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而有你,温柔相伴
我相信,人要生长得温润,是需要很多陪伴的。疫情快要过去了,正是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季节,道路旁盛开的绣球花,沉甸甸,随风招摇。青青的银杏,鹅黄的灌木,在阳光的照耀下,被镀上了一层亮亮的光。
上班下班,又开始步行一段,又一次路过铁像寺街角的咖啡店,透过橱窗看到那个淡蓝色的沙发。我家里也有一个一模一样的沙发,在寂静窗台的一角,整个疫情封城的冬天,幸而有它一直陪伴。
沙发是布艺单人沙发,淡蓝色,有深而宽阔的扶手。坐在沙发里,胳膊肘正好搁在宽宽的扶手上,摊开书,胳膊不费劲,头也不用勾得厉害。居家办公的日子里,我常常把笔记本电脑放在沙发的扶手上,办文办事,沟通微信,视频会议。
成都的天气在一年的大多数时间都是阴郁的,所以,每一个晴日的午后都是难得的节日。偶遇这张沙发就是在一个阳光温暖、寻找安逸闲适的假日午后。当时只是走累了,随意进了一家咖啡店,点了一杯偏甜的拿铁,就坐在店里靠街的橱窗打开一本书来读,是毛姆的《人性的枷锁》,整个人很快随着书中的情节入了神。故事是如此的迷人,我显然是忘记了时间,当我再次抬头,街头已经是华灯初上了。
咖啡店的老板冲我笑了笑,“你坐着我们店里最贵的沙发”。我才蓦然发现,我安坐的沙发竟然如此不同,沙发的蓝色调与店里其他米白色的沙发有明显的差别,波浪状的靠背与店里其他沙发直直的靠背也不同。只是,坐在这个沙发里,那种被温暖包围的感觉,很舒适,这种舒适感仿佛失落已久,非常熟悉又神秘。我鬼使神差地向咖啡店老板请教沙发的购买渠道,然后现场下单,买回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沙发。
因为曾经的一段旅行,遇到了一群可爱的人,开始越来越喜欢极简的生活方式,曾经满屋堆放的物品,凌乱的家具,在半年多的时间里陆续清理出去,小件的物品送给需要的朋友或者邻居,大件的物品通过“闲鱼”半卖半送。家里的东西越来越少,心情却越来越静,越来越好。也逐渐习惯了远离手机,在独处的时光,手机静音,听歌,看书,眺望窗台外的世界发发呆。
家里的东西很少,很空旷,沙发摆在了靠阳台的玻璃窗前。疫情期间,哪里也不能去,沙发就成为我每天最安稳的去处。阴冷的日子,热咖啡提神暖身,靠在沙发上,看窗外道旁的银杏树光秃秃虬枝伸展,没有金黄的银杏叶掩护,显得如此冷清。等公交车的人,零零星星,人们低着头看着手机,戴着口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远远的,看不清楚彼此脸上的表情。我在想,人生中的很多偶然,也是生命中的必然,但孤独的人生需要一个热爱和信仰,就像我坐在沙发里,感觉温暖,宁静,但充满思想和力量。
远远的地方,有高高的烟囱,常常冒着白烟,听说是垃圾焚烧厂。城市扩张的速度太快,这里原本是很偏远郊区的地方,现在却充满繁华和喧闹,房价也成为全市的高地。而今,在疫情里,却又突然冷清异常。这个世界的变化总是很快,让人总是禁不住对未来充满向往,又不得不小心翼翼,努力承担外界给予的考验。其实,非常感谢能在建设银行这样的大公司上班,才可以在疫情隔离的日子,不太为未来的生计担忧。
女儿十一岁了,正在读六年级,有时候她也会坐在沙发上看看书,她要求我也给她买一个沙发,我很认真地答应她,疫情过去,就给她量身定做一套。平时陪孩子的时间是不多的,她有很多功课,还有学习班、兴趣班,性格也太活泼,所以整个疫情隔离的冬天,只要她有功夫坐在沙发上的时候,我就把沙发让给她,然后自己就拉一把椅子坐在她旁边,她看她的书,我看我的书。
女儿说,爸爸,这个沙发好舒服啊,我说是啊,是不是很有安全感,很温暖。她咯咯地笑,说不是的,“坐在这个沙发上可以看到我们学校的教学楼”。我问女儿,喜欢读书吗。她说,有时候喜欢,有时候不喜欢。我问她为什么,她笑笑,“我喜欢语文啊,每次都可以考第一名,所以我喜欢啊,但我不太喜欢数学啊,觉得好难”。我无语,女儿这一点是遗传了我,我当年也是绝对的偏科,典型的文科生。我就给女儿讲起我当年偏科的故事,女儿就又开始笑起来,“那你还给我报奥数班?”我也笑,“那是不想让你走你老爸的老路,读文科,数学好也是很大的优势啊。”我想,以后,我不会勉强孩子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明白了一个天大的道理,能够与孩子长久陪伴才是最真实的幸福。
疫情面前,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焦虑过,但这段难捱的时光又恰恰给了我们自我反省的机会,到底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关于陪伴我们的亲人,关于我们赖以生计的单位,关于滋养我们的那些物件。疫情快要结束了,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一切,往后岁月,愿我们与最珍视的一切,长长久久地温柔相伴。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