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忠诚的干部”的企业一定缺乏“完善的制度”
东方文化比较讲究“忠诚”二字。喜欢把人划分成“忠、奸”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物类型。所以不论是政权的更迭,还是企业的创建,人们都是把选拔忠诚、老实、听话的干部放在首位。反而对系统和程序等制度建设性问题不够重视。由于忠臣和奸臣太难以区分清楚,很多时候是要“盖棺才能定论”,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带兵打仗只能用“子弟兵”(即“上阵还须父子兵”)。在一些比较偏远的企业里,不要说选拔干部,就是男婚女嫁也都出不了一个小小的圈子,造成企业里充满了亲朋好友、乡党近邻。开创时期,大家齐心协力,坐稳江山后就要想办法“杯酒释兵权”,不然的话就真得就会有人要出来造反夺权。
西方文化一直比较重视法律制度和工作程序的创造和设计。而且很多美国人甚至倔强的认为程序和过程比结果重要,甚至比那些执行程序的人还要重要。因为结果可能是偶然产生,而任何人只要能按照正确的程序去操作,必然会做出正确的结果。所以很多百年老店都信奉“铁打的品牌,流水的兵”。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忠、孝、礼、仪”,忠为首。所以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在不遗余力的寻找着“忠臣”,却总是事与愿违。虽然是“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刘备三顾毛廬才请出诸葛孔明,但刘皇叔一直到临死之前还是无法确认诸葛亮能否真正扶持刘阿斗坐江山。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初期虽然采取了中国人经常使用的按手印、诅咒发誓、饮血酒等措施来考核革命同志忠诚与否,但还是保不了要出陈炯明、汪精卫这样的人物。
由于总是无法确认自己所选拔的“干部”是否听话和忠诚,因而中国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破格提拔,甚至还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例如,奉系军阀张作霖破格提拔“忠”于“大帅”,尽职守门的更夫,一时传为趣谈。据说张作霖有一道指令:“一过午夜,不许任何人进出。”一天,张作霖“归来迟,叩门不应,连叩仍不应……乃高叫曰”‘我是大帅啊!’更夫应曰:‘你是大帅也不行,大帅有话,过了时间任何人不得进出’。结果,张作霖“只好绕行后门,破费手脚始得入”。第二天,张作霖急忙召见此更夫,更夫以为大帅震怒,急跪地请罪曰:“报告大帅,奴才昨夜确不知真的大帅回来,才不敢开门。”张作霖“欢颜曰:‘起来,好小子,你它妈的不开门,是真听我的话!我不但不怪你,还认为你这小子善看守,有出息!这样吧,你就去接任模范监狱的所长吧!’。更夫急叩头谢罪曰:‘奴蒙大帅不罪,已感激往外了,让我做官那怎行?’张作霖笑骂曰:‘他妈的,你做官不行,难道我做大帅行吗!我他妈叫你行,你就行’……”。
张作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更夫“怀其惠”,“感其恩”,忠心地为他尽职效劳。
即便是“忠臣”,最终也会离开人世,只有能够自我完善的企业制度才是永恒的。所以西方企业通常都认为人才是否忠诚老实,无关紧要,只要能给企业带来效益就行。所以它们都习惯于到社会上,甚至是到竞争对手那里去挖人才。根本就不关心你是忠还是不忠。因为在企业内部有完善的制度约束,在企业外部有严格的国家法律的约束,根本就不怕你耍花招,玩猫腻。
所以说,急需“忠诚的干部”的企业一定缺乏“完善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