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染后咳嗽证候学特点及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

目的:分析近20年文献中小儿感染后咳嗽证型证素及遣方用药特点,为临床医师辨治本病提供参考,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电子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检索年限1996~2016)有关小儿感染后咳嗽中医辨治的文献,筛选符合要求的文献,提取文献名称、文献发表时间,期刊名称,文献类型、是否为随机对照试验、治疗组及对照组样本量、治疗组及对照组有效例数、辨证分型、方药等数据建立EXCEL数据库,规范相关数据,对文献出现的证型、证素及所用中药之性、味、归经、分类和药对出现的频数、频率进行统计,并统计临床研究文献的有效率。结果:(1)提取符合要求文献共48篇。其中临床研究文献39篇,经验介绍9篇。39篇临床研究文献涉及病例数3222例,采取对照研究文献32篇,根据Jadad评分,均为低质量文献。(2)48篇文献规范后共涉及29个证型,根据出现频数统计排在前5位分别是气阴两虚证、风袭肺表证、风痰蕴肺证、肺脾气虚证、肺气失宣证。本研究统计39篇临床研究文献出现证型18个,根据对应病例统计排序在前5位的证型依次是气阴两虚证、肺气失宣证、风袭肺表证、肺脾气虚证、风痰蕴肺证。气阴两虚证为出现总频次及对应病例最多的证型。(3)48篇文献共出现证素20个,病性证素13个,频次排在前5位的是气虚、风、痰、阴虚、热。病位证素6个,前3位的是肺、脾、表。(4)总用药频次分析:共出现方剂62首,使用药物112种,用药总频数635次。出现频率较高的前10位药物依次为:甘草、杏仁、桔梗、紫菀、陈皮、百部、麦冬、款冬花、茯苓、前胡。其中39篇临床研究病例出现药物84种,药物使用总频数404次。根据使用病例数排序前10位依次为甘草、紫菀、百部、桔梗、杏仁、款冬花、陈皮、前胡、麦冬、南沙参。(5)中药分类分析:按功效将所用中药分为21类,根据使用频次排序前5位的为化痰止咳药(22种)、补气药(10种)、清热药(20种)、解表药(12种)、补阴药(7种)。(6)中药性味分析:提取文献共提及药性8种,统归于药性之寒热温凉平,根据使用频次排序依次为温、寒、平、凉、热。所用药物7种药味均有涉及,微甘、微苦分别纳入甘、苦进行统计,根据使用频次排序前3位的为苦、甘、辛。(7)中药归经分析:所用药物涉及归经13个,排序前5位依次为肺、脾、胃、心、肝。(8)药对分析:涉及中药传统药对27种,根据频次统计排序前5位依次为甘草与桔梗、半夏与茯苓、半夏与杏仁、黄芩与半夏、麻黄与地龙。(9)统计32篇临床对照研究文献中病例数,治疗组1413例,好转1264例,对照组1317例,好转904例。经卡方检验,P<0.01,中医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较西医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结论:小儿感染后咳嗽的证型以气阴两虚证为多。病性证素以气虚、风、痰、阴虚、热为多,病位证素以肺、脾、表常见。在对小儿感染后咳嗽的中药治疗中,化痰止咳药用药频次最高,常用药对有甘草与桔梗、半夏与茯苓、半夏与杏仁、黄芩与半夏、麻黄与地龙。中药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疗效明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