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的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 流浪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
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
为了宽阔的草原
流浪远方 流浪
还有还有 为了梦中的橄榄树
曾经作为一部电影的主题曲,那电影的名字似乎已被许多人忘记了,可这首歌却被人们永远地嵌在心中了。尤其是近些年来,在“黑鸭子组合”那美妙的和声里,在“黑鸭子组合”那动情的诠释里,在“黑鸭子组合”那独特的音质里,营造出了一股淡淡的乡愁和浓浓的情爱,像柔风吹动着空气一样,在充满了梦想的人们心里弥漫、弥漫……
啊!《橄榄树》!梦中的橄榄树!
不知怎么了,每当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心里总是升腾起一股热流,总是暖暖的,迅速充满全身。许是因为听懂了,听懂了三毛,听懂了三毛的内心。那美妙绝伦的《橄榄树》啊,每天早上听着它起床,每天晚上听着它入睡,可还是听不够,听不够。只要听着它,觉得立刻就能体会到什么叫纯净,什么叫圣洁,什么叫此时此刻的唯一。它传达给人的具象似乎是清晰的,可似乎又是模糊的。也许正是因为它的这种亦真亦幻的特质,才叫人有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和情怀。因为,人人心中都有一棵属于自己的橄榄树啊。因为,那梦中的橄榄树,就藏在这跃动的音符里,就藏在这被赋予了无限生命的文字里啊。因为,它触碰到了人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触碰到了人们心底最隐秘的地方啊。
歌中的“橄榄树”象征什么?我曾经无数次这样不断地追问。因为,橄榄树并不怎么产于三毛的家乡台湾,而是盛产于西班牙。直到品读了三毛的部分文字,才找到了不言而喻的答案。那盛产橄榄树的西班牙南部,正是三毛生命所系的某一个人的故乡呢。在三毛的诸多作品里,《橄榄树》、《撒哈拉沙漠》、《哭泣的骆驼》等应是拥趸者众,而在其中我们不难发现,藏在这些故事的背后总是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荷西。所以,对于这首最能代表自己的歌曲,三毛曾不止一次的说,她喜欢的并非是流浪本身,而是在流浪中找到那棵可以依靠的橄榄树。
我总是执拗地认为,三毛的不同之处和非同凡响,就是能给予喜爱她的人们以来自精神深处的鼓舞和震撼。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三毛跟着荷西来到了西班牙的拉芭玛岛。当那一望无际的沙漠犹如波涛汹涌般铺陈在三毛的面前,当那眼前的沙漠被桃红色的夕阳染成凄迷的橘黄,三毛已经别无选择,只有乖乖的被其俘虏,全身心地投进了它的怀抱。当然,迎接她的,除了这美丽的、哀婉的、奇特的、有趣的广阔大漠外,更有她深爱着的荷西。在她的世界里,夜晚的星空纯净如洗,艳阳普照的天空白云飘飘,一切似乎触手可及。啊!这就是三毛梦中的撒哈拉,她挚爱的撒哈拉大沙漠!
