宸翰中最精彩者。

图8 宋宁宗《御笔行书联句》

(四)杨妹子的丈夫——宋宁宗

宋宁宗赵扩(1168-1224,在位1194-1224),南宋的第四位皇帝,光宗子。绍熙五年(1194),太上皇孝宗薨,光宗以病为由不能主持丧礼,只得禅位于太子宁宗。名义上是内禅,实际却是朝臣、外戚联手,并获得高宗吴皇后(此时为太皇太后)支持发起的宫廷政变。

宋宁宗传世书法作品也极少,尚不及他的皇后杨妹子。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南宋院画:马远《山径春行册》、马麟《暮雪寒禽图》和《芳春雨霁图》其上有宁宗题字。独立的书法作品见于香港北山堂藏《书坤宁生辰诗》,私人收藏宋宁宗、马远《诗画册》。几件书迹风格较为统一,用笔提顿起伏大,横划向右上倾斜,转折带圆,捺笔略带燕尾,风格明显是承袭自高宗。

图9 杨妹子《楷书清凉境界七绝》

宁宗书法背后还有一位影子写手,即皇后杨妹子(1162-1232年)。杨妹子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性,她不仅是中国皇后中最有政治权利者之一,同时能诗、工书、擅画,书法可为宁宗代笔,达到概莫能辨的程度。杨妹子《楷书清凉境界七绝》(图9)(香港嘉德2013秋第508号拍品)在很长时间里都被认为是宁宗手笔。而马远《华灯侍宴图》上的宁宗字迹也一般被认为是出自杨皇后的代笔。

本卷第四幅宋宁宗《御笔行书联句》(图8):“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出自北宋诗人陈师道《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幅上左有“御书之宝”,右有“乙卯”二字葫芦印。另有耿昭忠、耿嘉祚父子,及近世伍元蕙、潘延龄、罗天池等人累累藏印。翁方纲题跋中称:“‘乙卯’二字葫芦印,考南宋惟高、孝、宁、理四帝有‘乙卯’”。而根据“御书之宝”、“乙卯”两方印章印泥色泽之区别加以考证,认定“此幅为宋宁宗之笔无疑也”。

图10 宋理宗 《暮春诗团扇》

(五)南宋皇室书风的革新者——宋理宗赵昀

徐邦达先生于《古书画伪讹考辨》“南宋帝后题书画与院画”一章中,收入本卷一、三、四幅,即翁方纲定为高宗、光宗、宁宗之三件书法。对第一幅高宗书迹的认定无异议。而第三幅光宗、第四幅宁宗,徐先生则将其归至理宗名下。这一论断敏锐地将隐藏于本卷之后的另一位主角——宋理宗赵昀推向前台。

综前所述,南宋皇室在高宗之后,孝宗、光宗、宁宗、宁宗杨皇后,几乎每代皇帝、后妃习书都受高宗影响而以二王为师,或者直接仿效高宗,从而形成南宋皇室书法的“家庭法度”。并且帝后作书向不署款,仅钤盖“御书”或干支纪年印章,遂使历来鉴赏家鉴定南宋皇室书迹时产生极大困扰。同一件书迹,此时定为一位皇帝所书,彼时又归于另一皇帝名下。但是南宋诸帝后中,有一人书法辨识度极高,此人正是宋理宗赵昀。

宋理宗(1204-1264年,在位1225-1264年),非出自宁宗。太子赵竑不喜宰相史弥远(1164年—1233年)专权,曾书字于几:“弥远当决配八千里”。此事为史弥远所知,潜谋废立,选太祖十世孙赵昀养于府中。1224年宁宗皇帝薨,史弥远矫诏废原太子赵竑为济王,改立赵昀为帝,是为宋理宗。史弥远曾是宁宗皇后杨妹子最亲密的政治盟友,值宁宗病重之际,杨后方知遭遇如此背叛。据载,宁宗驾崩当晚,杨妹子的两个外甥杨谷、杨石曾于史弥远和杨后之间往返七遍传话,可知当时局势之惊心动魄。最终也正是杨皇后顾全大局的隐忍,使这场惊天的篡位阴谋和平化解。

