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67章:天下皆谓我道大,大而不肖。
【原文】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①。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注释】
①肖:相似的意思。
【译文】
天下人都说,“道”太广大了,大到不像任何具体的东西。也正因为它的大,所以才不像任何具体的东西。如果它像一种具体的事物的话,那么它就趋于细小而不是道了。我有三种宝贝,是应当永远持有珍重的:第一是慈爱’第二是俭朴’第三就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有了慈爱,所以能勇武;有了简朴,所以能宽广;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为万物的首长。现在丢弃了慈爱而追求勇武;丢弃了俭啬而追求宽广;舍弃退让而追求争先,结果是走向死亡。慈爱,用来征战就能够胜利,用来守卫就会坚固。天将救助谁,就会用慈爱来保护它。
【导读】
仁慈博爱、节俭爱惜、处下居后,是老子的三宝,有了它们便可以战必胜、守必固;而失去了它们,则是自取灭亡。
【解析】
这一章两层内容:第一层讲道的伟大;第二层讲道的原则的妙用。后者是本章阐述的重点,它指的便是“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这三个原则是从大道中推衍出来的,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这里的“大”意为崇高、伟大、普遍、绝对。这句话是老子就大道的伟大而作出的描述。大道是无形的,这正是大道的伟大之处。但是它有原则,那么道的原则是什么呢?下面一句给了详细的答案。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这句中有个“先”字,“先”一般只作序列概念,但这里作价值概念,它与“上”、“重”、“多”、“大”一样,具有把某个对象的价值和重要性看得高于一切的意思。“不敢为天下先”可以理解为绝不把个人的价值置于整个人类的价值之上。换句话说,也就是绝不把自己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这句话讲的就是道的三大原则,即老子所说的三宝:一是仁慈,也就是仁爱之心和同情之心;二是俭朴,也就是节俭、不奢侈;三是不敢为天下先,也就是不露锋芒、谦和卑下。”“三宝”与老子无为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它是无为思想的具体表现。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本句中的“勇”指的是明智而又刚强果断。善良仁慈之人能够感受到自己与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是融为一体的,这时他们的心中会激荡起一种神圣的使命感,而心中的一切烦恼、忧愁、焦虑、畏惧都会随之烟消云散,只留有一种神圣而又明彻一切的感觉,在这种感觉影响之下,人们无所畏惧,而且感觉到道德就在自己的心灵之中,而自己就是永恒的道德的主体,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勇”。相反,如果一个人不善良、不仁慈,就会感觉到有很多人在监视、识破和谴责他们——其实,最先开始监视、识破并谴责他们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自己。在这种状态的支配之下,他们不得不在善与恶、高尚与卑贱之间摇摆不定,并表现出畏畏缩缩的样子。当他们在这样的境况中寻求安然脱身的途径时,他们就会孤注一掷,从而走向邪恶,无法自拔。可见,一个人只有保持仁慈之心和善良之心,他才会有无所畏惧的勇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仁者无敌”。“俭”指节俭,节俭也有个限度,那就是要满足个人的生活需要。高于这个限度,或是低于这个限度,都属于不健康、不自然和不道德的生活方式。人们通常所说的“无私”、“无欲”也要合乎这个限度。“长”与“间”是相对的,如“间苗长苗”指的就是把不好的、不必要的和多余的幼苗拔除,而把好的、有用的幼苗留下。本章中的“长”字指为人们所接纳和喜欢。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老子认为,正是因为仁慈,所以才能做到英勇无畏;正是因为节俭,所以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安宁、富足;正是因为谦和退让,所以人类才能成为万物之长。我们可以从老子的思想推理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人类舍本逐末,就会走上绝路,这也就是下句话所要阐述的问题。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本句中的“慈”是作为勇敢无畏的根本和基础的仁慈:“俭”是作为心胸博大的根本和基础的节俭。“后”指的是把自己的利益置于他人的利益之后。
