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优秀作品(八七)小巷(《作文指导报》)
(感谢“大余朗读者”温玉玺)
小巷
江西省大余中学高一(2)班 周涵瑀
(一)
又一次,我背上书包,走进了这条熟悉的小巷。
踱步于这条陪我走过三年青春的小路上,心里有些怀念,又有些欣慰——真好,一切都还是原来的样子。
我的初中三年就是在这条路上来回穿梭,轮回了三个冬夏。
(二)
我家小区在中学的正前方,而我的家又在小区的前两排;小区有一条不太宽敞的主干道,没有物业,前后也没有大门,随进随出。而我上学的路,就是沿着这条不大的路往后走,转两个弯就到了学校。我就是踩着这条路,开始了我初中的求学之旅。
(三)
读书人自然起得早。
清晨若是有阳光,也正好不燥。我习惯掐着表,准点从家里出发,从这条上学的必经之路开始一天的新生活。小道旁的人家都种了树,它们都探出青翠的手掌,轻轻地向我招手问好。深吸一口新鲜的空气,感觉自己也神清气爽了不少。不疾不徐的走着,耳边尽是麻雀的欢歌。偶有一两只飞累的小麻雀,微微驻足于路中央,而后又在路上一跳一跳。我不忍惊动它们,想要悄悄走过,可我才抬起脚,这警惕的小生灵又立刻飞走了,只留下我在原地一笑,踩着熹微的晨光,继续走上上学的路。
(四)
如果说清早几乎是我独享小巷的清静,那么中午的小巷便是一个热闹的地方。
不同于清晨只有三三两两的人,中午,为了不到拥挤的大道上与行人摩肩接踵,许多人选择了这条不甚宽阔的小道,而没有大门的小区只会慷慨地接纳每个过客。有组着“车队”并排而行的骑行者;也有三两个少女拿着零食一路悠闲地嬉笑;更有甚者,一个在前把自行车蹬得“呼啦呼啦”响,另一个在后面迈开长腿“噔噔”地追,只留下一阵劲风与一串大笑。对此,我早从一开始的目瞪口呆到习以为常,“一骑绝尘”配“飞毛腿”,岂不妙哉?
与此格格不入的大概是,每每经过一户人家,我总能听到的钢琴曲。曲子难度不大,但总是活泼而灵动,让人的指尖也情不自禁地跃动。到了我家的拐角,扑面而来的就是邻居家飘出的菜香,饥肠辘辘的肚子不免打个滚,噜噜叫。即使时常被辣椒味儿激得鼻头一痒,也是满心欢喜的。
(五)
小巷总是在不同时间焕发出不同的魅力,可我最爱的仍是晚自习回家独自漫步于小路的夜。
临近九点的小道几乎空无一人,只有高高悬挂的照明灯大喇喇地散出白惨惨的光。我轻轻的步子“嗒嗒”地响起在小巷,显得异常清脆响亮。晴朗如墨的夜空繁星漫天,地上则万家灯火明亮。四周静悄悄的,偶尔传来几声虫鸣。在转角处,不知是个天真羞怯的小女孩,还是位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总爱拨动她的琵琶,断章不成曲,可总似拨动了我的心弦,清澈的音缠绕于我的心房,余音绕梁。
(六)
独步于夜色中,日有所念,夜即有所思。
不知是不是青春期的我撞上了更年期的妈,凡事都爱拌几句嘴,我常常带着愤怒与委屈摔门而出,留给母亲一个倔强的背影。带着怒容离开家,踏着月色的步子就越发沉重起来。我时常一边走一边愤愤不平,既不想放下所谓的面子与母亲交谈,更不想回到摔门而走的这个家。可我一想起那句“回家不需要理由,不回家才需要理由”,又不由得心头一暖想起在家的点滴,磨蹭的步子渐渐轻快。
这条路通向的,始终是永远为我敞开大门的港湾。
(七)
在这条路上来来回回,周而复始,三年的光阴似乎浓缩成了小巷的长,被我一脚迈过。
三年的记忆汇聚在小巷里塞满了每一个角落,我仿佛看到三年前的女孩走在巷子里,越往前走,她就长大一点,脸上的稚气就褪去一分,直到巷子尽头,她长成了如今的我。初中毕业的我已迈过这条巷,迈过三年光阴,面向更为宽阔却未知的大道。巷还是熟悉的巷,我却不再是当初的我,我决定放下留恋,走上全新的征程,因为被路灯映得发亮的大道告诉我,前途一片光明。
(八)
感谢三年来小巷陪我走过的时光,没有什么比它更熟悉了。它是引我回家的路,更是通向未来的路,把我带向更为灿烂的明天。
点评:
这是一篇思致颇为细腻,文笔颇为清丽的散文。作者写走过三年的小巷,写早晨、中午、晚上,从视觉、听觉和嗅觉等角度来描绘,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描写小巷中,作者融入自我成长的历程与情感,给小巷子赋予成长见证的含义,让文章意蕴更为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