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谢添去天津的一家狗不理包子店尝鲜,...
一天,谢添去天津的一家狗不理包子店尝鲜,吃完后正要打道回府,却见店中的几位服务员忙着准备笔墨纸砚,想要请他来题词。谢添也不客气,随手挥笔写下了“笼的传人”四个大字。陪同的一位年轻人表示不解,疑惑地问道:“谢导,你第一个字写错了,是'龙’的传人,为嘛添了个竹字头?”谢添微微一笑,说道:“你是龙的传人,可这包子铺是地道的'笼’的传人。没笼能蒸出地道的狗不理包子吗?”话音刚落,旁观者们纷纷笑出声来。
谢添喜欢品尝天津的各类风味美食,也爱吃川菜。他说:“在京沪等地所吃之川菜皆是所谓改良川菜,吃了也不过瘾。”谢添在成都有一位美食家老友,每次他故地重游,老友总是要请他吃上不少正宗的川菜,因此被其他朋友戏称为“裁缝丢了剪刀——只剩下'吃’(尺)了。”
麻婆豆腐和蒜泥白肉是谢添最常吃的两道名菜。他吃的麻婆豆腐,牛肉末一定要煸炒至金黄,加入精盐和豆豉炒匀,放入辣椒粉,直至炒至有辣香味时,方才下入肉汤和豆腐。待锅内冒大气泡时,加入青蒜苗、口蘑酱油、味精,用湿淀粉勾芡,最后装碗撒上花椒粉。这道菜麻、辣、烫、鲜、酥、嫩俱全,形整而不烂,麻辣味浓厚,谢添吃起来很是过瘾。
蒜泥白肉的做法是将肥瘦相连的猪腿肉刮洗干净,放入汤锅内煮至皮软、断生时捞出,再用原汤浸泡约20分钟。泡好后捞出猪肉,沥干水分,切成越薄越好的大薄片,盛入盘内,加蒜泥、复制红酱油、辣椒油即成。此菜香辣鲜美,蒜味浓厚,肥而不腻。
每次吃完地道的川菜,谢添都会情不自禁地说上几句:“要得!要得!又正宗又过瘾!”
谢添平时在家中进餐,却一点也不考究。早餐他一般喝一杯牛奶,再来个煎鸡蛋、几个片面包就打发了。谢添喜欢吃京味的凉拌菜:“鲜嫩碧绿刚上市的黄瓜,洗净切成丝儿,或切成片儿,用麻油一拌,香喷喷、水灵灵。”不过他在家里最爱吃的,还是鸡丝拌粉皮。此外,谢添还非常喜欢吃肉,年过八旬依然常吃红烧肉、咕咾肉、扣肉等等。有人好言相劝时,他总是大笑着回答:“谢太公在此,百无禁忌也。”
谢添也喜欢吃海产品。无论是在餐馆还是家中,他都常吃一道家常海参。这道菜的做法是将水发海参洗净后切成上厚下薄的片。猪肉剁成碎粒。青蒜苗切成粗花。黄豆芽掐去根后洗净。炒锅置于旺火上,加入清汤、海参、料酒、精盐,将海参煨制片刻后捞起,倒去锅内的汤汁不用。用上述方法重复煨一次海参,捞出沥干水分。炒锅复置于旺火上,下入猪油烧至四成热,放入肉粒,加入料酒和精盐炒一下盛入碗内。将炒锅洗净,再下猪油烧至五成热,放入剁碎的豆瓣炒出香味。待油呈红色时,倒入清汤烧沸出味,放入海参、肉粒、红酱油烧至亮油,用湿淀粉薄勾芡,再加入芝麻油、青蒜苗、味精推匀。另用一只炒锅,下入猪油烧至五成热,放入黄豆芽和盐炒熟,盛入盘内垫底。最后将海参连汁浇盖在豆芽上即成。此菜颜色红亮、味浓香辣、鲜美软糯。
此外,褡裢火烧、速冰馄饨、烧茄子、炒白菜等等,不管什么样的菜肴小吃,谢添都能吃得津津有味。他还喜欢吃武汉的豆皮。武汉三鲜豆皮具有浆清、皮薄、火功正、配料、调味适当均匀;吃的味香,爽口、外脆、肉软,油重而不腻的特点。三鲜豆皮皮薄色艳、松嫩爽口,馅心鲜香,油而不腻,要闯“三关”:即磨浆关、火功关、下料关。磨浆关是指,浆要磨细,干湿恰当,随用随磨,随换清水。火功关是说,一锅豆皮中途变换几次火候,则充分显示豆皮的色、味、香、型和外脆内嫩的特点。下料关是讲,主副料配齐,花色全,加入海味,保持馅子原汁原味。在武汉品尝过三鲜豆皮后,谢添赞不绝口,曾书“人好豆皮香”、“山河壮丽”赠作纪念。
谢添吃遍了各地的美味佳肴,但依然忘不了一口粤菜。在一次聚餐上,有人问谢添能否吃得惯粤菜?他呵呵一笑,回答道:“我既不是北京人,也不是四川人,我是标准广东仔,怎么会吃不惯粤菜呢?”谢添一边说着,一边把那半生不熟尺把长的碧绿生菜,用筷子夹起来送入口中,且故意做出比较夸张的表情,引来了满桌的笑声。
谢添不但善于品尝美食,而且还能画善书。他能用倒笔书写,堪称—绝。年过八十的谢添,体不弱手不软,眼神灵动,笔力遒劲,流畅潇洒。谢添还经常画漫画,自娱自乐。画累了,他就打开电视机,最喜欢看体育和京剧类节目。他一边看,一边还向家里人讲述体育明星的趣闻。
谢添善交朋友,有一个很大的朋友圈,称得上是上有老、下有小,既有中,也有外。对待朋友,无论职位高低,他从没有贵贱之分。他曾给修脚师傅题字,参加出租车司机的婚礼,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玩老鹰捉小鸡。用谢添老伴的话说,他是一个“平民明星”。
有朋友向谢添请教长寿的秘诀,他微微一笑,回答道:“吃要吃得高兴才有助于消化。如果一声不吭埋头吃,同桌者此时会感到有压力,吃下去就可能感到不舒服,桌上的菜肴再鲜美也吃不出美味来。所以我上餐桌总是喜笑颜开,说食经、说美味,有意营造餐桌的良好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