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养老有问题,买个商业险怎么样?
商业养老保险,不仅能解决养老问题,也是投资多元化的体现,可以有效应对通货膨胀。
谭浩俊【原创】
保监会近日举行记者会,相关负责人就《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进行了解读。《意见》提出,到2020年使商业养老保险成为个人和家庭商业养老保障计划的主要承担者。
图片来自百度
这也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商业养老保险将成为保险行业需要重点发展、重点推广的一个险种。而在整个社会保险意识还不是很强,对商业保险养老还缺乏深刻认识的情况下,如何让广大居民更多了解和接受商业养老保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因为,商业养老保险的价值再大、保障作用再好,如果不能为广大居民所接受,其价值也无法得到充分体现。也正因为如此,尽管近年来一些商业保险机构在积极推广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也得到了一些企业和居民的支持,但是,由于替代率只有1%左右,因此,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支撑力还明显不足,作用也比较有限。所以,必须大力发展和推广。
众所周知,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由于过度集中于依靠征收养老保险基金来完成。而养老保险基金又因为历史原因、企业原因、制度原因等,在收支方面存在比较大的矛盾,相当一部分地区都出现了收支缺口,缺口还比较大,且正呈进一步扩大趋势。因此,社会各方面对养老保险收支缺口可能引发风险的担心,还是比较强烈的。更重要的,按照养老保险基金目前的现状,依靠自身是很难化解日益突出的矛盾的,迫切需要引入新的资金补充渠道和养老机制。自然,商业养老保险就成了最具替代效率的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面对养老保险发放范围越来越广、发放标准不断提高,对养老保险基金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有关方面为了避免收支矛盾爆发,采用了提高养老保险基金征收标准的方式。应当说,在一段时间之内,这种方式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但是,随着征收标准的不断提升,企业负担也在不断加大。尤其在企业效益普遍下降、经营日益困难的大背景下,不仅继续提高征收比例的条件已经不具备,而且,连年提高引发的征收比例过高,也成为了新的社会矛盾。面对工资总额40%的征收比例,要求降低社保基金征收比例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而社保基金中,养老保险基金是大头,也是最难降低比例的品种。所以,如果没有新的补充渠道和手段,养老保险的收支矛盾将越来越大,风险也越来越大。
图片来自百度
企业年金,无疑是减轻养老保险基金压力、提高养老保险水平、化解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矛盾非常重要的方面。应当说,凡是推行企业年金的企业,员工退休后的收入待遇都比较高,满意度也较好。但是,按照目前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单纯依靠企业年金做为替代,还远远不够,而必须增加其他替代品。自然,商业养老保险就成了理所当然的首要选择。要知道,一些采用商业养老保险方式为员工增加保险系数的企业,已经让员工尝到了商业养老保险的甜头,或在退休时一次性将钱拿走,或每年提取,都能够让退休员工有一份固定收入,且寿命越长,获得的回报越高。
不仅如此,享受了商业养老保险带来的实惠的员工,还从自身的体会上,影响着其他员工、其他没有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人员,并激发整个社会的商业保险意识。很多享受了商业养老保险的人员,还在积极鼓励家庭成员和周边人购买大病保险等其他商业保险,从而掀起了一股新的购买商业保险的热潮。那么,有关方面是否可以借助这样的条件,加强对商业养老保险的宣传,鼓励企业和员工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为员工增加一条养老安全防线呢。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商业养老保险不同于万能险等其他商业保险品种,需要付出的努力和代价也要高于万能险。所以,商业保险公司是否愿意从事此项业务,用多大的力量开展这项业务,也是一个需要值得思考的问题。也就是说,广大居民是否愿意购买商业养老保险,除了自身的保险意识、养老意识之外,与保险公司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是密切可分的。商业养老保险能否发展起来,能发展到什么水平,必须是保险公司和广大居民能够实现良性互动,而不是剃头挑子。
图片来自百度
对商业保险公司来说,能否把广大居民的商业养老保险意识唤醒,除了加强宣传等之外,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的设计也非常重要。一款好的保险产品,是能够得到广大居民的认可和接受的。相反,同样的保险产品,如果设计不科学、不合理、不符合市场要求和居民口味,就不可能得到广大居民的认可。尤其是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更是需要极强的市场辨识度、市场适应度和市场认可度。
当然,对参与商业养老保险的保险机构,其安全维护和风险把控能力如何,也是需要有关方面认真考虑和把关的工作。如果一家保险公司,风控能力很差,就不能允许其开办商业养老保险业务。不然,会带来比较大的风险隐患。这是一个需要设置的条件,也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从总体上讲,商业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必须提高,必须成为个人养老、家庭的主要承担者和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