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智慧“小干货”(二十)钱锺书赏析范成大《州桥》
(感谢“大余朗读者”兰萱)
钱锺书赏析范成大《州桥》
(一)
今天,我们再来看看钱锺书先生是怎样鉴赏诗歌的。今天推荐的是范成大的《州桥》,原诗如下:
州桥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宋孝宗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范成大奉命出使金国,经过了淮河以北的北宋故地,写了七十二首七言绝句和一卷日记(《揽辔录》)。这首诗就是这七十二首中的一首。诗中的州桥,据钱锺书先生说,就是北宋旧京汴梁的州桥,即《水浒传》里杨志卖刀的天汉州桥。
(二)
靖康之变发生在1126年,北方百姓在金的统治下已经过了近五十年了。
诗中说北宋遗民虽被异族统治了近半个世纪,但还不忘故国,年年盼着宋朝军队打回来,收复失地,结束遗民的生活;见着南宋使臣,还流着眼泪哽咽着声音问什么时候军队才会真正的打回来。
然而,范成大的日记《揽辔录》中所记载的情形与诗中却不一样。
记汴梁时说:“民亦久习胡俗,态度嗜好与之俱化。”遗民在生活习惯上已经逐步向异族靠近,趋于同化。
记相州时说:“遗黎往往垂涕嗟啧,指使人曰:‘此中华佛国人也!’”遗民虽“垂涕嗟啧”不忘故国,但只是指指说说而已,没有上前询问责问的。
比范成大后出使三年的韩元吉在《书〈朔行日记〉后》中说:“异时使者率畏风埃,避嫌疑,紧闭车内,一语不敢接,岂古之所谓‘觇国’者哉!故自渡淮,虽驻车乞浆,下马盥手,遇小儿妇女,率以言语挑之,又使亲故之从行者反复私焉,然后知中原之人怨敌者故在而每恨吾人之不能举也!”
可见遗民在生活习俗方面为异族所化,然内心还是“怨敌”,他们还盼望着王师北定中原。
(三)
由此可见,绝对没有哪个“遗老”敢在金国“南京”的大街上拦住宋朝使臣问为什么宋兵不打回老家来的。这一情事与事实不符。
然而,从这首诗中我们却能确确切切地感受遗民们藏在心里的真正愿望。
诗中寥寥二十八个字,滤掉了渣滓,去掉了枝叶,干净直截地表明了遗民们的爱国心,作者把它强化出,用以激发家里人的爱国行动,我们读来觉得完全入情入理。
这便是我们常说的艺术创作中的“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也即钱锺书先生说的“诚而不实,虚而非妄”。
“不实”与“虚”指所记之事与事实不符;“诚”与“非妄”指真切地表达了人物的思想与内心。
在这首诗中,“忍泪吞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在事实上是不可能发生的,这属于作者的虚构想象,这是“不实”与“虚”;
然而,这种情感是埋藏在那些遗民内心深处的最真实的想法,这是“诚”与“非妄”。
虚与实二者结合一处,创造出典型环境下典型人物的典型情感,这就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三联书店2002年版《宋诗选注》P323、《管锥编·毛诗正义·二六、河广》)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这里是“随钱锺书一道与古人对话”公众号。
我们每天推送一则千字左右的钱锺书论学小知识、小干货,让你轻轻松松走进传统,走进国学,感受中华文化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