最后,老子得出“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的结论:这里我们不免要疑惑了:对敌作战的时候,怀有仁慈之心怎么能够取胜呢?如果我们从老子的无为思想出发,就不难理解此句中所包含的真意了。其实,老子所说的“慈”也可以理解为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用在战争中自然能取胜。“守”和“卫”都指的是自立的意思。由此可知,只有做到“慈”,我们才能于社会中安身立命。
王弼《道德经注》
久矣其细,犹曰其细久矣。肖则失其所以为大矣,故曰“若肖,久矣其细也夫”。夫慈,以陈则胜,以守则固,故能勇也。节俭爱费,天下不匮,故能广也。唯后外其身,为物所归,然后乃能立成器为天下利,为物之长也。且,犹取也。相慜而不避于难,故胜也。
久矣其细是说渺小很久了。如果像什么东西就失去了称它为大的缘由了,所以说如果道像什么具体事物,它就已经渺小很久了。仁慈,用来列阵就能胜利,用来防守就能牢固,所以能够让人有勇气。节俭,珍惜花销,天下都不会有缺乏,所以能够对天下那么广阔的范围施加良好影响。只有把自己的利益置于别人之后,将自己置之度外,天下万物才会来归顺,然后才能成器为天下谋利,成为万物的领袖。且是取的意思。有了慈爱,相互爱怜,不怕困难,所以能够胜利。
苏辙《老子解》
夫道旷然无形,颓然无名,充遍万物,而与物无一相似。此其所以为大也。若似于物,则亦一物耳,而何足大哉!道以不似物为大,故其运而为德,则亦闷然;以钝为利,以退为进,不合于世俗。今夫世俗,贵勇敢,尚广大,夸进锐;而吾之所宝,则慈忍、俭约、廉退,此三者皆世之所谓不肖者也。
世以勇决为贤,而以慈忍为不及。事不知勇决之易挫,而慈忍之不可胜,其终必至于勇也。世以广大盖物,而以俭约为陋。不知广大之易穷,而俭约之易足,其终必至于广也。世以进锐为能,而以不敢先为耻。不知进锐之多恶于人,而不敢先之乐推于世,其终卒为器长也。盖朴散而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自朴成器,始有属有长矣。
道没有形态、无法言说、无法命名,支配着万物的发展变化而不和任何一种具体事物相似。这就是为什么说道是伟大的。如果与某一具体事物相似,那道也成了具体事物,又有什么伟大之处呢?道因为不与具体事物相似而宏观、伟大,所以它运行的表现也是模糊不清的;以钝为锋利,以后退为前进,不符合世俗的观念。现在世俗重视勇敢,崇尚广大、丰富,夸耀果断进取;而我的宝物是慈爱忍让、俭朴节约、清廉退让,这三种事物都是世人觉得不合时宜的。
现在世人以勇敢、果断为贤能,而认为慈爱、忍耐不及勇敢果断的品质优秀。人们不知道勇敢、果断容易受到阻碍,而仁慈坚韧是无法战胜的,其最终结果必然会达到甚至超越勇敢所能取得的。世人以广阔、丰富、包罗万象为美,而以节俭、简约为粗陋,而不知道广阔、丰富的事物很快就会到它的极限,而节俭、简约则容易满足,最终必然会达到甚至超越广阔、丰富、包罗万象所给人带来的满足。世人以努力进取为有能力,而以不敢领先为羞耻。人们不知道努力进取的会被众人厌恶,而不敢领先的人却乐意把领先的优越地位让给别人,最终能成为万物的领袖。原木那样的质朴、简单被万物接纳,成为万物的品质,圣人以此来领导万物,自从原木质朴、简单的品质形成器物,就开始有类别,有领袖了。
勇、广、先三者,人之所共疾也。为众所疾,故常近于死矣。以慈卫物,物之爱之如父母,虽为之效死而不辞,故可以战,可以守。天之将救是人也,则开其心志,使之无所不慈,无所不慈,则物皆为之卫矣。
勇敢、广大、超前是人们都嫉恨的。被大众嫉恨,所以常常濒临灭亡的境地。用慈爱来保卫万物的人,万物像对待父母一样去敬爱,以死效劳都在所不辞,所以可以以此作战或防守。天如果要救某个人,就打开他的心志,让他对万物都怀有慈爱,既然对万物都怀有慈爱,万物会都来保卫他。
【经典解读】
很多人都以为老子的言说过于虚无缥缈,过于空泛无形,但正是这种大,才显现出了“道”的唯一性。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如果“道”也有特定的形状和声音,也可以轻易地就被观察到,那它就不能成为世界的本源了,也就不能作为支配时间万物运作的根本规律了。人们习惯通过自己的经验和主观意志来观察、看待世间万物,所以他们对自己不能认识的事物总是心存怀疑,老子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而说的。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所说的三宝,就是“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这三条法则,有了它们便可以终身不殆。“慈”,就是慈爱,老子所说的“慈爱”并不是对什么东西过于珍视,过于溺爱,也不是像东郭先生那样滥用同情心,而是要任其自然,不违背事物本性,滥用、挥霍事物。