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臣的布局!武则天到死都想不到,她早已经掉入狄仁杰的彀中

狄仁杰两度入阁

武则天废黜二十七岁的皇帝李显时,主要依赖三个人:宰相裴炎、将军程务挺、相王府司马刘炜之。裴炎与武则天在政治利益上相辅相成,程务挺是识时务者,刘炜之则想推相王李旦上位,可当他们发现,真正想登上九五之位的是武则天的时候,传统的道德观念让他们不约而同地站到了女皇的对立面,此时女皇的势力已经大成,裴炎等人不过是螳臂当车,以卵击石罢了。

杀了一个宰相,武则天还可以树立另一个宰相,一代名臣狄仁杰在武则天登上皇位的第二年,荣升地官侍郎,入阁鸾台。虽然是朝中宰辅,却对深受武则天信赖的酷吏无可奈何,仅仅三个月,狄仁杰就被来俊臣诬告下狱,若不是狄仁杰急中生智,假意承认谋反,骗过了来俊臣,或许早已经身首异处了。

狄仁杰躲过了一死,却被武则天贬到了彭泽,这一去就是六年的时间,六年内,武周天下乌烟瘴气,来俊臣、卫遂忠等人四处诬陷忠良,残忍虐杀百姓,突厥、契丹纷纷打着复唐的旗号对中原用兵,武则天急需一个治国能臣来为她分忧解难,时任幽州都督的狄仁杰在宰相娄师德的暗中推荐下,再度入朝拜相。

狄仁杰两度入阁

狄仁杰扶立李显正位

武则天希望狄仁杰整顿朝纲,重拾百姓的信心,狄仁杰义不容辞,他还有更重要的目的,匡扶李唐社稷。

相王李旦被废后,在李昭德的劝谏下,武则天虽勉强将他立为太子,却幽禁东宫,八年来不见天日,本就无心政事的李旦整日担忧重蹈李弘、李贤两位兄长的覆辙,惶惶不可终日。身在朝中,大权独握的武承嗣不断地对李旦的太子之位发起冲击,为此陷害了不少替李旦说话的朝中重臣。

随着武则天的年岁越来越高,武承嗣的攻击也越来越猛,李旦的儿子、女儿全部被贬黜,眼看着就要守不住有名无实的太子之位了,狄仁杰来了。

武则天

狄仁杰才具品格为世人所称道,武则天非常敬重他,也能够听得进去他说的话,在废立太子的关键时机,狄仁杰重启李昭德先前的话题,他再次重申,亲生儿子远比侄子要靠谱,武则天百年之后,能够在太庙中供奉她的绝不会是作为侄子的武承嗣。

而在武则天动摇的时候,狄仁杰果断的将远在湖北的被废皇帝李显抬了出来,相比于李旦,李显更有资格继承皇位,也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李显比李旦稍微有些进取心。

整个武周朝廷都知道皇帝最信任的宰相提出了庐陵王正位,他们当然也要选边站,尤其是那些恶贯满盈,却能够在武则天面前说上一两句话的人,已经七十四岁的武则天并不能护佑他们多少时间了。

酷吏吉顼和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选择站在狄仁杰这边,他们明白,李唐复国是人心所向,与其跟李显拼个你死我活,不如早早投靠。

男宠的力量是无穷的,年老的武则天对张易之兄弟言听计从,被流放长达十四年的李显终于回到了长安,东宫的相王李旦也果断的让出储君之位,李显的回归,让一直争夺太子之位的武承嗣极其失落,没过多久就病重身亡了。

狄仁杰举荐良臣,布局复唐

搞定太子之位,狄仁杰也需要为他铺好登基的道路。此时朝中的三股势力争斗不断,武氏兄弟占据朝中要职,武承嗣之后的武三思也觊觎皇帝宝座,张易之兄弟恃宠而骄,接连侵害朝中重臣,而反观太子李显,步步谨慎,不敢结交朝臣,生怕被废。

