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防老是最大的骗局
养儿防老是最大的骗局
前车可鉴,如何终老?曾看到过这样一段对话:妈妈:宝贝,原谅妈妈不能陪在你身边,妈妈要挣钱让你上最好的学校!孩子:妈妈,我知道,等我长大了,也要挣好多好多钱,送您去最好的养老院!虽然是童言无忌,但是看到时仍不免一阵心酸。
人生之苦,莫过于身心孤寂,无依无靠
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博主去养老院做义工。里面有位老人过九十大寿,因为子女都在国外,只能够通过视频连线。老人穿了一件红色的新衣裳,坐在长椅上跟子女们视频,大概10分钟就结束了。可是老人在长椅上坐了3个小时,一直对着屏幕发呆。突然,她眼睛湿漉漉地,自言自语问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回来看看啊......”
想起张泉灵在节目中说的一句话:“许多老人甚至不敢独自在家洗澡,因为害怕滑倒在厕所里,几天后才被人发现。”
一对老夫妻在家里摔倒,几天后因为快递没人取,邻居发现异常报警,才被救。这对老夫妻养育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有着体面而有尊严的职业:老爷子是重点中学的老师,患有老年痴呆症;老太太是小学教师,身体不太好。平日里,老两口相互照顾。他们的长子,就住在马路对面的小区里。即便,他们生前桃李满天下,膝下有三个孩子。但面对衰老,过往的辉煌和尊严,都变得不值一提。原来,这世上最远的距离,是仅隔一条马路父母也难见到子女;这世上还有一种悲剧,是马路这边的父母摔倒起不来,马路那边的子女还被蒙在鼓里。
养儿防老,膝下承欢,儿孙满堂……这样的天伦之乐,正成为现代社会的奢侈品。
那些生活在国外的“盲人”“聋子”“哑巴”老人
还记得那个被榨干钱财,被女儿遗弃在美国机场的中国老人吗?81岁的张薰跟随女儿、外孙女定居亚特兰大多年,她是一位丧偶退休的教师。在2018年11月她迎来了她人生中最艰难的“独立日”——她要回那个“什么也没留下”的中国北京。她提前3天来到了美国亚特兰大机场,苦等飞往北京的航班,饥寒交迫、不懂英语、身患糖尿病、无家人在旁。
一时间,亚特兰大的华人线上组织,形成“寻找家人”的热潮。张薰认为,她和亚特兰大的亲人是“和平分手”。她回到北京,记者问她:“女儿不管您了?”她立刻澄清:“我是自己提前3天出来的,不是被赶回来的。”“反正在美国我也住不惯,我有退休金,在国内生活毫无问题。”她说:“死也要死在中国。”后来经过了解发现,这位移居美国多年的中国老教师,竟不会英语。
这些年,她究竟如何在美国社会生存的呢?可想而知!其实这不是个案。因为看不懂英文,这些中国老人是“盲人”,因为听不懂英语,这些老人是“聋子”,因为不会说英语,这些老人是“哑巴”。
在悉尼的华人社区,这些中国老人是一个沉默的群体。小朵的母亲,在教会的华人社团做义工。这里已经成为,不少随子女来海外养老的中国老人,唯一的“避风港”。傅奶奶永远记得,不懂一句中文的女婿在白纸上画图示意,“今天晚上我下班回来之前,请你搬离这个房子”。老伴去世后,女儿邀她来悉尼照顾第三代。仅4个月,就爆发了多次难以愈合的家庭纷争。纷争,从食物开始。傅奶奶买了腊肉、咸鸭蛋,想要“换个口味”。女儿质问:“为什么要买这种垃圾给孩子吃?你为什么不能像local(当地人)那样吃洁净的东西?”
在这个家庭,许多从中国进口的食物,仿佛都不合时宜。在傅奶奶的记忆里,那几个月,唯一让全家都满意的事,就是把家门前的野苹果摘下做成苹果派。遭到女婿威胁后,她匆匆收拾行李向华人社工求助。不会说英语的她,在华人帮助下办完所有手续,迅速回国。归国之后,深居简出。
有时候,我们忽略了老年人的尊严
无论是张薰、还是傅奶奶,她们都无法忍受这种没有尊严的养老,才会逃离回国。国内类似的情况也并不少见。
记得,作家戈舟在《我在这世上太孤独——空巢老人调查》一文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有对老夫妇是省城电子研究所的研究员,家境优渥良好,两个儿子优秀:一个毕业于北大,一个毕业于人大。两个儿子定居北京后,努力打拼,成家生子,都买了150平米的房子。功德圆满的老夫妇,身体好时也曾结伴出行,周游世界。
但当疾病突然来访,老头儿住进医院治疗,老太太累倒后被邻居发现才捡回一条命。此后,衰老和病患终日相伴,脸面和尊严荡然不存。儿子们除了请假回来照顾几天,很快就迫于工作和生计压力,杀回北京。病床上的老两口,只能相互打气,彼此搀扶。出院后,儿子们谁也不主动提出“到我家来住”。内心骄傲的老夫妇,也不愿过度打扰孩子们的正常生活和私人空间。
他们花钱雇佣保姆,接二连三雇佣了好几个,发现职业精神匮乏的服务行业,很多保姆根本配不上那动辄大几千的工资。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最终让他们选择了养老院,并最后一次立下夫妻之约:如果一个人先走,另一个人一定想尽办法紧随其后。这是相濡以沫的老夫妻,能给彼此留下的最后一点尊严。
当血脉关系淡薄,雇佣状况堪忧,人际交往狭窄,被拽进生活边缘和衰老深渊的老人,却只能用这种悲怆而苍凉的方式,挽留住最后的体面。
