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仅有一把银壶陪葬,专家看到上面的铭文后感叹:太凄惨了

在刚刚建国之初,文物工作者准备了一个浩大的工程,那就是以吴晗、郭沫若为首,准备将明十三陵逐个打开,探索明朝的秘密。最开始的打算是先发掘长陵,因为难度太大,才打算先开发明神宗万历的定陵试试。结果,定陵的挖掘造成了一系列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这也成为了目前为止,考古学家主动挖掘的唯一一座帝陵。

但是,定陵的文物确实琳琅满目,精品荟萃。这里葬着只有万历和他的孝端、孝靖两位皇后,文物确实惊人的多。万历的棺椁之中,放置了金碗、金盆、金盘、金爵等的金器,以及玉盂、玉圭、玉带、玉佩等玉器,考古专家硬是清理了11层文物,才找到万历的尸骨。在尸骨下面还有七十九个金锭、三十个银锭等等各式珍宝。

在万历的孝端皇后棺椁里,随葬品虽然比万历的少,但也算是丰厚,唯独孝靖皇后的却有些特殊。她的随葬品主要放在十几箱随葬品箱中,极为奢华,金器、玉器、银器以及日用豪服一应俱全。尤其是三龙两凤冠和十二龙九凤冠,光珍珠合计就用了一万余枚,光彩夺目。

然而,当打开孝靖皇后的棺椁时,陪葬品却少得可怜,可以说仅仅只有一只银壶,孤零零地陪伴着主人。当专家看到此情此景之后,又拿起银壶仔细端详,在底部找到了铭文:万历壬午年。经过推算,这是万历十年,即公元1582年。专家大为感叹:这符合历史,别看这个女子有着皇后的尊号,实际上才是皇宫的囚徒,是最可怜之人。

原来,这位孝靖皇后姓王,原本只是服侍明神宗生母李太后的一名宫女。大约在万历九年,明神宗探望母亲时,突然兴起临幸了她。按理来说,皇帝应该封此宫女为妃嫔,或者赐给她一些信物。然而,万历却觉得自己很耻辱,居然看上了低贱的宫女,便毫不犹豫地负心离开。

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位王宫女却因此怀孕,而且被太后看出了端倪。宫女隐瞒不过,只好向太后说出了实情。一开始,万历还想抵赖,矢口否认此事,后来太后拿出记载皇帝言行的《起居录》,这才只能承人。

当时,万历没有儿子,这位宫女带来了希望。李太后可不认为宫女低贱,她本人也是裕王府的侍女出身,地位还不如宫女。只要能够延续皇嗣,李太后完全不在意她的身份。万历也只能封这位女子为恭妃,王恭妃也很争气,生下了皇长子朱常洛。此时正是万历十年,即银壶上铭刻的万历壬午年。这把银壶,很可能就是此时万历赏赐给王恭妃的。

然而,万历不喜欢王恭妃,也不喜欢长子朱常洛,他爱的是郑贵妃和福王朱常洵。为此,万历长期不立太子,就是处心积虑要等待时机立福王朱常洵为储君。明朝是汉人建立的,士大夫遵循嫡长制原则,坚决支持朱常洛。这场“国本之争”持续了十五年,先后有四位首辅为此下野,牵连官员达三百余人才算将朱常洛顶到了太子宝座。

这样一来,王恭妃在宫中就备受打压。郑贵妃生下孩子就被封为皇贵妃,而王恭妃直到朱常洛生下儿子,她当奶奶了才被封为皇贵妃。更重要的是,她被幽禁在宫中,一举一动都有人严加看管。万历自己对她不理不睬,不闻不问,而且还不准包括太子在内任何人看望王恭妃。

直到万历三十九年,王恭妃病危,万历才同意朱常洛的请求,允许他看望王恭妃。这也是母子时隔十多年第一次见面,可怜贵为太子,却沦落至此。当时王恭妃还根本看不见朱常洛,因为她的双眼早就哭瞎了,在母子痛哭之后,当日去世。

而且,王恭妃在去世之后,也遭到了万历的打压,丧礼按照最简单地办理。一开始是定在天寿山东井左侧的平冈地,陪葬品极少,显眼的就是这把银壶。要知道,这种陪葬品,就连普通官宦之家也算寒酸,而王恭妃却用了将近三十年。一方面是她的待遇太差,另一方面恐怕也是万历所赐,她难以忘记当日旧情。

后来,堂堂太子的母亲墓地,万历连守陵人都不愿意派遣,可见多么刻薄。直到万历驾崩,朱常洛登基才着手准备母亲的后事。但他只当了一个月皇帝就驾崩了,他的儿子明熹宗天启帝继位后,这才让王恭妃荣耀起来。他追尊王恭妃为孝靖皇后,并且迁葬于定陵,与万历合葬。当时棺椁已经封闭,不能打开,朝廷知道里面陪葬品太少,这才准备了陪葬箱放在棺椁旁边。

这也就是定陵考古发现的情况,和历史的记载几乎一致。那把银壶,小珏在搜索了很久,就是没有找到。想必是因为实在普通,并没有将它作为重要文物吧。不过它所反映的宫廷冷漠,是比小说更为残酷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