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好父亲
说实话,我对中国的父亲有些偏见。
教育专家说,现如今,中国家庭教育的普遍问题是:家庭中大多有一个焦虑的母亲和缺失的父亲。后来连央视都看不下去了,制作了一个公益宣传片,天天在电视上播放:一个可爱的孤独的小女孩,每天盼望着在外应酬的爸爸回家陪自己一会儿。让爸爸回家吃晚饭,似乎成了中国人的一个目标,这真应该让那些自以为“高大上”的父亲们好好想想。
本来我以为,这种现象是有历史原因的。在中国传统的社会中,多的是严父,少的是慈父。中国的父亲很多像贾宝玉他爹贾政那样,从来不笑,不会表扬孩子,教育以批评和打骂为主。这是两千多年封建家长制的流毒。
虽然后来,出现了写《傅雷家书》的傅雷,出现了“俯身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出现了把所有子女全部培养成精英的梁启超,但是他们都是接受了先进的西方理念的文化人。那么,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中国有慈父吗?
于是查了一下资料。
没想到,一查,居然得到了一个颠覆性的结论:慈父,隐于中国的历史与文学中,从来没有缺少过。父爱,是一种天性,与生俱来,不是什么封建制度可以阻挡的。那些自以为是的“忙于事业”的中国父亲,以后少拿传统来说事儿吧。
那么,假如可以时空穿越,我们来搞一次中国古代好父亲的评选,你会把选票投给谁呢?
好多父亲纷纷写来了征文:
《诗经》中,一位没有留下姓名的作者写: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
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
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他想起他作为征人远行的时候,老父亲深情地叮嘱他要早点回来,不要滞留在他乡。
唐代的曹邺写了《北郭闲思》:
山前山后是青草,
尽日出门还掩门。
每思骨肉在天畔,
来看野翁怜子孙。
那是一个思念孩子的父亲,自家的孩子远在天边,只好每天到外面看别人怎么样爱护孩子聊以安慰。
有一天,唐代的杜甫看到儿子学习的样子,写了《又示宗武》:
觅句知新律,
摊书解满床。
试吟青玉案,
莫羡紫罗囊。
告诉儿子读书的注意事项。
在一个冬天的夜里,宋代的陆游写了《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跟儿子唠叨怎么做学问。
大文豪李白也坐不住了,写了《寄东鲁二稚子》的长诗,落笔便是最打动人的父子情:
娇女字平阳,
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
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
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
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
肝肠日忧煎。
还有清代的郑板桥,他的女儿要出嫁了,他写了《为二女适袁氏者作》:
官罢囊空两袖寒,
聊凭卖画佐朝餐。
最惭吴隐奁钱薄,
赠尔春风几笔兰。
郑板桥因为两袖清风,手里也没有多少钱给孩子置办嫁妆,只好送她一幅画,一首诗,希望女儿的生活像那春风里的兰花……
你觉得最感动中国的好父亲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