宋理宗即位虽名不正言不顺,但在执政初期笼络儒士勤于政务,也获得史学家的正面肯定。他尊杨妹子为太后,垂帘听政,日奉慈极,极力营造母慈子孝之氛围。《宋史》曾指理宗:“购高宗书俾习焉”,似乎是想仿效高宗的“皇室标准”书迹。但从传世作品来看,理宗的书法风格受太后杨妹子影响远甚于高宗。

杨妹子擅书,其书风有两种不同面目。其一即前所提及与宁宗相类可代笔的南宋皇家书风,另一面则全然是其个人面目。而这种个人风格的建立是通过对“二王”以外的书法典范,最明显的是参学唐代书法家颜真卿(709-785)的标准字迹实现的。杨妹子在马麟《层叠冰绡图》及传为马远的三件《禅宗祖师像》上的书题,结字舒展,笔划较粗,竖划呈锥形,方圆并用,这些特征都显示出她对颜氏风格的模仿。也正是由于理宗经杨太后影响习颜体书风,使得其书法成为南宋诸帝中辨识度最高的一位。

从理宗二十七岁(1230年)时于宫廷画师马麟巨制《圣贤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上的题赞来看,一丝不苟的楷书字迹明显出自颜真卿,只是字体间架结构及运笔转折稍显稚嫩,虽不排除画幅尺寸过大带来的书写不便,但还是暴露出理宗非出自皇室正脉,在入宫即位之前,未接受皇家正规的书法训练。但也正因为如此,理宗登基之后仿杨太后学“颜体”书风,故而形成了与南宋之前诸帝迥然不同的书法风格。

图11 叶恭绰 四朝宸翰集锦卷题跋

本卷卷尾有叶恭绰1936年题跋(图11),称第三幅原题为宋光宗《御笔行楷书联句》为卷中最为精彩者,但“非光宗笔也”。为证此说,他于跋中又例举两件南宋御笔:一为《楷书浅沙五言联句》“浅沙平有路,流水漫无声”(2013年香港嘉德秋拍第509号拍品),另一何冠五田溪书屋旧藏《行楷书潮声五言联句纨扇》“潮声当昼起,山翠近南深”(现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叶氏认为此三件书迹无论笔法韵味以至尺幅,均一致,当是一人手笔。只是叶恭绰误将此三幅作者认作是宋宁宗,事实上,他所举两例,已是学界公认的理宗法书名迹。

观本卷第三幅《御笔行楷书联句》“蓼岸飞寒蝶,汀沙戏水禽”(下图中),蓼”、“寒”、“蝶”、“水”、“禽”几字捺笔中略带凹口的燕尾,起笔较重而呈锥形的竖划,都明显呈现出颜真卿的影响。若与叶恭绰跋中提及的两件理宗扇页相资对照(见下图),本幅中“禽”的方笔转折,与美国大都会《潮声》扇(下图右一)中“南”的右部笔划,本幅中“蝶”的“木”字结构,与《潮声》扇中“深”的同一结构,用笔方法是完全相同的。如将本幅与香港嘉德2013秋释出的宋理宗《浅沙》扇(下图左一)对比,两幅中共同出现的“沙”、“水”二字,再明显不过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因而,叶恭绰虽然将三件扇页的书写作者张冠李戴,但其对笔法风格的敏锐判断恰好证明了徐邦达先生观点,同时亦再次说明界定南宋帝室具体书写者的极高难度。

本卷第四幅《御笔行书联句》“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翁方纲将其定为宁宗书法也颇费周章。其上“乙卯”纪年章将作者范围定在高、孝、宁、理四帝。观此幅,结字瘦硬挺劲,好取方笔姿态,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宁宗传世书迹《书题马远山径春行图》、《书题马麟暮雪寒禽图》、《书题马麟芳春雨霁图》中,注重提顿起伏墨色变化,转折全用圆笔的用笔习惯有明显差异。与理宗《书题马麟静听松风图》上“静听松风”四字对照,两幅中“松”、“风”二字的连带习惯与运笔方式均一致,故而徐邦达先生将其归于理宗名下是更为合理的。