在这无垠的大漠里,三毛用心灵抒写着异域的独特风情和自己那浪漫热烈的爱情。在三毛的笔触里,不仅仅有着那令人着迷的神奇与靓丽,也还有那呜咽的悲风和哭泣的骆驼。沙漠的一切一切,结婚、旅行、洗澡,都被三毛的生花妙笔演绎成了有趣的故事。三毛那沛然的生命感,在这无垠的大漠里发挥到了极致,使她把很多凄怆的际遇,写得既那么浪漫,又那么叛逆。写得既那么浓情,又那么具有异国情调。写得既那么生气勃发,又那么洒脱浑厚。
荷西的突然死亡,对三毛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这个打击深入三毛的魂魄。“当他的尸体被打捞出来的时候,正是中秋节,我去看他的时候,我已经是半疯了,人家跟我说是他,我说不是他我不相信,我一定要看见了他我才相信。我一个人走进去了,我看到那个棺材里躺着的人就是我的丈夫。看他穿着他心爱的潜水衣我就上去把我的手握住他的手,就像我们平常生活的习惯一样,那讲的时候他已经过世两天了,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讲完之后他的双眼和他的鼻子都流出鲜血来。当时我就是一面擦眼泪,一面擦他的血,我是他唯一的女人他也是我唯一的那个男人。” 三毛将荷西安葬在拉芭玛岛上他们常去散步的墓园里。“埋下去的,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们。”在埋葬了荷西之后,三毛在泪水滂沱中写下了这样一句令人撕心裂肺的话。
“橄榄树不是代表和平,那是一个人一生的追寻,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梦。”细心的读者发现,在与荷西一道生活的时光里,三毛的文章充盈着欢乐的气息,即便是面对着风沙不时地肆虐,她的生活里照样也看不到一丝一毫的抱怨和悲观消极。但自荷西去世后,三毛的文章一下子就黯淡起来,文字不再有笑容,只有无尽的悲伤。因为, 她失去了依托,失去了那棵可以依靠的“橄榄树”。 她已从一个洒脱的流浪者变成了一个哀伤的过客。
你叫雅鲁河
你的名字真好听
记住一条河比记住一个人悠远
河水很干净
记住这一年六月
一个人把手伸进水里
她想起河的上游
那里有过一个女孩子的身影
她望着河水想未来
想自己为什么不忧伤
世界上有许多河流
每一条河流
都流淌着女人的目光
有一天
这世上没有了我
爱我的人
你就去看河水
我曾经有过的温柔
就会重新
覆盖你
我国著名女诗人李琦的这首诗,也恰如这雅鲁河流动着的河水,多像是一曲专为三毛奏鸣的动人心弦的音乐啊。记得三毛自己这样评价自己:她的一生是绚烂的。梦想的追逐与绽放,都是她生命里最华美的乐章。“我做任何事都是用生命去做。”“有时向生活中另找乐趣,亦是不可缺少的努力和目标”。是啊,三毛以其特立独行的作品和人格气质,以她和荷西美丽凄婉的爱情故事,赢得了整整几代人的无比喜爱,影响了整整几代人的精神生活啊。
为什么三毛深爱着荷西?为什么三毛是荷西的唯一?以至于可以为彼此付出生命都在所不惜?都在所不惜?
因为,三毛的灵魂与荷西的灵魂,产生了感应,共鸣在了一起。
月亮出来亮汪汪
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
哥象月亮天上走
哥啊哥啊
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
——《小河淌水》
歌者说,当一根小提琴的琴弦被拨动时,会引起同一个房间所有弦乐器的共振,即使这个震动微弱到耳朵根本听不见,但是,敏感的人却能感受到它。既然如此,那么,当灵魂那根弦被强烈地拨动时,人的身体和爱也会产生共振也就是自然和顺理成章的了。所以,人们真正称得上爱和爱上的,其实是一个能够拨动彼此灵魂那根弦的人。这种感觉应该是太玄妙了,很难去做精准的解释,以至于莎士比亚这样说:“爱是永固的标志,她俯瞰风雨,永不动摇。”
三毛和荷西的情爱故事,如果寻根溯源的话,唯一的答案应该从这里去探觅。
罗素说过,只有使心灵超越物质浮华的日常束缚,生命才充溢着盎然的趣味,平庸世界的大墙才会轰然倒地。是的,是这样的。三毛做到了,荷西做到了,那人们呢?那追求浮华的众多的人们呢?
啊,那梦中的橄榄树啊,那苦苦追寻的梦中的橄榄树啊。它承载着从小到大一直的梦想,我的情爱,我的初恋,我的对故乡土地的深情眷顾,我的对亲人和朋友的热爱有加,我的源自青春年少时的作家梦,我的对我的家我的天堂以及对远方的无限向往……
蓝蓝的天空
清清的湖水
绿绿的草原
这是我的家
——《天堂》
此时此刻,我已将我的身心全部融化在了那美妙的音乐里……
作者简介:牛钟顺,躬耕于高等学府,履任党办主任、副校长、党委副书记职,研究员,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社会科学专家库成员,潍坊市政协委员,发表散文百余篇,诗歌数十首,文字见诸于《人民日报》等各大报刊媒体,著有文学评论集《半亩方塘》及《当代新闻事业》等,出版作品逾百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