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川是故乡
每回一趟宜川都有不同的感受,从壶口大酒店到金瀑小区,从红烧黄河鲤鱼到银壶稠酒,还有大名鼎鼎的大禹宾馆,你听听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底蕴深厚的黄河文化元素和神奇的历史沉淀比比皆是,持久地濡染着这里的一切。
文出两川这个说法由来已久,宜川是诞生文人的地方,这种氛围也是其他地方难以比媲的。宜川古称丹州,有个丹州诗社很有名气,社长是一位村医,名字叫刘艳丽,诗写的呱呱的,热心组织了许多活动,聚集了一大批写诗的人,或朗诵或采风,抒发汩汩诗情画意。有很多人一边给苹果套袋打药除草,一边写诗作文,让平凡的生活冒出热气,这种坚持不得不令人赞叹。
在宜川饮酒,饮的是一种文化,酒桌上必有朗诵诗文的人一边端着酒杯,一边用抑扬顿挫的宜川普通话诠释绝佳意境。像我这种逢酒必唱的人是胆怯的,不敢胡扬打,纵有多少才华在这里也算不了什么,瞬间会被黄河的浪花淹没。回到宜川的当晚,文友杨国军约我坐坐,说大家想见见你,我说第二天下午必须走,他很执拗,说那就早上十点开始,现在就约人。次日早上,我早早动身,从南关往北关走,再折向党湾街。没有打出租,就是想从街道上走走,边走边看,觉得舒畅。我按时到了地点,大家都到齐了,店里还有人吃早餐,我们就拧开了酒瓶盖子,上了十几道菜,这估计会是我今年吃到的最硬茬的早餐。
本来我是不喝酒的,但大家的真诚不允许我有任何抵抗,也不允许我耍奸溜滑。我喝高了压不稳,又爱唱又爱高谈阔论,常把自己当歌星。但站在故乡的土地上唱歌感觉是不一样的,像捧着一颗赤子之心,向母土倾诉。我背井离乡多年,不仅欠这里一首歌,一首诗,还欠一种子孙辈的坚守和传统孝道。
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我顺着年味穿过熙熙攘攘的轻工市场,迎面而来的人都是亲人,萦绕耳畔的都是乡音,多么熟悉而亲切!我的脚步踏在故乡的土地,我像孩子扑向母亲的怀抱,我风尘满面,又一次被无私地接纳。
班车起身了,我又要离开了,我一步三回首,我哭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