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辨证表证治则

我们知道表证,就是在病位在表的疾病,病性有阴阳,表阳证就是太阳病,表阴证就是少阴病。

太阳病为在表的阳热证,机体功能不衰,大量津液在表,因汗不得汗的一种病证,治需以发表剂,使人体达成发汗的机转,把病邪驱除体外,是最为理想的病因疗法。

太阳病所用方药,多以辛温和中健胃、助卫解表为主。

太阳病又分中风和伤寒两类证,故治疗时中风证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表为主,治疗伤寒证以麻黄汤辛温发汗解表为主,并以此两方加减,在《伤寒论》形成了桂枝类、麻黄类两大系列方证,为《伤寒》书重要组成部分。

又因痰饮、水湿、瘀血、精气、津液等影响,则临床还常见相应不同的太阳病的合并证。

由疾病的传变,还常见太阳与少阳、阳明等合病、并病,因此,在论述太阳病治疗时,又详述了太阳挟饮、太阳挟瘀血、太阳挟湿、太阳少阳合病、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太阴合病等方证。

医圣张仲景在论述太阳病证治时,特别强调了与温病的鉴别和治疗,惜后世以《内经》释《伤寒》,不解六经原旨,尤其不解仲景治疗温病方证,因致误认为《伤寒》专治伤寒,不能治温病。

原张仲景把治温病方证散在于六经各篇中,为了便于理解,本书把温病方证集中于阳明病篇讨论。详见阳明病篇自明。

太阳病治疗原则是发汗解表,但论中告诫:不可大发汗,尤其忌用火迫汗;病在表不可下,合并里饮不可单发汗;并强调了发汗的注意事项。

在表的病出来太阳病,那在表的阴证就是少阴病,少阴病相对来说,机体功能沉衰,全身津液虚少,体表皮肤干燥少津,正是少阴病的病证。

这个时候,邪在表停留的时间很短暂,不抓紧治疗将很快传里,这正是说明了少阴病的治疗原则。

体现这一治法的是《伤寒论》第302条,即“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得之二三日,是说时间不长,邪尚可在表。强调无里证则更证实邪在表,也同时说明少阴主表不主里。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是治疗单纯少阴病的方法和方药。

用麻黄或桂枝发汗解表,这一点与太阳病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太阳病因气血津液俱盛,用麻黄、桂枝、杏仁等发汗解表即可。

而少阴病因气血津液俱衰,治虽须发汗解表,但发汗不得太过,而且必须配加附子细辛等温性亢奋、强壮沉衰之药以助正气驱邪外出,这也即少阴病的治疗原则。

少阴病又常出现合病、并病,其治疗又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仍以微发汗为原则,如《》《伤寒论》第316条“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这是少阴太阴合病,即表里合病,治疗唯发其汗,则表里皆治。

又如《伤寒论》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金匮要略·水气病》曰“脉得诸沉,当责有水”。

可知这里的脉沉主水饮,即此条是说少阴病合并痰饮之证,或素有痰饮者出现表邪为水饮所郁而化热的少阴证时,治疗在微发汗的同时加入强壮亢奋、温化痰饮的细辛。

再如《伤寒论》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说明是因误治由表阳证(太阳病)陷入表阴证(少阴病),用桂枝加附子汤强壮发汗解表。

还有《伤寒论》第22条“若(脉)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也是少阴病的治疗,仍属强壮发汗解表。这些方证,说明了少阴病的治疗原则。

与太阳病相同,少阴病常合并痰饮、瘀血等,治疗时当随证治之。

(0)

相关推荐

  • 【连载】《伤寒论》解读44

    导语 今天继续来逐条解读<伤寒论>,小编也不知道能连载多长时间,希望能善始善终吧,历史文章列表如下: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44) 本条垂法示戒,让人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四二)

    麻黄汤里用到了杏仁,我们在第六节里讲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中讲到了杏仁,杏仁有润肺止咳除痰,润肠通便的作用,杏仁在麻黄汤里的作用就是润肺的,因为麻黄遇到桂枝就会发表,麻黄会把肺里津液发散掉,所以,加上杏仁就 ...

  • 六经辨证的临床表现、病机、治则治法

    六经辨证 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经.几千年以来,它有效地指 ...

  • 六经辨证里证的治则

    六经辨证既然有表证,就有里证,这个里证就是疾病反应在里的疾病.我们知道三个病位,两个病性就是就是六经辨证,三个病位就是表.里.半表半里,两个病性就是阴证和阳证,所以在里的阳证就是阳明病,在里的阴证就是 ...

  • 六经辨证中半表半里证治则

    六经辨证中既然有表证和里证,表里之间还有个半表半里证,半表半里不是一半在表,一半在里的意思,他的意思就是病位不在表,也不在里,这个病位叫就叫半表半里,也就是在表和里的中间. 半表半里是病位,一个病位两 ...

  • 伤寒六经辨证概要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

    伤寒六经辨证概要 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而三阴病统属于里:三阳病多属热属实:三阴病多属寒属虚.但三阳有寒证:三阴亦有热证.腑病轻,脏病重,三阳病证以六腑病变为主,三阴病证以五脏病变为主. ...

  • 六经辨证[六经辨证]

    太阳病证治 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 ...

  • 注重六经辨证,血栓梗塞皆可逆

    王宪武经方工作室-王宪武指导 作者:海南省儋州市中医院陈玉妹主治医师 病例1: 李某某,男,75岁.2021-4-8. 双下肢浮肿至膝关节,左下肢红肿热痛1周,来诊. 患者精神差,声音低微,形体肥胖, ...

  • 分享痰瘀痹阻型痛风处方一则:治则:活血化...

    分享痰瘀痹阻型痛风处方一则: 治则:活血化瘀,化痰散结. 方药:桃红四物汤合当归拈痛汤加减. 赤芍.桃仁.全当归.威灵仙.川芎.猪苓.茯苓.茵陈.海风藤.金钱草.土茯苓.萆薢. 痰瘀痹阻型痛风症状: ...

  • 中医|大肠癌的辨证分型及治则治法

    大肠癌属中医学的"脏毒便血"."肠蕈"."癥瘕"."锁肛痔"."便血"."下痢" ...

  • 奇经八脉 病证及治则

    六经治疗奇经八脉 假令督脉为病,脊背强,隐隐痛,脉当微浮而急,按之涩,治属太阳.看来督脉的问题从太阳上下手:任脉为病,其内结痛疝瘕,脉当沉而结,治属太阴:冲脉为病,气上逆而里急,脉当浮虚而数,治属太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