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药膏,你用对了吗?——浅谈医疗机构皮肤外用制剂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王琲

很多三级医院都有根据自己医院临床需要所研制的“自制制剂”,因其普遍价格较低、临床疗效佳而深受患者喜爱。其中皮肤外用制剂剂型包括:洗剂、涂剂、搽剂、凝胶剂及乳膏剂等。由于人体皮肤角质层的限速屏障作用,大部分药物透过皮肤的能力较差,并且不易进入体循环,故皮肤外用制剂基本上仅发挥局部治疗作用,比起内服药物似乎显得更为安全,这也使得医疗机构外用制剂尤为畅销,有些制剂甚至晋升为“网红”,在一些电商平台上也可找到它们的身影。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医疗机构制剂,是指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经过批准而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而根据《药品管理法》及《实施条例》规定: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凭执业医师处方在本医疗机构使用,不得发布医疗机构制剂广告,不得在市场销售或者变相销售。因此,以各种方式在市场上、电商平台上销售这类制剂的行为实属违法行为。此外,这些看似安全、普通的外用自制制剂,仍属于医疗用药范畴,超适应症用药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下文根据制剂主要药物成份,归纳、总结了一些常见的皮肤科医疗机构外用制剂的共性部分,希望能引起读者重视,不能因为价廉易取得,就擅自滥用。

糖皮质激素类

常用的糖皮质激素类外用制剂主要成份包括地塞米松、曲安奈德及氯倍他索等,多为复方制剂,这类药剂具有一定共性,一般都具有抗炎、抗过敏、收缩血管等药理作用,通常适用于湿疹、皮炎等皮肤病。在使用这类制剂前,首先要明确是否有适应症,有些患者仅以皮肤瘙痒等表征,擅自使用此类药膏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例如细菌或真菌感染的皮肤病患者,若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可能会加重感染,甚至导致严重后果。此外,部分因病情需要而长期大面积使用此类药膏的患者也需要警惕用药部位出现毛囊炎、皮肤萎缩、变薄等不良反应,还可能引起皮肤干燥、多毛等情况,并增加皮肤易感性。

抗生素类

常见的抗生素类外用制剂主要包括抗细菌和抗真菌成份。抗细菌药物成份如克林霉素、林可霉素、氯霉素、新霉素及甲硝唑等,抗真菌药物成份如咪康唑。深受痤疮、溢脂性皮炎困扰的患者经常会来医院开具这样一类外用制剂。克林霉素的抗菌谱包含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链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等与痤疮的发生密切相关的人表皮定植菌,适宜制成凝胶剂,涂抹后无油腻感。另外,前阵网上非常火的一款医疗机构制剂氯霉素搽剂,祛痘效果良好,但在此必须指出,氯霉素若是进入体循环,不良反应非常多且严重,包括骨髓抑制表现为血细胞减少,新生儿严禁使用,可导致灰婴综合征。此外,这类含抗生素的药物使用不当还会导致耐药情况的发生,因此切忌滥用。

润肤保湿类

护肤保湿类的外用制剂通常含有尿素、尿囊素、生育酚等,可用于皮肤干燥、手足皲裂等症状。尿囊素能够增强皮肤角质的吸湿能力,并直接作用于角质层蛋白,使角质蛋白分散,鳞屑松解、脱落,使皮肤润泽、光滑,也能刺激上皮增生,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伤愈合。单纯滋润保湿用的外用制剂使用范围较广,安全可靠,男女老少孕妇皆宜,有些基质药膏还可以作为其他药物的外用稀释基底。

最后,给各位读者提个醒:虽然每一家医疗机构的自制制剂都有自己独特的包装,但是同一家医疗机构内,相同的剂型之间可能包装相似,仅仅是颜色的不同,而其中的成分、药效却天差地别。有些患者认为药名复杂,仅以包装颜色区分,复诊时容易混淆,这也是需要注意的。

■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采编

(上海医药集团特别支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