如前面所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俭”即第五十九章所说的“啬”,就是对事物节俭、爱惜,对百姓宽容、和爱,而非肆意妄为,滥用事物、滥用民力。“不敢为天下先”就是后其身、下其位,甘愿人下而不争。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这是老子从正面对“三宝”的作用进行论述。一个人拥有慈爱,才能勇敢。一方面,“慈”能使自己勇敢:保家卫国的战士因为拥有对国家、人民的爱,所以才会永远走上战场;为民请命的官员因为拥有对百姓的慈爱,才能敢于为民做主,和恶势力做斗争;那些母亲保护孩子而同天灾、猛兽抗争的例子无不是因为拥有慈爱而出现的。另一方面,“慈”能使人民勇,一个让百姓感到慈爱的政权,百姓才会在危难之中奋起保卫它;一个统治者拥有慈爱之心,所以百姓才会为了他而赴汤蹈火;一个将领,拥有慈爱之心所以战士才会前仆后继、死不旋踵。所以说: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前面已经多章论述,不再赘言。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这是老子根据时代背景出发,从反面来对“三宝”的重要性进行论述。当时众多诸侯,为了一已之私欲,相互征伐,不实行仁慈之政,却网罗勇猛好兵之士;不节俭养民,却滥用民力;不居下处后,却自以为君命神授,凌辱百姓。这样的君主、国家到头来只能走向灭亡。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在论证完“三宝”的作用后,老子指出了“三宝”的核心——慈。指出只有仁慈博爱,才能战无不胜,不可战胜。所以说上天如果眷顾一个人,一定会先给他一个仁慈的心。有了仁慈的心,才能得到尊重、得到支持,建立不朽的功勋。这和孟子所说的“仁者无敌”,有异曲同工之妙。
【哲理引申】
自古功臣名将死于非命者多,得善终者少,即使能得善终,也大多如范蠡、张良急流勇退。白起赐死杜邮、韩信被诛长乐宫、彭越被枭首、高长恭饮鸩……从古至今名将功高而能全身者莫如郭子仪。郭子仪为平定安史之乱的中流砥柱,唐肃宗曾派人慰劳他说:“国家再造,是你的功劳。”平定安史之乱后,他位高权重,名震天下,这样的功业地位没有不招致猜疑、忌妒的。但郭子仪谨慎处事,虚怀若谷,不以功自傲,不以名自得。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为了表彰平定安史之乱和拥立之功,皇帝将郭子仪封为汾阳王,还在长安的亲仁里建造了一栋金碧辉煌的王府。令全长安人不解的是,郭子仪住到了新王府后,下令将王府大门打开,任由人们进入观看,还不准府中之人干涉。一天,郭子仪的一个部下要调到外地,前来辞行。他知道郭子仪府中没有禁忌,一直走入内宅,准备拜访郭子仪。没想到,他竟然看到堂堂汾阳王正在帮助爱女和夫人梳妆打扮,一会儿递手巾,一会儿去端水。虽然在现在看来这很正常,但在古代尤其是郭子仪这样地位的人这是不能想象的,张敞画眉只受诗人们赞赏,但在宿儒学士眼中是极其掉身份的事情。这位将官看到后惊讶万分,回去后向人们谈论,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大家都知道了汾阳王的这个笑话。
郭子仪的儿子们听说传言,觉得太丢王爷的面子了,赶忙回去禀告郭子仪,没想到郭子仪毫不在意。儿子们又要求郭子仪像其他王府那样森严戒备,阻挡闲杂人等入内。他们甚至流着泪说:“您功绩显赫,声震天下,得到朝野尊重,可为何自己不尊重自己,不管什么人都放进府中。即使商朝贤相伊尹,汉朝大将军霍光也没有这样做啊!”
郭子仪长叹了一声,对几个儿子语重心长地说道:“我现在被封为汾阳王,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到了富贵的极点了。你们太年轻,只知道争强好胜,没有看到过这显赫声势背后的危机。月盈则亏,日正则偏,盛极而衰是万物的规律,我们不仅不该炫耀,而且应当及时急流勇退,这才是万全之策。可如今皇帝正在用人之际,我又不能卸甲山林。再说我们郭家一千余口人,到哪去隐居呢?在这进退两难之时,如果我们再紧闭府门与外界隔阂,有仇家定会诬告我们对朝廷不忠,若再有嫉贤妒能之辈的添油加醋,如果引起了皇上猜忌,我和你们就都死无葬身之地了。”
他的儿子们听了父亲的话恍然大悟,无不佩服郭子仪有先见之明。郭子仪在朝为官也是不露锋芒,从来不在皇帝和同僚面前言说自己以前的功绩,对那些深受皇帝信任的权贵既不阿谀也不排斥,只是尽职尽责为国家着想。从而避免了皇帝和权臣对其进行猜忌。他一生富贵,在肃宗、代宗、德宗数朝身居高位。
在唐代宗之时,宦官程元振自认为有拥立之功,担心老将难以制服,多次离间诬陷,使郭子仪被罢免副元帅之职。郭子仪将肃宗所赐的诏书一千余件全部呈给代宗,以表明自己的忠心。代宗看后,安慰郭子仪道:“使重臣忧虑,我很惭愧,从今后您不要担心。”
身为重臣,时时都会受到猜忌和忌妒,但郭子仪深知“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立身之道,虚怀若谷,明德保身,不仅能全身而终,还泽荫后代。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