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有些故事,最终将沙化在记忆之中。以前非常不理解老人总爱怀念过去,现在才知道,那是对以前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难以割舍的情怀。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南京这座城市中已经消失的老地标们,还有深藏在记忆里老味道......2016年4月,65岁高龄的南京市工人文化宫永远地离开了新街口。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曾是南京城最时髦的地方,很多人节假日都爱去文化宫玩耍放松。尽管要凭工会会员证才能进去,但是里面不少项目都是免费的。还记得那个像章鱼一样的飞车吗?那份紧张与刺激,在每次路过工人文化宫的的时候,都会忍不住在心中翻腾。2013年11月9日晚十点半,伴随着一道亮光及五声巨响,这座湖南路上的老地标被爆破。随之而去的还有那回不去的记忆。这个湖南路的老地标,当年风光开业时,规模仅次于新街口的新华书店,小时候最喜欢来这里看书买书,坐在台阶上手捧一本书,我们就能在这里度过整个暑假。2016年11月6日,陪伴了南京人整整108年的南京西站传来了搬迁的消息。曾经繁盛的下关老西站人来人往,无比喧嚣。记忆中,简陋的月台挤满了大包小包的旅人,他们行色匆匆,还有前来送别的家人和侣伴,充满了伤感的别离。如今的南京西站,连同着老下关早已成为了历史,那些欢声笑语,早已随着被拆除的小区和废旧的街道飘散在风中~你是否记得南京街头像这样的老式有轨电车?两节车厢,中间通过一个转盘相连接,上车后还有售票阿姨叫你买票。小时候特别喜欢站在中间的圆盘上,体验下转弯时候的快感。对于老南京人,又快又稳又安全的电车载着满满地童年回忆。小时候除了坐公交,还有红色的短尾小夏利牌出租车,出门能经常打车的在那个年代才是真土豪,能开得起出租的那才是有钱人。记得那时打车起步价只有6元钱,还没有燃油和附加费用。可是对于出租车司机来说,每天回家数着一沓一沓厚厚的十元大钞,那真是一件特别令人兴奋的事情。开这种车的老板特别能说会道,谈好价钱后,坐上去,带着你风驰电掣般地游走在各大小巷中穿行,就像坐在摩托车上一样拉风。鼎盛时期南京主城有超过1000个报刊亭,光中山北路上几乎走几步就能看见一个。转折点出现在网络和手机的兴起,信息爆炸,所有的东西都讲究时效性。谁还买报纸杂志啊,一个小小的手机就装下了全世界。如今南京的报刊亭已经减少到只有原先的十分之一(可能都没有),在地图上搜一搜,包括溧水、六合在内,有具体地址的大概只有30几个。
修车摊还是记忆中的样子,一个大铁皮箱装着师傅吃饭用的家伙们。一个塑料盆,黑黑机油似乎永远也洗不干净,装着一盆水。
用来做精细活的工作台,也早已被闲置用于堆放杂物。铁盒里摆满了已经生锈的零件,在悄悄地期盼着自己能有个“第二春”。弹棉花店,小小的门面房里漫天的棉花简直比夏天的梧桐絮还要夸张。秋天附近的居民就会把往年的旧被絮拿来翻新,弹几床松软厚实的被絮留着过冬。棉花先是被几根细细的线弹得蓬松,然后压厚实了,被子盖着软绵绵的。没几年的时间,棉花店就要关门了,弹棉花的手工艺人最终将被全自动机器取代。蒸儿糕,是老南京人记忆里的专属甜品。绵密的米粉,拌入豆沙或是芝麻,倒入木盒中压实,放在热乎乎的蒸炉上。出锅没多久的蒸儿糕还冒着热气,拿在手里软乎乎的。吃到嘴里不会过腻,只有米粉淡淡的清甜。揉好的面团一个个搓成“三寸金莲”的小脚模样,贴在锅壁上。四周浇上一圈水,盖上锅盖便可等着出炉。刚蒸好的馒头,底部金黄,为其原先的平淡镀上一层诱人的光泽,撕下酥脆的硬皮,配一大碗粥,整上两口,一天都舒坦了。爷爷推着板车沿街叫卖的糖藕粥。洗净的莲藕,去头切尾,塞进糯米放入紫铜锅内,与红糖粥、干桂花一起熬至黏糯。要上一碗,先将碗底的糯米藕捣碎,搅着糖粥一道入口。顺滑绵绸的口感混着清冽的桂花香滑入喉间,嘴角余下的尽是甜~
🚶🚶🚶
你还有哪些关于南京的记忆呢?
快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