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遵墓志》在魏碑中的排名,果真如古代学者所讲的“最佳”吗

写了二千多字评析《刁遵墓志》的文章,在备忘录中自己不小心删除了。懊悔、自责没用,徒添烦恼,只有从容淡定,重写一遍。这次不打算引经据典了,凭着半个月的思考与临写说一说对此碑志的感觉。

第一点想说的,是清代书界大腕包世臣、康有为等人对《刁遵墓志》评价甚高,最佳、极致之类吧,说得有些过了头。网上有他们的原话,这里不再照录。大概墓志铭在此际的少量发现,使书界震惊!如此精美的书法作品,刻于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但直到康熙年(一说雍正年)才出土。书界学人初识“庐山真面目”,拍案叫奇也是自然,评价甚高也就能说得过去了。

第二点就是,没曾想到,随后墓志铭竟大批量相继出土。九朝古都洛阳北邙嶺上的皇家墓地,先后出土元姓墓志几十、上百方,书法上堪称经典、成为教材的多达三四十品,而且民间墓志几千方之多。这些书法珍宝,先师包世臣、康有为都没有看到,自然也无从评说,后人虽极力赞颂,但缺少碑学大师的权威性评论,总觉得少了什么。但《刁遵墓志》等先期出土的少数墓志铭占了先机,成为“独大”。

第三点是,《刁遵墓志》虽不能冠以“最佳”、“第一”桂冕,但从书艺上来说,应入北碑第一阵容。理由是:

首先,此志铭书法有独到之处一一韵致萧散。既有晋书余脉,又具北碑雄健之特点,应该是承上启下的魏碑代表之作。北碑是个大概念,包括摩崖石刻、造像题记、碑碣、墓志几个种类,各有特色。但真正称之为魏碑楷书,包括墓上碑碣与墓下志铭,则是当之无愧。而《刁遵墓志》的书法,楷法成熟,晋魏融合,迥异于魏碑龙门体而独树一帜。

其次,笔法稳健精到。用笔千古不易。大凡高手,一定突破了笔法关的。此志铭,横竖撇捺点画等,按照书写的一般规律,然又突出北魏书写的习惯,或长撇短捺,或长捺短撇,写得平和潇洒,又加锋利劲健,把楷书的基本特征较准确地表现出来,开隋楷、唐楷之先河。

再次,结体工整稳健。字字稳如泰山,盘马弯弓,大气酣畅。带方框的字,其中小横的处理,匠心独运,不塞不滞,犹如清风拂面,空虚玄妙。中宫收紧,外延放开,体势宽博,符合结字审美标准。康有为讲 “犹如西湖之水”等等,我以为,没有西湖之平静含蓄,但“淡妆浓抹总相宜”,即结体佳妙,亦堪为一绝。

还有就是章法别致新颖。虽志铭有界格,但不为所拘。随书中内容,任心性流淌,留几处空白,几许空间,使一个方形墓志,显得疏朗畅达。加上字的大小参差,错落有致,使书法安排,平添了生动雅逸。

最后,我觉得就是好写易临。学书伊始,选帖需平正,而《刁遵墓志》以其中正平和的字体,恰恰适应了初学者的需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