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云桂:计算机的先驱者
公众号《计算机六十年》第138篇文章
慈云桂出身于安徽桐城耕读世家,桐城自古文风昌盛,人才辈出,“六尺巷”就在桐城。慈云桂的祖父曾求学私塾,慈氏家训、家风以及历史上慈氏家族涌现的众多典型人物的事迹,口口相授,代代相传,对他产生了潜在的深远影响。他自幼聪颖过人,学过一遍《滕王阁序》,就能诵背如流,一字不差。
1938年 6 月,日军攻陷安庆,他高中毕业随校迁湘,目睹日机轰炸,同胞惨遭杀害,是年 8 月考取西南联大航空系,因病借读于湖南大学机械系,后转电机系,成绩出类拔萃,英文、中文和数学尤佳。
慈云桂教授
慈云桂在西南联大无线电研究所师从孟昭英教授,潜心于微波理论与雷达技术研究。抗战时期,社会不分名流、平民踊跃捐款购机抗日,优秀青年弃学从戎,“学飞行驾机上天作战,习制造建厂进洞生产”,慈云桂为民族振兴,一腔热血,立志翱翔长空。
1946年 1 月被学校选派赴英国考察雷达技术,仍为护卫祖国空防。
慈云桂不光是教师,是学者,还是科学家,是伯乐,他有专业眼光,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善于发掘周边人才,发挥成员作用,组织他们一起创新,能够让一个团队紧密合作,能让一个单位形成一种精神和风气传承下去,这可不是有着教授或院士头衔的人都能够做到的。
同行评价慈云桂:“他对计算机发展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与战略远见,不失时机地持续提出新的目标,并付诸完成,成功地完成了几件大事。”
1961年底,中国电子学会派出代表团访问英国,慈云桂跟团出发,他清楚地看到半导体技术的重大意义和前途,每天晚上通宵达旦构思,要开发通用晶体管计算机,就地完成了晶体管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和基本逻辑电路的方案性设计。回到北京后向国防科委汇报,提出开发晶体管通用计算机。
慈云桂回到哈尔滨,宣布电子管计算机立即下马的时候,引起一场震惊。看到几卡车蓄电池瞬间没了用场,已经签订的电子管计算机的订货合同也要作废,一时大家议论纷纷。由于这个弯子转得太急,当时的院领导也不同意上马晶体管计算机。传说一位领导对慈云桂“一意孤行”不满意,对他拍桌子,他也不示弱,也把桌子拍得啪啪响:“既然承认电子管即将过时,为什么还要研制那么个淘汰品?”
别看慈教授个头不足 1.7 米,可他有一股倔脾气,只要认准的事,非干成不可。不管职位资格,你的意见与实际情况不符,他会当面顶你个人仰马翻。慈云桂尽力游说运筹,发展方向正确,国家需要,国防科委也支持,领导终于认同,上上下下很快统一了认识,一起向确定了的目标进军。那个时代,科研的进程相对缓慢,一个项目要讨论半年、一年、二三年才能够立项,然后组建队伍,订计划、安排设备,三五年完成是常事。可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出现,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智者才能带头去适应。
慈云桂常说:“事情只要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功可能,你就要去努力,努力以后,成功的可能就会向百分之百转化。”他带领研制组分析了前人失败的原因,不解决电路稳定问题,工作无法进展,慈教授把攻克触发器稳定性的问题交给了康鹏,为项目成功奠定了基础。慈云桂是一位有着强大凝聚力的科学家,他是团队的领导和组织者,还是技术指导者,从哈尔滨到长沙,从天津到北京,慈云桂一路创新,有思想、有创造、有成果,他带出了一支有创新能力并且齐心协力的队伍。他对计算机怀着极度热情,对科研方向有着超人胆识和预见性,要将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相结合形成产业。他总以国外进程为努力方向,考虑问题不受行政单位的约束,力所能及地全面调动力量。
慈云桂主持讨论亿次机方案,(左起)王振青、胡守仁、慈云桂、陈火旺
1963年 10 月,北京工业学院 221 教研室派彭一苇去哈军工进修晶体管电路,他在四系报到后,慈云桂教授介绍了正在研制的 441-B 计算机,强调尽快研制出国产晶体管计算机的重要性。他不受单位分属的局限,希望京工有人参与。他说:“进修人员通过科研实践提高工作能力非常重要。学我们这行的大学生,要成为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毕业后在实验室先拿几年烙铁是很有好处的。”彭一苇接受了慈先生的建议,他请示京工领导,得到同意后调整了进修方向,到 441-B 科研组学习和工作。哈军工在研发 441-B 机和推广应用中带动了许多单位和个人,彭一苇只是一个开头。
1966年 1 月,慈云桂率计算技术代表团再次赴英参观学习,访问了计算机公司和国家物理实验室,考察了几十台晶体管计算机,以及牛津、剑桥等大学,历时八个多月,他看到技术发展方向,也看到了差距,心里更踏实了。集成电路一出现,慈云桂又提出搞第三代计算机的设想,正当攻关再次跳跃时,“文革”浪涌到来,面对各种干扰,课题组仍以备战为名坚持进行,但科研进程虽未中断也大受影响。三年时间过去,“文革”狂风渐缓,慈云桂重获自由,第二天便拖着病弱的身体走进实验室,继续向着自己人生的目标前进。
1975年,慈云桂又一次带领团队跨越,向国务院和军委请战,发扬“哈军工精神”,研制了“银河系列”亿次机。
1978年6月慈云桂作为副团长率领中国计算机代表团访问美国
李培才写道:“在中国计算机的画卷中,慈云桂主持的计算机型号种类最多,色彩最夺目,时代气息最浓厚,他始终走在我国计算机发展的最前沿。”
李晓梅教授说,1981 年她从国防科委试验基地调入国防科大,对计算机的新结构一无所知,面对困难,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慈云桂一天晚上来到她家看望,告之已安排周兴铭教授为她答疑。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要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要迎着困难上,如果我们从来不去做,我们就永远不会看到成成功的希望和目标所在。”鼓舞带来力量,不到半年时间,李晓梅就完成了测试亿次巨型机的近万条向量汇编程序,获得国防科技成果特等奖、个人二等奖。
笔者 1987 年发表《纪念哈军工 441-B 计算机》,曾将登载文章的报纸寄到长沙给哈军工时期指导老师王振青,慈教授看后带口信表示感谢。
2012年 4 月 5 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隆重纪念慈云桂诞辰 95 周年,“中国巨型机之父”慈云桂教授铜像同时揭幕。
2017年在长沙、北京举行座谈会纪念慈云桂院士诞辰100周年
慈云桂,院士、教授,1917年4月5日生于安徽省桐城县杨树湾外坂庄。就读桐城中学和安庆高中,成绩名列榜首,1943年7月湖南大学电机系毕业,同年8月保送西南联大无线电研究所研究生。1946年 8 月,在清华大学物理系任教,1954 年 11 月在哈军工任雷达教研室主任,1966 年 4 月,任电子计算机系主任,1979 年 7 月,任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兼电子计算机系主任和计算机研究所所长,1980 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1990 年 7 月21 日逝于北京。
公众号《计算机六十年》 JSJ_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