武则天驾崩后,李显能否顺利继位,武三思会不会兵变,张易之兄弟会不会借此把控朝权,甚至调转枪头投靠武三思,谁也不能保证,狄仁杰也没有把握。

他需要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将忠心为民且心怀李唐的耿直之人送到更重要的位置上,两度推荐张柬之,将他送入内阁,引荐桓彦范、敬晖、姚崇,狄仁杰用三年的时间,为李显布好了一个可以高枕无忧的局,也将武则天套入彀中。

张柬之入朝

倒张行动

狄仁杰的所作所为绝不是针对武则天,他更期望权力能够和平交接,事实上,武则天曾一度按照狄仁杰的构想而进行着交割权力,称帝后第一次重回李唐的龙兴之地长安便是释放归政李显的信号,可惜,狄仁杰却病逝了。

狄仁杰的离世让武则天顿感朝堂一空,也让她成为了张易之兄弟利用的对象,除了二张,再也没有人能够得到武则天的信任。

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乱政

没有政治动机的二张因武则天的过分宠爱和信任而肆无忌惮,将吉顼告诫他们联合李显的事情当成耳旁风,疯狂的挑拨李显与武则天的关系,打压朝廷重臣魏元忠,成为李唐和平复国的最大障碍。

为此,拥李派代表宰相韦安石和唐休璟等人收集了大量二张违法乱政的证据,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倒张运动,结果被武则天无视,韦安石与唐休璟连续被贬外放。崔玄暐与桓彦范等人上书陈述张易之兄弟图谋不轨,武则天仍旧不为所动。

御史中丞宋璟在武则天面前极其强硬地将张易之兄弟定性为反贼,力主将二张捉拿归案,武则天为了保护二张,连续命令宋璟外出巡视,全部遭到了宋璟拒绝,软硬不吃的宋璟最终从武则天手中拿走了张昌宗。

这是拥李派的一大胜利,可宋璟还没来得及高兴呢,武则天的圣旨就来了,张昌宗无罪释放,倒张行动彻底失败,拥李派大臣随时面临被报复的危险。

刚正不阿的宋璟

神龙政变前

直到此刻,拥李派大臣执行的仍旧是狄仁杰时期的策略,剪除妨碍李唐复国的不安定因素,静候武则天主动退位或者驾崩。

但是,倒张行动失败后,拥李派大臣在张柬之的影响下,改变了想法:不扳倒武则天,根本不可能扳倒张易之兄弟。

二张在,复国就没有希望。

神龙政变后的武则天

一场政变正在悄然谋划中,核心人物便是被狄仁杰两度举荐入阁的宰相张柬之,他有四个得力队友,桓彦范、敬晖、崔玄暐和袁恕己。

桓彦范、敬晖与张柬之同出狄仁杰门下,是他极其信赖的拥李派代表,宰相崔玄暐兼职东宫官员,是太子李显的代表,相王府司马袁恕己是李旦的代表。

他们还缺一个武将,想要政变,掌控禁军的将领是不可缺少的,北衙禁军统帅之一的右羽林卫大将军、北玄武门守将靺鞨人李多祚曾深受李治国恩,无以为报,当张柬之游说他的时候,李多祚当即点头应允。

有了李多祚的帮助,不得人心的左羽林卫大将军武攸宜在北衙禁军被架空,成为有名无实的傀儡将军,而掌控南衙禁军的则是左卫大将军相王李旦。

如此一来,拥李派已经占据了绝对上风,入宫逼政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可是,在胜利前夕,太子李显竟然害怕了。

李显对武则天是发自内心的害怕,哪怕是已经胜利在望,他也吓得胆颤心惊,若不是王同皎等人强行逼迫李显入宫,神龙政变就胎死腹中了。

二张被杀,武则天被强行退位,迁往上阳宫,由政变之一的李湛负责监视和护卫,一直到十个月后,武则天在病重中离世,享年八十二岁,临死前,武则天去帝号,改称则天皇后,并释放了当初被她折磨的王皇后、萧淑妃以及褚遂良等人的家人,为她残忍的一生划上了句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