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十大网络热词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词”不同。2020年终于要过去了,在这不寻常的一年里,“奇怪的词语又增加了”。
2020火爆网络的词语有哪些呢?为你做了一次盘点,它们每一个词语都是一则加分的写作素材。
逆行者
逆风前行的抗疫英雄们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严峻的时刻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逆向而行
不问归期、不惧凶险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迎难而上
他们与死神赛跑
他们是侠之大者
他们是——
“逆行者”
不只是抗疫的医护人员
还是救火的消防员、
是抗洪的战士、
是救灾的志愿者……
是——英雄!
云监工
看直播监工建医院、送快递
“这不是监督,这是一种激励”
疫情期间
超1亿网友看直播
“云监工”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造
见证着攻坚克难的中国速度
这场慢直播还被融入了饭圈文化
网友们纷纷为铲车、挖掘机起名
“叉酱”“蓝忘机”“呕泥酱”
并为它们的神速加油打榜
网抑云
用抑郁文字装文艺、博同情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以热评文化为特色的网易云音乐
因为出现大量消极评论
被网友戏称为“网抑云”
随便点开一首民谣
评论区里总会出现
颓废矫情的“伤痛文学”
有网友提出
这样故意“卖惨”
对真正的抑郁症人群会造成巨大伤害
于是用正能量回怼“丧文化”
“生而为人,我很快活”
把网抑云变成“网愈云”
工具人
如同工具一般被使唤的人
“工具人受够了被当工具,但还是脱不开身”
职场工具人
是公司中的小透明
处世秘笈就是“收到”“明白”
工具人的本质是人格被物化
失去了自我被当成工具使用
在当代语境下
“工具人”被泛化到各个领域
年轻人自称工具人
是以此来消解自己所面临的无奈
也表达了想摆脱这一尴尬处境的愿望
专业团队
“黑人抬棺”的专业团队
“黑哥一笑,生死难料。
棺材一抬,世间白来”
4月份武汉开城
被疫情打断的生活开始全面恢复
与此同时
《黑人抬棺》的视频火爆全网
视频中
加纳人肩上抬着棺木鼓掌跺脚
用狂野的舞蹈送别逝者
被中国网友称为“专业团队”
加纳人在葬礼上
更喜欢用欢笑来代替眼泪
这跟庄子在妻子葬礼上
“鼓盆而歌”不谋而合
集美
姐妹的谐音
“集美们,冲鸭”
集美原是厦门市的地名
寓意“集天下之美”
因某平台主播误将“姐妹”读成“集美”
由此成为网络热门称呼
女孩们互称“集美”
还有网友把集美解读为
“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
“亲”“兄dei”“集美”“小姐姐”
网络上已经诞生了一大批新称呼
有的呈现出方言化
更多的则是逐渐“萌”化
后浪
年轻一代
“长江后浪推前浪”
某平台在青年节推出《后浪》宣传片
《后浪》说:
“你们拥有了,
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
选择的权利”
引起许多青年不满
有的青年不想被代表
有的青年不想被定义
后浪该如何定义仍然悬而未决
或许是在每一位青年的一言一行中
双节棍
过完两个双十一还是单身的人
“光棍节都成双了,我还是单身”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同庆
于是便有网友戏称:
过完双节还是光棍就叫“双节棍”
脱胎于“光棍节”的“双十一”
今年也变成了“双节棍”(分两波售卖)
双节棍一词再度走红
从光棍到双节棍
单身的表达越来越含蓄
年轻人一边渴望爱情
一边创造新梗自嘲单身
尾款人
付完定金欠下尾款的人
“加油,尾款人”
“双十一”期间
某购物平台上
有100个品牌成交额超1亿
尾款人疯狂抢货不是因为有钱
而是认为现在不买以后更贵
拼单凑满减、提前付定金
都是为了省钱
打工人
职场人的自称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
仿佛在一夜之间
人人都在自称“打工人”
在打工人语录里
一半写着充满干劲的鼓励
一半写满现实生活的无奈
但他们始终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打工人”是一种黑色幽默
是成年人在职场竞争
和生活重担双重压力下的强烈共鸣
尾款人和打工人
几乎是同一批年轻人
尾款人是“买中带泪”
而打工人的内核是“苦中作乐”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记忆,
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流行语。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网络热词大火,
在我们的生活中呈现。
关于网络热词的爆火,
你有什么感受呢?
