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方剂”,中医力量!
原标题:“甘肃方剂”,中医力量!
近日,甘肃省药监局对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应用传统工艺配制的“甘肃方剂”扶正屏风颗粒、宣肺化浊颗粒和培土益肺颗粒予以备案。自此,6种“甘肃方剂”预防方已经开发为院内制剂进行备案。
“成为院内制剂后,可以在全省医院内调剂使用。”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张志明称,这对推动“甘肃方剂”和全省中医药产业发展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从省内推广到驰援武汉,从国内使用到援助白俄罗斯、马达加斯加再到泰国,“甘肃方剂”走出省门走出国门,走向国际抗疫前线,让甘肃中医药在此次战“疫”中大放异彩。“甘肃方剂”是甘肃智慧的结晶,是甘肃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凸显的甘肃力量。
“甘肃方剂”开发为院内制剂
“甘肃方剂”是甘肃省新冠肺炎防治中医药专家组针对新冠疫情的发病特征,以及中医药参与救治情况凝练而成,分为预防方、治疗方、康复方和藏药方,它不仅降低了重症、危重症的发生率,降低了病亡率,而且缩短了患者住院周期,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
2020年6月,甘肃省卫生健康委、甘肃省药监局在调研、组织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将“甘肃方剂”中的预防方开发为院内制剂进行备案,分别是甘肃省中医院制剂名为扶正避瘟丸(备案号为:甘药制备字Z20200425000),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制剂名为扶正屏风合剂(备案号为:甘药制备字Z20200436000),在甘肃省中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分别研制并在全省调剂使用。
“甘肃方剂”预防方院内制剂携带、服用方便,当时广泛应用在密切接触者、境外入境人员、发热门诊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口岸检疫和边防检查人员、监所工作人员、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工作人员以及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残疾人、严重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提高预防效果。
今年8月底,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应用传统工艺配制的扶正屏风颗粒、宣肺化浊颗粒和培土益肺颗粒再次获准备案,包括此前已经备案的藏药方催汤颗粒,目前6种“甘肃方剂”已经备案。
“由方剂到院内制剂,这转化是一大跳跃,也是我省药监部门努力的结果,对临床研究有积极的作用。”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张志明说。
省药监局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政策文件精神,鼓励支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发转化、二次开发、申报新药,助推全省中医药产业发展。
获批院内制剂皆为“陇中瑰宝”
医疗机构的院内中药制剂是临床用药的重要补充,简便实用,疗效确切,是医疗机构建设“名医、名药、名科、名院”的重要载体,是药物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医疗机构开展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
自2010年3月开始,甘肃省卫生健康和药监部门,先后评审公布40家医疗机构的395种院内中药制剂在全省范围内调剂使用。
“每个获批的院内制剂都有不同的特点,是凝聚了几代人的智慧和心血,堪称独有的一块美丽瑰宝。”甘肃省中医院院长赵继荣介绍,时至今日,院内制剂已在临床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甘肃省中医院的“杜仲腰痛丸”“消肿止痛合剂”“损伤胶囊”“消定膏”“补脑膏”“健胃清肠合剂”等制剂,经临床长期验证,疗效确切,属于“陇中瑰宝”。甘肃省中医院现有院内制剂品种97个,涵盖27种剂型,其中在全省调剂的有45种,有58个品种纳入医保。自2014年以来,累计完成院内制剂使用1.2亿元。2020年,医院制剂销售2500多万,仅杜仲腰痛丸销售额达到1276万元。
省卫生健康委介绍,自院内中药制剂全省调剂使用以来,我省各级医疗机构院内中药制剂的使用量逐年增长,十三五期间,仅省直单位院内中药制剂的年销售额从2016年的3082.61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5338.73万元,增长了73.2%,年均增长14.6%,全省调剂使用销售额近1000万元,为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方便基层患者、节约医疗费用发挥了积极作用。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首席记者 欧阳海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