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与26首经方(5)——治疗“胃热”6首方介绍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胃热
胃热症状包括胃的症状,其次有热象,也就是湿热证,表现为高热面赤、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等,以及胃的症状
胃热的鉴别方法即若常有牙疼则提示胃热,因为牙和胃有密切的关系,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所以阳明经循行的路线表现在牙齿,阳明脉正好经过牙齿,牙痛、口疮这些都属于胃热。如果没有牙疼,但是有口苦,也属于热证,所以胃热最明显的症状是牙疼、口苦、大便干。
《本经》曰“黄芩主诸热”,《别录》曰黄芩疗“胃中热”。经方中有6首用于治疗“胃热”。
治疗“胃热”6首方介绍
1.大黄黄连泻心汤(适用于胃热“心痞”之证)
组成服法:大黄(五钱)、 黄连(三钱)、 黄芩(二钱)。上二味。用麻沸汤200毫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二次温服。
功能主治:治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不可下,宜此药攻其痞。
2.附子泻心汤;( 适用于胃热“心痞”之证兼阳虚卫气不固汗出恶寒之证)
组成服法:大黄12克 、黄连6克 、黄芩6克、 附子10克(炮,别煮取汁)。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400毫升渍之,须臾,绞去滓,纳附子汁,分温再服。
功能主治:温经回阳,泄热消痞。治阳虚于外,热结于胃。心下痞满,而复恶寒、汗出者。
3.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适用于胃热脾寒,上吐下利之证)
组成服法: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各6克。上药四味,以水9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功能主治:治上热下寒,寒热格拒,食人则吐。
4.半夏泻心汤:(适用于胃热脾寒,心下痞塞)
组成服法:半夏(汤洗七次.二钱),人参(去芦)、甘草(炙)、干姜(炮)、黄芩,各一钱半。黄连(一钱)。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二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功能主治:治心下痞满而不痛干呕者。
5.生姜泻心汤(适用于胃热脾寒,心下痞塞,兼宿食水气不化)
生姜泻心汤是半夏泻心汤加生姜,减量干姜。
6.甘草泻心汤(适用于胃热脾寒,心下痞塞,兼中气虚证)
甘草泻心汤与半夏泻心汤组成相同,只是重用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