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虱谈诗】2-2柳三变和张三影
【扪虱谈诗】
阿夏老师是网络诗坛所谓‘骨灰级’的人物,早年活跃在清韵等论坛。山菊有缘碰上他的文字时,阿夏老师已经进入隐居模式。这些年联系渐疏,最近惊闻阿夏老师已于2019年8月4日仙逝~~~经阿夏夫人同意,山菊将继续刊登阿夏老师的作品。重温这些文字,也是一种纪念。
一个诗词爱好者的
学习笔记
和他的
诗词
2.我问你爱她有多深
柳三变和张三影
作者:段瑞夏
柳永和张先,是北宋的两个流行歌曲歌词作手。那时候流行歌曲不叫流行歌曲,叫词。没有电视,电台,没有唱片,就靠口头流传。但是,“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可见流行之盛。
柳永原来叫柳三变。因为老不升官,他就把三变的名字改叫永,潜台词是:俺就永远这样下去吧。很有点向皇上示威的意思。他到四十七岁才中进士。由于平日沉湎声色,行为不检,有一回临发榜宋仁宗硬把他的名字拿掉。他从此就标榜自己是“奉旨填词”。如此这般,万岁爷竟然没有算他腐化堕落分子,也没有把他打成右派。想想从前的皇上有时候也够宽容的。
张先比柳永小三岁,写歌词的名气没有柳永大。但是发达就早,四十岁中进士。三影不是他的名字,而是绰号,随作品来的。他有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隔牆送过鞦韆影”,“帘压卷花影”。他就是善于捕风捉影。无影也有佳句,如:“无数杨花过无影”,“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
和现代的流行歌曲一样,流行的大都是爱情歌曲。爱情这事儿后来被搞得很神圣,似乎非得是海誓山盟,非君不嫁,非卿不娶才成。其实没有必要。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矣。舞榭歌楼里的事,照样写得优美动人。这方面,古人似乎比现代更开放。白居易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罗隐说:“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都是不如人?”落魄文人和落魄女人身世之感其实差不多,有不少共同语言。
一样写风月情浓,张先比较文雅,含蓄。柳永则比较口语,描写叙述更直接到位。如果按今天的电影限制级来分,柳永大概有时会分到R级,张先大都是PG13吧。所以大众更喜欢柳永;所以官场上人假惺惺地不喜欢柳永。我猜想他们暗中也喜欢的,要不怎么皇上也看了呢。张先可能官场上混得多一点,为了官场上的体面,他得注意影响。
虽然如此,张先还是以歌词出名。这一点,苏东坡很抱不平。东坡为张先的词作跋,说张的诗可以追配古人,而世俗但称讚其歌词,“盖所谓未见好德如好色者欤”。张先晚年跟比他小五、六十岁的黄庭坚,秦观等苏门学士一起在东坡门下凑热闹,可见他心态比较年轻。东坡不仅为他的词做跋,身后还是东坡为他写了祭文。张比东坡年长四十六岁。
张柳的另一个区别,在作品气象的大小。柳永能大能小,张先能小不能大。尽管写起儿女情来两人都各擅胜场,但是,拿出柳永的“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来,张先就不能望其项背了。往下念:“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直可以和东坡稼轩抗衡。东坡好几次问人:“我词何如耆卿?”,显然视柳为劲敌也。
张先以写影出名,写多了时有重複。如词有“云破月来花弄影”,诗中有,“浮云破处见山影”,上面“无数杨花过无影”, “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都有重複的毛病。
张先有一首《千秋岁》:
数声鶗鴃。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有网友说因为写了议论,故风格挺拔。我觉得很是。诗词一般提倡形像思维,但是,议论得好,也有给人深刻影响的佳作。“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这也是张三影笔力独到之处。
(图片来源网络)
往期链接
【扪虱谈诗】1-3 诗词是给人爱的
【扪虱谈诗】1-4 让诗词做你的人生旅伴
【扪虱谈诗】1-5 我的诗词世界观
【扪虱谈诗】1-6 营造诗的世界
【扪虱谈诗】1-7 诗这个东西
【扪虱谈诗】1-8 诗人之词和匠人之词
【扪虱谈诗】1-9 诗人和匠人
【扪虱谈诗】1-10 刻意
【扪虱谈诗】1-11 诗词不是古董
【扪虱谈诗】1-12对梦猫楼诗论的争鸣
【扪虱谈诗】1-13写诗减肥说
【扪虱谈诗】1-14 意和境
【扪虱谈诗】1-15写诗是挖掘自我
【扪虱谈诗】1-16 写韵楼记
【扪虱谈诗】1-17 写韵楼又记
《来路月华凝》所有链接点击下面链接:
纪念阿夏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