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发掘出石碑,揭开赵国长平之战失败原因:我们误解赵括2000年

长平瓦震武安初,赵卒俄成戏鼎鱼。四十万人俱下世,元戎何用读兵书。——《咏史诗.长平》

秦国和赵国“长平之战”之后,秦国士气大增,统一六国势头不可阻挡;赵国国力大损,江河日下。这一场战场不仅成就了秦国,还成就“战神”白起。赵国40万战士被坑杀,赵括还留下了“纸上谈兵”的骂名。在后人看来,赵国失败全怪赵括这个只会说不会做的庸才,真的吗?山西出土一石碑后,原来赵括被误解2000年了。

古今中外,无数场战争,阴谋阳谋。大家在为谋士的计谋喝彩时,不要忘了一件事。先进的制度最终会碾压就制度,最后取得胜利。还在坚持旧制度,不愿意改革创新的国家,在对上革新的国家时,无疑是螳臂当车。阴谋阳谋,无非是锦上添花;失误陷害,不过是压死骆驼最后的一根稻草。长平之战的失败,赵括不过就是那一根稻草。

秦国经过商鞅变革后,生产力大增,武力值大增,做到了全民皆兵。到了嬴政手里,秦国已经从二流国家摇身一变,成了诸侯各国惧怕的对象。赵国实力也不弱,经过赵武灵王改革成为了“战国七雄”之首。两个强国对拼,还是很有看头的。赵孝成王也是对赵国实力很自信,才敢从秦国手里抢肥肉,最后导致了“长平之战”。

殊不知,长平之战胜负早就注定好了。秦国经过商鞅改革后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赵国还是奴隶制国家。先进的生产力注定是要胜落后的生产力的。秦国改革后的优势在长平之战体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对百姓的调动能力,还是大后方粮食的保障,都是首屈一指的。短短时间内,调动20万百姓参战。天府成都不断给秦国补充粮食。

秦国和赵国开战之后,赵国就没有取得过明显优势,被秦国按着头打。赵王派出骁勇善战的廉颇,给的理由是“廉颇勇猛善战、爱惜将士,野战不如白起,但是守城完全可以胜任。”。赵国其实心里也明白,如果和秦国硬拼肯定是拼不过的。不过凭赵国现在的实力,守住城门应该是可以的。

实际上,赵国的实力可能连守城都守不住。廉颇一开始选择主动攻击,结果将士被杀,两个据点被占掉。廉颇没有办法,只能选择后退。赵军修建了围墙,躲在里面不出来。秦军强攻,竟然把西边的营垒占领了。秦国的战斗力实在太可怕了,廉颇只能一退再退。廉颇也是聪明的,利用天险空仓岭。双方整整对峙了3年时间,这时候考验的就是两国综合实力了。谁支撑不下去了就输了。

秦国李冰父子在蜀地耕耘了3代,现在就是检验成果的时候了。成都粮食源源不断得运到前线,秦国战士不愁吃不愁喝。倒是没有经过改革的赵国,生产力当然不如秦国。赵孝成王着急了,现在就只有一个念头,赶紧结束战争。要不议和,要不打赢,总之不能像廉颇一样只受不攻了。

其实赵国还有一个优势,在这场战争中没有利用。秦国强大后,各诸侯国只能报团取暖。如果赵国把其他国家扯进来,秦国未必是对手。议和的时候,有人说先去诸侯各国走动一下,给秦国下马威。有人认为不要再生事端,免得秦国又不高心了。最后赵孝成王选择直接议和,秦国假装和赵国关系亲热,这也断绝了赵国联合其他国家的后路。秦国表面议和,实际上背后做打战的准备。

再次交战,赵国派出了“纸上谈兵”的赵括,秦国偷偷派出“战神”白起。白起假装打不赢,赵括竟然一点也不怀疑,带着大部队追,最后全军被围。山西出土的石碑详细的记载了赵括被杀的过程。赵括的确愚笨不堪,从石碑上的内容看得出,他是经验不足的,随便就被骗了。但是要知道长平之战的失败是注定的。就算换成廉颇继续守城,也不过是延缓失败的时间。赵国支持不下去了,不然赵孝成王不会急吼吼的换人。等到山西这块石碑出土了,大家才知道原来误会赵括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