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余食赘行
(一),经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xiàn)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zhuì)行,物或恶(wù)之,故有道者不处(chǔ)。
(二),关键词解析
企:踮起脚后跟。
跨:往两侧张开抬高双腿,幅度很大。“夸”为“跨”的本字,“夸”的甲骨文
为
(栏杆)与
(人)的组合,表示往两侧张开抬高双腿越过有一定高度的障碍物。金文将甲骨文的左右结构
调整为上下结构
,以突出越过的动作。
余:多余、过量。
食:吃。
赘:累赘、拖累。
行:行走。
余食赘行:吃多了以至于走路困难、难受。吃多了为前因,走路困难为后果,指急功近利而适得其反。急功近利则会违反事物的规律作为,引起事物反作用,故而适得其反。
物或恶之:事物会反作用,与第二十三章的“乐得之”意义相反。主语为物而非人,指人的行为违背事物的规律,事物会反作用,这是规律的作用使然。“恶”指讨厌、憎恨、反感、反作用。
(三),经文释义
踮起脚后跟(想立得更高),却站都站不稳;抬高双腿(想走得更快),却走都没法走。
自我显现则不能明白事理;自以为是则不能昭然若揭;自我居功则无功;自以为重要则不能统帅。
这些在道的层面来说,叫余食赘行——想吃饱了更好地赶路,结果吃太多压根没法走路,一走起来就很痛苦——事物会反作用,所以有道的人不会这么干。
(急功近利而适得其反,因凸显自我即主观的东西太多而违背事物规律作为,引起事物反作用)
(四),问题思辨
本章突出来的是一个“余”字,即多的意思,指过多的、过量的主观意识,这是主观与客观相较而言,所有超出客观的部分皆为过多,也即对道的认知不足。而人类孜孜不倦所追求的恰恰是“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格言),所谓“损不足以奉有余”,从而导致了对客观规律的违背,引发事物反作用。
如果说对类似“无”、 “有”、 “玄”、 “不”、 “冲”、 “渊”、 “谷”、“牝”、“道”、“德”等词的理解相对困难而需要用心考据,需要有一定的整体论为基础,需要有一定的思维能力来突破,而“余食赘行”则是一个非常生活化的词语,指吃多了而走路难受,“余食”表前因,“赘行”表后果,稍微有点生活常的人就能明白,不要其他任何能力,却也被堂堂学者们理解为吃剩的食物和身上的赘疣,不见因果而被并列了起来,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这种缺乏常识的状态,而且是群体普遍缺乏,其“目盲”、“耳聋”、“口爽”、“心发狂”、“行妨”的程度真真令人瞠目结舌——完全扭曲!还谈何整体逻辑的统一。据此,我们可以体会“心魔”的巨大力量。三·管管有言:看一个人研究《道德经》的水准,不用说其他,但看一个“余食赘行”即可。能解对者,起码说明其思维尚有一丝正常。
《道德经》的文字被曲解,里边的诸多成语被曲解,《道德经》被曲解,或曰望文生义,或曰暴殄天物,或曰唇寒齿亡,这便是人类行为的一个缩影——“余食赘行”——脑子里塞的太多太满以至各种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