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鹦哥村,溜索消失之前的空中摇篮| 方行专栏

“方行”是凹凸镜为益菌新开设的专栏。益菌是一位在国外教中文的老师,他喜欢旅行,喜欢纪录片,并为此撰写了很多文章。

“自西往东,位于横断山脉地区的独龙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等河流之桀骜不驯,一段河谷便是隔岸相望的两个不同天地。为了走通山、河的天然隔断,当地人付出了血、甚而生命的代价而铭刻心中。”

图片来源网络

在溜索消失以前
益菌
不论你是否对偏远山区有猎奇式的关注,《空中摇篮,在鹦哥村的四个月》,这部以小见大的片子都颇为值得一看。
因一直以来的艰难险阻而成世外之境,新近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而成为观光客的打卡去处,这一点,对于无数因地理环境的困囿而落后于时代的小地方,在中国西南的版图上,多得是。当中的不少,亦正因媒体的持续报道,承当地独有的特色,或因山水,或因人文,或因世外洞天之奇绝,随道路铺通而发展起旅游业来。如此,也算是勉强抓住了时代潮流的尾巴,不至于被落后得连抓住旅游业这条产业链的机会都为零。
NHK纪录片《空中摇篮,在鹦哥村的四个月》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日本
上映日期: 2019-05-18(日本)
片长: 90分钟
云南境内,长江上游之金沙江的一段,其中,巧家县的鹦哥村位于绝壁山崖之上的半山腰上。村中人家500来户,2000来人。村民要与外界通联,过去,得贴着悬崖小径走上一小时山路下到江边,再上船过对岸。金沙江在这一段江流激荡,船翻人亡的事故可想而知。而即便过了对岸,还得沿山道上行,方是外面的天地。
这种时刻命悬的出行方式,20年前,因一个家庭的悲伤事故,迎来了改变。1998年,老蒋,蒋世学,他刚结婚三天的女儿,因背着过重的玉米下山时失了重心,跌落江中。老蒋悲伤难掩,跟十户人家一道集资6万多元,建一个铁篮子式的过江工具,村民称之为“空中摇篮”。6万多块,3万多来自村民,剩下的来自老蒋,他为此借债1万多元。此工程,并无所谓的专业人士,全是村民自己动手设计、屡次试验,并最后成功架设。
自此,老蒋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都在负责摇篮的操控。最初,人力模式,两个男人,一左一右踩在两根平行溜索上,合力推动铁篮子过江。可以想见,脚一滑,便是一条命。后来,老蒋又凑钱把人力模式升级为柴油发动机。升级以后,总算少了些得把人命搭在一条空中钢丝上的紧张。然而,距离江面260米高、跨度达470米阔的两岸,使得鹦哥村的这条溜索对外有“亚洲第一高溜”的称谓。至于过江全程,不论是对岸还是此岸,全靠老蒋目力估测、靠喊话,凭经验操作。对于当地人,或是别无选择之下,习惯了就好;对于外人,终是惊心动魄。再后来,老蒋再度投资,操作升级为电动式。
可以说,他这一生,便是这样的守望人:村中任何人等要出入,上学就医购物建房子的水泥走访亲友不一而足,不论老少,都得依靠他的输送。甚而到了架桥铺路之时,建筑材料也是靠这个空中摇篮得以从此岸到彼岸。令老蒋本人自豪的是,从未发生过一起事故。因此,不难奇怪,当铺路架桥工程步步展开,当家里人面对民企的收购意向,讨论重心都集中在高价卖掉空中摇篮好赚上一笔时,老蒋沉默不言、不为所动的复杂心情。后来,村干部因有意以政府之力借溜索开发旅游业而随收购代表一同来到老蒋家中说服他时,他明确表明:我活着我管理,死了交给政府。拆掉我是不同意的。
在时代潮流涌入到这个困于天然交通环境多年的村庄的事实当前,老人所能执着的,也许就只剩下了心中的那一点点情谊了。

全片一个小时二十八分,四个月的故事跨度,拍得相当温情。不但提供了丰富资讯,还涉及了多个社会热点:因交通不便经济跟不上村中适龄的100多个男人娶不到媳妇,外地姑娘来一次就再不来了;路、桥的建设无疑将给村里人带来极大便利,却也不可避免地对村人之间的情感有所冲击;希望自酿高粱酒能卖到外面世界的胡松正是努力赶上时代的缩影之一;

