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精明的“做人智慧”,正让这个社会越来越蠢

不知你发现没有,“做人”这个词,在汉语中的含义早就变了。

以前我们谈起“做人”,意思是要修身立德,养成良好的品格和心性,遵守规则和法律,做到善良、正直、诚实,做到对人对己都光明磊落问心无愧,以此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

而当下的人们谈起“做人”,其内容往往并不是要你如何修身正己,如何以诚待人,如何与人为善、助人为乐,而是教你如何巴结上司,如何逢迎拍马、请客送礼,如何表里不一、见风使舵,如何玩心眼、耍心机、拉关系……这些曾被中国传统文化所不齿的品质和行为,如今都摇身一变,成了所谓“做人的智慧”。只有掌握了这些“智慧”的人才能在生活和职场上如鱼得水。相反,那些真正坚持传统做人原则的人却往往被视为“傻瓜”“书呆子”“缺心眼”“不会来事”,成为被世人嘲笑、愚弄、排挤的对象。

不信你看看网上那些大谈“做人”的视频,那些所谓的“成功学”“职场经验”“国学智慧”,里面说的“做人”还有多少与修养和道德有关?几乎全是上面这些见不得光的厚黑之术。更恶劣的是,这些“做人智慧”还反复向你灌输:“做人不要太老实”“老实人吃大亏”“会做事不如会做人”“能力不重要,人脉才重要”……

本是做人基本原则的“老实”“正直”,如今却被放到了“做人”的对立面,多么讽刺。

正是这种对“做人”的恶意曲解,这种扭曲的“做人智慧”的大行其道,败坏了世道人心,毒化了社会风气,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弄得复杂无比,让人们彼此互不信任,互相提防,让每个人都活得很“累”,也让那些善于“做事”而不擅长“做人”的人被边缘化,而那些能力平平的“人精”却能春风得意,青云直上,从而“劣币驱逐良币”。

真正的“做人之道”绝没有那么复杂,更没有那么阴暗。做人首先关乎的是美德和心性,而不是所谓的“智慧”,更不是种种见不得光的“心眼”和“厚黑”。真正的做人之道一定是简单纯粹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是简简单单清清爽爽的。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而言,这恰是一种真正的大智慧。因为在一个健康的社会,人们秉承着基本的做人原则,遵照道德、规则和法律行事,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做事”上。这种社会的人往往活得坦荡而快乐,整个社会的效率也会更高。反之,一个不健康的社会,人人都热衷于研究“做人的智慧”,琢磨着如何通过“做人”获得额外、非分的利益,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耗费在“做人”而不是做事上。这样的社会看似精明无比,实则愚蠢至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