孝顺父母,是人这一生最不能等的事!“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这不是一种诗意的口号,而是一种落地的行动。它并非“孝顺”两字能轻易囊括,更需能力、认知和诚意的共同抵达。
父母虽生数个孩子,但你依然是他们的唯一。越来越多的悲剧证明,并非孩子越多父母越有保障。有一种悲剧恰恰源自“我不去看爸妈,不还有你们吗”的侥幸心理。当父母老去,不管兄弟姊妹几个人,都该有“我要负责”的意识。有时候,你一个及时的电话或探访,就能避免老人的一场意外。
父母不会拿“孝顺”怪你,但你不能心安理得地放任自己。“不是孩子不孝顺,主要是太忙了,我也不想给他们添麻烦。”这是天下父母的口头禅。父母年迈的人,多是人到中年累成狗,面临事业上、身体上、精神上和人际关系上的种种无力感。再苦再累,不能弄丢了父母,那是你人生的来路。
父母养你十八年,只盼能换回你十八个月。不管是富有还是贫贱,父母养我们长大成人,即便无法给我们提供捷径和资源,也尽最大努力给了我们他们所能给的最好的。从他们生病到老去,往往是一瞬间。在他们最需要时,请给予足够的耐心和陪伴。转眼之间,他们可能就不会再给你尽孝的机会。
你记事簿第一条的位置,应该留给父母。多少人的手机记事簿里,写着工作的要事、孩子的愿望、家庭的开支、领导的指示,但鲜有人记着父母的需求。
从今天起,在你手机记事簿里,写下每一天或两天给父母打电话的提醒,写下每一个月或两个月回去看父母的行程,写下父母最需要的物品和药品……你的举手之劳,就是他们的晚年依靠。
人生实苦。你苦苦跋涉,抵达远方,终将懂得,普天之下,唯有父母情长。岁月易逝。你人到中年,疲惫不堪,不该忘了,孤独之畔,惟愿亲人造访。共勉。
关于“要不要送父母去养老院”的话题在网络上历来争执不断。反对的人认为:送父母去养老院有违传统,父母有被子女遗弃的感觉,而且,老人在养老院内心深处会有不安与孤独。
但主张送父母去养老院的人则认为,无论你愿不愿意,到养老院都是这一代人的归宿,你不可能指望八零后九零后按照中国人传统的方式居家给你养老送终,而且,如果老人需要照顾,子女正值事业忙碌之中,不可能做到两头兼顾。
养儿防老,是国人根深蒂固在骨子里的一种信仰。
多少中国父母,穷其一生奋力托举,辛辛苦苦拉扯大了几个孩子,为的就是老来有所依,老来有所有养,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养儿防老这件事情,近些年来却貌似越来越不靠谱了。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只要有儿子,自己的老年生活就有保障了,根本不可能进养老院,进养老院的都是孤寡老人、无儿无女的、没有依靠的。
农村的,还算好一点,年纪大了,还可以去邻居家串串门,不至于孤单,可是城里的老年人,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工作,留下他们孤独地在家,百无聊赖,打发着日子。就算是下楼,也很难遇到几个同龄人。就算子女们有空来了,也是短暂的相聚,很难赶走他们心中的孤独。
未来在哪里养老,这对现今的五零后和六零后而言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先不论这些正处于五、六十岁的人来说他们自身的健康状况如何,但他们的父母基本属于80岁左右或80岁以上,身体基本上都或多或少的有问题,属于需要照顾的。
其实,这一代人每个人都十分清楚,将来的必然归宿就是养老院。你能指望下一代人照顾你吗?很显然这是不现实的。
至于子女对父母的陪伴和养老,很多时候真的只是一种空谈,或者说,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养老是一个分层次养老的过程,这个在日本已经有了实践。怎么分层?
第一层,大多数人是居家养老,就是在自己家里待着。老人能做饭,可以自理,但已在一些事情上出现了困难,比如买东西,运东西,还有洗澡,等等。这时怎么办?就会有社区养老机构提供辅助的服务,保证老年人在家里的正常生活。
第二层,接下来可能你还有一些问题,又解决不了,比如说失能半失能的老人,特别内心孤独的老人,他需要有人和他一起来交流,那怎么办?可能养老院就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第三层,完全失能了,这个时候我们还有最后一个阶段就叫临终关怀,这个已经是医学上的服务了。
有的老年人比较前卫,也或者是听他们的朋友介绍,去了一些养老院参观,发现这里都是同龄人,可以有共同的话题,共同的爱好,这样的生活才是自己想要的,于是乎,当即决定参与其中。有的还怕子女不同意,自己作了决定,办好手续后,才通知子女。
自从进来了,融入了集体生活后,老人们一起唠嗑,一起打麻将,一起追剧,还一起学习网购,点外卖,生活随性自由,有的还加入了里面的诸如绘画、舞蹈、书法的兴趣班,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经过新闻媒体的报道,很多年轻人羡慕不已,纷纷表示,这才是自己理想中的老年生活。
诚然,由于经费、护理人员短缺等方面的原因,有一些养老院并不是理想中的状态,但是,绝大多数运营正常的养老院都是有能力让住入其中的老年人过上轻松、惬意、自由的、有尊严的老年生活的。
祝愿天下的老人都能得到善待,都能拥有一个有尊严、有品质的老年生活,都能过上自己想要的老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