外来游客在乘坐摇篮时跟嫁入鹦哥村的少妇间的对话,虽平常,却也在这平常里深刻地体现了:人对迥异环境之下的另一种生活所能达到的理解宽度,其实是难以通过一段过江溜索缩短的,绝大部分走马观花的游客注定难以深情地对当地人的真实生活投入耐心体验;考到外地上学的哥哥姐姐是老蒋的孙女蒋先程,未来出路的榜样一样被父母挂在嘴边;

重新找到一个新女朋友的李春福在带女朋友回村子以前,还是先选择了胡松的妹妹家作为过渡;村委会集中管理土地带村民致富的计划,大规模种植蒟蒻,交换的承诺是给租金与发工资……上述每一个情境,都是一个当下的社会热点。

可贵的是,片子的整体调子非常平和、自然。即便是最早胡松有意扩大牛栏而跟亲戚们商量借钱却谈崩,吵了起来,观众也可在随后的镜头中看到家人还是家人,相互扶持如常。此外,好几组镜头展现了村中日常,婚礼的宴席、盖房子时彼此义务帮忙、男人盖房子女人烧菜、过年杀猪、工程队到来以后,男人工地干活,女人送饭到工地一个月可得2000元工资等等。种种画面都在告诉你,这是一个传统力量仍渗透在村民的衣食住行之间的村落。
鹦哥村或者是落后的,落后了很多年;或者,这样的村子也是相对幸运的,相比于不少地方已然淡落的乡土传统,这里,起码是在纪录片拍摄期间,仍保留了浓郁的氛围。导演李波,正是那个拍《三和大神》的李波。他提到,这部片子去年在日本是票房最高的纪录片之一,而直到写完本文的今日为止,豆瓣条目上,仍暂无打分记录。
结尾处,金沙江依旧奔涌,崭新的桥梁连接了这端归云南所管辖的巧家县鹦哥村;那端归四川管辖之凉山布拖县冯家坪。从改善百姓生活的角度看,不难理解,大桥架通、竣工仪式到来的一刻,村民的喜悦心情。同时,也不难理解,那位守望空中摇篮20年的老人,蒋世学心中的复杂:他不是唯一一个面对时代正在时刻翻开新一页的人。
据媒体报道,争取在2020年前实现77座溜索改桥工程,是政府的目标。因此,类似的“金山江最后的溜索”,“怒江最后的溜索”等新闻也在过去两三年,或因工程之始、或因工程之完成而多见于报道。自西往东,位于横断山脉地区的独龙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等河流之桀骜不驯,一段河谷便是隔岸相望的两个不同天地。为了走通山、河的天然隔断,当地人付出了血、甚而生命的代价而铭刻心中。
诚然,正是这样的山河孕育了这样多彩的人们,造就了多元的民族文化。如今,那些偶然路过惊叹着当地景色是如此壮丽苍远的游客们,眼中所能看到的“浪漫世外桃源”,说到底,既是因停留时间之短而作一厢情愿之叹,也是,中国城、乡、山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和西南、西北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的写照。
2018年7月10日,历时两年零八个月修建工期的鹦哥大桥建成通车,被誉为“亚洲第一高溜”的鹦哥溜索隐退历史舞台。
此类“世外之地”,限于天然的地理环境,仍暂时将是世外之地;至于浪漫否,那是经济、政治的双重作用力了。而来到今日,其中最关键的一点,还有“生态环境”之不可轻慢。横断山区的自然环境,天赋的资源,丰富又脆弱。若不注重三方面齐头并进地管理,只惦记着大山中的矿物资源可大量外输,试问,普通百姓人家,如何能一面享受便利交通,一面天真地面对一个被冲击的传统乡土社会之余,再面对破碎河山?但,有声音要指出,若眼前的经济都发展不好,如何能想到那么遥远的未来呢?
未来遥远否,在辽阔山河之间,既是须臾之事,也是千秋之恒。人之所为,天的代价。如此悲伤因果,案牍如山。也就不再啰嗦了。至于经济与环境间如何平衡,那是另一章的话题。
就此意义而言,接下来的若干年里,若可回访,看看那些溜索成为了历史的村落,迎来了怎样的得与失,未尝不是新的拍摄主题。
二零二零年了,老百姓不需要看似高大上,实则假俗媚的颂歌,却说真的,稀罕实实在在的记录人。
编辑/Sunny
编辑/Sunny
图片来源:豆瓣
(0)

相关推荐

  • UC头条:今年最高分,TVB又放大招了

    TVB,昔日的影视界霸主. 随着港圈的没落,风光不再. 但,就在大家纷纷感叹「TVB已死」时. 它却回光返照,推出了不少好作品. 尤其是社会题材类. 上过热搜的<寻人记>,一度飙到豆瓣9. ...

