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直击 | 张土乔:浙江省“五水共治”的技术支撑

2019年11月26日,第十四届水大会在苏州隆重召开。本文发布内容摘选自中国计量大学党委委员、书记/浙江省“五水共治”技术服务团团长、科技专家组组长 张土乔在水大会上所发表的演讲内容——《浙江省“五水共治”的技术支撑和实践》。《净水技术》杂志社编辑在会场全程记录精彩演讲报告的核心观点,敬请持续关注!

“五水共治”背景

水环境污染严重、水污染问题突出、水环境污染事件频发;

洪涝灾害损失惨重;

供水安全缺乏保障(城市水源污染事件时有发生);

河网水源安全问题突出;

龙头水水质仍难以达标:源水差、水源切换导致管网“黄水”现象;管网腐蚀,水质影响健康;管网水质参数如余氯、浊度等在管网水输送过程的下降;乡镇末端管网的水质稳定达标问题依然突出,部分区域二次加氯后效果并不明显,主要问题为余氯不足。

水资源难以支撑社会经济发展:浙江省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较低,全省人均水资源量不足1800m3,比全国人均水平低8%左右,属于国际公认的中度缺水地区。

“五水共治”是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2014年初,省委、省政府成立“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治水工作,由省委书记、省长任组长。从2013年—2016年,221个省控地表水断面水质发生变化;重点推进了“八大引调、十库蓄水、双百万节水供水”三类工程建设;“保洪水”网络基本形成,“多源供给、联网联调”;真正实现“科技治水”;2017年剿灭劣V类水

“治污水”技术支撑

01

排水系统溢流排放污染诊断技术

排水系统雨污混接流量调查诊断技术:对典型区域(浦江)排水系统开展了系统调查与诊断分析,从小区、污水干管、污水处理厂,为雨天溢流污染问题解决提供基础,为雨水污水系统溢流排放问题改造提供了方向和支撑。

排水系统雨污混接流量调查分析技术:通过流量平衡分析表明,雨水通过渗入地下,继而通过破损口或管道接口入渗排水系统也是非污水入流污水系统的主要途径。为丽水、浦江、嘉兴等地的排水系统改造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02

排水系统溢流排放污染控制技术

研发了排水系统末端污染物理截控系列技术。①通过优化斜板结构和布置,改善水流流场,实现了末端狭小空间SS的高效沉淀去除,相比传统落底井,SS的去除得到大幅提高。②创新性采用漂浮粒子为轻质过滤介质,解决了过滤后滤料难以清洗与维护的难题,实现了污染物高效截滤与易维护的有效结合。③ 旋流式格栅技术,有效解决了漂浮物对栅面的附着堵塞问题。

研发了排水系统末端污染生态净化技术。①生态渗滤系统多孔介质堵塞与防控技术,通过净化水回流增大水力负荷,降低污染负荷,从而防止生物堵塞。②在堵塞机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渗滤设施填料配比与结构、设计工艺组合与协同方案、水力负荷优化等堵塞防控措施,形成了协同高效、景观融合、生态安全的末端净化技术体系。

“保供水”技术支撑

“保供水”技术支撑目标:保障龙头水质达标,确保人民用水安全。

“保供水”技术支撑主要措施:强化水源生态净化,提升水源水质;强化净水工艺提升,保障出水安全;强化供水管网优化调度,保障龙头水质。

河网水源生态净化关键技术支撑:多个子系统耦合组成梯级净化系统。预处理区-根孔生态净化区-深度净化区组成有机串联体,大沟、小沟、植物床组成有机并联体。建成的水源净化湿地取得了明显效果,从V类、劣V类提升到主要指标达到III类。为嘉兴、海宁、海盐等河网水源城市的水质提升与环境改善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净化工艺提升关键技术支撑:针对部分水源水质有机物、氨氮等指标超标,而常规水处理工艺对溶解性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去除能力明显不足,针对这一问题研发了几项主要技术:⑴ 高氨氮、高有机物污染河网原水的典型组合工艺优化技术;⑵ 高密度沉淀池污泥回流和排放控制技术;⑶ 多载体生物除氨氮技术。

管网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支撑:⑴ 供水管网水质安全保障的基础理论研究;⑵ 提出了基于水质末端反馈的供水管网二次消毒优化控制技术(处理好末端余氯和二次消毒投加量的平衡,保证投加量和投加位置能起到杀灭微生物又能控制消毒副产物的作用);⑶ 研发了供水系统实时水力水质监控与调度系统(通过在线水泵优化调度,实现管网流速、压力等的合理分配,控制余氯消耗,提高管网水质,减少能耗)。

供水安全保障关键技术支撑:⑴ 供水安全管理的相关水质检测设备研发(颗粒物分析仪、生物毒性分析仪、重金属分析仪);⑵ 供水安全管理决策技术与模拟技术研发。

“抓节水”技术支撑

1

自来水漏损水量分析

2

供水管网漏损因素分析

3

供水管网漏损监测技术支撑

4

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技术支撑

“排涝水”技术支撑

城市排水系统内涝风险技术:采用GIS技术对城区用地性质进行提取,为湖州、丽水等地内涝风险评估与管控提供了工程技术支撑。

基于水力模型的排水系统改造提升优化技术:针对内涝的排水系统改造,开展了基于水力模型的改造方案优化。评估不同的调蓄池设计方案下排水系统运行状态和积水风险,从而确定最优的设计方案。为省内多低排水系统提标改造、积水点消除等排涝水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智慧水务是未来发展方向

“五水共治”蹚入“深水区”,进入攻坚战,水环境治理呈现出复杂性、系统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智慧城市是未来发展方向,智慧水管理是确保水环境治理成果和水环境长治久安的保障

环境治理的攻坚克难及长治久安需要持续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净水技术》杂志社编辑在会场全程记录精彩演讲报告的核心观点,于本公众号陆续发布,敬请持续关注!

版权说明:本文内容主要基于现场记录和整理,未经专家本人审阅,仅供参考;图片源自水世界订阅号及现场拍摄。

现场采编:孙丽华

排版:王佳

校对:黄如诗

阅读更多

现场直击 | 余刚:长江经济带城市水生态环境——观察与思考

现场直击 | 姜立晖:新时期城市供水安全保障面临挑战与解决思路

现场直击 | 仇保兴:城市应急供水系统的设计要点

现场直击 | 仇保兴:中国城镇水务发展的三个阶段

现场直击 | 马军:饮用水面临的挑战与安全保障对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