综观本卷南宋御笔,承晋唐遗规,不脱家庭法度,虽经前辈巨眼考订,光宗、宁宗两幅应改订为理宗所书,“四朝宸翰”变为“三朝”,但于本卷之价值毫无减损。综前文所述,南宋诸帝御笔传世数量已极为有限,如剔除诏书、政令及院画上的书题,独立的书写作品更是少之又少,且多已入藏海内外知名博物馆等公立机构,可进入市场流通者,寥若星辰,实不为过。此卷集四幅南宋宸翰于一卷,勾勒出南宋一个半世纪,五代帝后书风建立、因袭、变革之历程,寓帝室书风之流变于历史的刀光剑影、惊心动魄之中,足称稀世之珍。

END

(0)

相关推荐

  • 嘉品汇丨宋元明清翰墨留韵(上)

    书法,以毛笔为工具书写汉字,以灵动.丰富.抽象的线条记录书家的身体动作,传递书家的思想情感,一笔一画即能触动观者的心灵深处.在近三十年的拍卖历程中,中国嘉德有幸与历代先贤名家法书墨迹相遇,在此特甄选往 ...

  • 细数南宋皇帝的那些趣事(四)

    传说宁宗的母亲李皇后梦见一个大太阳坠落到庭院里,用手承接它,从而怀孕有娠.直到宁宗出生当天夜晚,祥光绕室. 宋宁宗赵扩,是宋朝第十三位皇帝,南宋第四位皇帝,宋光宗赵惇与慈懿皇后李凤娘的次子.1168年 ...

  • 南宋皇帝的头颅被做成酒杯,被把玩近百年,朱元璋的做法令人敬佩

    中国的历史漫长且精彩,无论身处在哪个时代,你总能体会到不一样的生活.我们有千年盛世的秦朝,有外抗匈奴的大汉,有盛唐繁华,有水墨丹青的元朝,有八方朝拜的明清.在中国从来没有平庸的年代,要么强大到成为东方 ...

  • 中原丢失“燕云十六州”四百年,为什么只有这位皇帝才能收复?

    划断燕云十六州,可怜中国小金瓯. 幽州岂是水穷处,宋使直疑天尽头. 今日郊坰无战马,凉宵镫火有渔舟. 居民犹忆宸襟畅,画鹢回环绕翠斿. --潘祖荫<赵北口> "燕云"一 ...

  • 南宋皇帝列表

    南宋(1127-1279年)是北宋灭亡后宋室皇族在江南建立的政权.靖康之变后宋高宗赵构在北宋应天府南京(今河南商丘)继承皇位,后南迁临安,史称南宋.南宋由于军事实力始终不敌金国,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 ...

  • 「风物志」张掖大佛寺,南宋皇帝曾在此出家修行20多年

    张掖大佛寺,南宋皇帝曾在此出家修行20多年 大佛寺卧佛 甘肃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段,古称甘州.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丝绸之路商贾重镇和咽喉要道,"张国臂掖,以通西域",素有" ...

  • 精读系列第四十篇:金与南宋的对峙之“身前焉知身后名”

    上周我们分享到公元1141年,宋高宗赵构和金朝"绍兴议和",让宋金两朝进入了相对和平的八十年.但同宋辽的百年和平相比,金宋的和平就显得令人唏嘘.以宋金两次大的战争和合议为重点就能看 ...

  • 【转】细数南宋皇帝的那些趣事(五)

    据传赵昀出生前一天晚上,荣王梦见一个穿戴紫衣金帽之人来拜访.等醒来时,夜漏十刻没到,室中五彩灿烂,赤光照天,如日正中.赵昀出生三天后,家人听到屋外面有车马声,急忙赶出来看,什么也没看见.他小时候曾经白 ...

  • 传奇皇太后靖康之耻被掳金国,儿子却当了南宋皇帝

    宋朝(960年-1279年)立国300年,国内科技文化空前繁荣,外部却强敌环伺.北方不断遇到辽.金.蒙古这样的强劲对手,看似弱小的西夏也挡住了联系西域的道路. 百年繁荣,后期宋徽宗却成了唐玄宗.清乾隆 ...

  • 南宋皇帝头颅被制成酒器,敌人把玩近百年,朱元璋找到后将其厚葬

    皇帝是古代地位最高的人,也是身份最为尊贵的人.无论是古装剧中所呈现的形象,还是史书中记载的形象,皇帝无疑都是九五至尊,天子威严容不得任何人践踏. 其实并非所有的皇帝都是人们眼中的风光无限的形象,对于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