  • 月亮医生——邓前堆

    怒江大峡谷西岸,高黎贡山上有个又大又圆的石洞.从远处眺望,恰似一轮明月悬挂在重峦叠嶂之间.当地傈僳族的民众叫他"石月亮",常常去那里祈福祷祝.乡村医生邓前堆就在石月亮的注视下,过溜 ...

  • 香港TVB眼中的中国,BBC当场打脸。

    微博 | @视觉志 作者 | 小乔 最近,TVB拍了一部纪录片. 不仅上了热搜,还拿到豆瓣9.6的超高分. 片名叫<无穷之路>. "无穷"指"消除贫穷&quo ...

  • 豆瓣9.6,TVB反手就是王炸

    本文系网易沸点工作室<槽值>栏目(公众号:caozhi163)出品,每天更新. 港剧式微. 曾经叱咤风云的TVB,同样一路走低,变得无人问津. 无论推出新剧,还是炒冷饭拍IP续集,似乎都没 ...

  • 鹦哥溜索

    在金沙江上曾经存在过很多的溜索,这些溜索所在解决老百姓出行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尤其是桥梁的架设,溜索的数量越来越少了,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目前在白鹤滩下游不远处还存 ...

  • 四个人拍出的片子,“骗”了全网的眼泪

     哪有什么"基建狂魔",背后其实是无数可敬的普通人拿命在拼 近日,由香港TVB历时三个月,穿越全国6个省份,拍摄的扶贫纪录片<无穷之路>,获得不少网友的"按头 ...

  • 9.6高分,这部纪录片凭什么?

    不知不觉2021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虽说今年的影视行业整体都不景气,但纪录片却是出现了不少黑马. 最近出圈的<无穷之路>就是其中之一. 所谓无穷之路,既取自「无穷无尽」之意,同时也暗含对「 ...

  • 当代青年︱迈步走在泥泞不堪的小道上

    她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也是一名学霸,然而从美国学成归国后,却放弃进大公司挣高薪的机会,一个人跑到陕北乡下,住在简陋的窑洞里,一待就是几年,现在都被晒成土妞,她到底想干啥? 她叫廖哲琳,出生在台湾台中 ...

  • 10-23怒江溜索见证马吉米村的变迁

    更新时间:2020-10-2319:42 来源:央视网 视频简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督战未摘帽贫困县]怒江溜索见证马吉米村的变迁.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98%以上的面积都是 ...

  • 承载着我们一半梦想一半落寞的城中村,即将消失了,你会想念吗?

    想起很久以前刚毕业的我,下班后回到破败不堪的城中村的棚户区农民房,叹一口气,说管他什么小区房农民房,有床就是天堂.第二天早上去上班的路上,心里想着,努力工作多赚些钱搬到好点的地方.在这样的自我催眠中度 ...

  • 肖培东 | 巧借旁批教学统编九年级下册自读课文《溜索》

      一 对比感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九年级下册的一篇小说,题目叫? 生(齐读):<溜索>. 师:阿城的<溜索>.同学们都看过课文了吗?(生答"看过了" ...

  • 比玻璃栈道还吓人的溜索,你敢坐吗

    图文  羽佳zm 曾经时,骑着自行车去上班,是中国人最为普遍的现象,而如今,城市里自驾车上班的人比比皆是.但在 怒江,人人都会用的一种交通工具,比玻璃栈道更吓人,那是架在湍急河流上的一根铁索,简易的布 ...

  • 到京西举人村溜溜

         拍摄地点:北京门头沟灵水村   设备:Canon 1Ds3     摄影:北京老夏  背景音乐:<晨光>(班得瑞) [图1] 灵水村是一座千年古村,辽代已具规模,自古就为京西名村 ...

  • 发现中国交通史上的“活化石”,怒江无舟,最后6对溜索

    2019年12月6日中午,怒江州六库镇双咪地村辣子咪过溜点,一长串挂着外地牌照的车子排成了长队.游客们兴致勃勃登上石砌的溜索台,绑上溜带.挂上溜邦,在村民褚四华和其他带溜村民的帮助下,飞越激流汹涌的怒 ...

  • 那些事儿丨马惠彬:德州索庄村与索额图的传说

    索庄村是德州市德城区二屯镇的一个社区. 明初朝廷在德州设卫时,该地域为德州卫左所的管辖之地,所以这一带的村名中多含有"屯"字,但索庄的名字中却没有. 这里的李姓约占50%,索.王. ...

  • 阿城《溜索》

    阿城 <溜索> 阿城 <溜索>     一个钟头之前就听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领队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贯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