每一年的网络热词,
其实是当年人们生活的一种反射。
在作文考题中也经常出现,
比如2017年全国1券,
就采用了媒体/网络热词作为题目,
这些词包括“一带一路”、
“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等。
所以每一年的网络热词盘点,
同学们都应该重视。
这里,周报君给大家找到了
一道作文题及一篇优秀高分范文,
可作为此类题目的写作模板,
一起来看看吧!
作文题目
2019年开年,一个出自2018年的词意外火了。综艺节目《相声有新人》中一句“干干巴巴的,麻麻赖赖的,一点都不圆润,盘他!”的台词成为洗脑神句。但近来,除了盘核桃、盘和田玉、盘小叶紫檀外,自发涌现出一批盘煤块、盘仓鼠、盘哈士奇,乃至盘光头的网友。他们以“盘他”为宣言,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万物皆可盘”的创意比拼。
“盘”字刷屏洗脑之后,或许还会有新的流行语出现,覆盖掉盘过的林林总总。谈谈你对网络流行语的感想,不少于800字。
高分范文
让流行语成为正能量的载体
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些流行语热起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说出了不少人对诗和远方的憧憬;体内爆发的“洪荒之力”,点燃了不少人挑战自我的“小宇宙”;而“新四大发明”,更是带火了“秒杀”“刷脸”“抢红包”“高铁游”等一批热词……这些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时代的发展进步,也折射出人们的精神气质。
语言是交流信息的工具、表达思想的手段,影响着人们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实验:六名专业摄影师为同一个人拍摄肖像,拿到的却是不同的身份资料,为了“准确传达”这样的信息,六张肖像照最终迥然不同。有时候,哪怕只是一个语言标签,也容易让人先入为主,进而反作用于人的情绪和思想。从这个角度看,一个语汇的背后,往往涉及一系列的价值判断。
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网络流行语,只是热衷于简单粗暴地“贴标签”,传递极端的情绪、使用夸张的表达,渲染或消极、或焦虑的心态。这样的语汇如被滥用,难免给社会心态造成不良影响。比如,有人用“杠精”来形容动辄“抬杠”的情形,可如果只是生活上有不同看法、工作中提出改进意见就被如此称呼,岂不冤枉?又比如,有人用“积极废人”指称那些爱给自己定目标但永远做不到的人,如果仅停留在揶揄或自嘲层面,奋斗的意义又该如何安放?实际上,不论是“隐形贫困人口”还是“逃避性沮丧”或是“口头学渣”,这些网络热词看似调侃,实际上却是用贴负面标签的方式传递着焦虑,不经意间放大了一部分并没有那么大的负面情绪。
传播学里有个概念叫“沉默螺旋”,是说当人们发现自己的观点处于少数或者容易被批驳时,会选择沉默来防止被孤立。然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对媒体的影响增大,有学者提出“反沉默螺旋”现象:曾经的“一己之见”“片面认识”“表面意思”,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条件下,反而比以往更容易传播。一些网络流行语,正是因为抓住了人们对困难际遇、负面情绪的代入感而走红一时。我们需要认识到,被情绪裹挟的判断不会令人信服,被标签标注的生活无法让人热爱。更何况,正如短暂的阴雨不能反映整年气候,一两个情绪化的热词,也不足以勾画我们生活与工作的全貌,更无法给我们解决问题提供精神动力。
网络热词的生命力,不在于会不会吸引眼球、是不是引人发笑,而在于有没有创造出社会价值、能不能经历时间的沉淀。从“任性”一词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剑指权力使用乱象;到“APEC蓝”来之不易,成为环保重要目标;再到“工匠精神”热度不减,一系列利好举措出台……这些经久不衰的流行语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在于兼具了有效、有用、有趣的属性,既反映时代又推动时代的改变。而那些价值导向负面的流行语,终难逃昙花一现的命运,在大浪淘沙之后被人遗忘。
从20世纪80年代的“个体户”,到20世纪90年代的“下海”,再到21世纪之后网络技术带来的新词大爆发,再热极一时的流行语,也都要经历从广泛流传、不断打磨到沉淀结晶的过程,最终成为时代的一种书写。如果把语言比喻成一座城市,那么这些沉淀下来的流行语就是城市建设中的一砖一瓦。从热词中驱散负能量的寒霜,让流行语成为正能量的载体,才能让这座语言的花园更美丽、这个语言的城市更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