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研究眼前的儿童

——读《儿童成长的秘密》
这本书的作者是我非常敬佩的李竹平老师。说是敬佩,其实对他的了解也仅仅限于,他是一位一线的小学语文老师;他开设了公众号“我在小学教语文”,并且日更两篇;并且出版了很多本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方面的书。
想不到,李竹平老师不仅研究语文教学,还研究教室里的儿童,在我看来就是班主任思考最多的儿童的教育问题。当然,我知道我的这种想法是很有局限性的。
接触这本书,是必然。因为最头疼班级管理的我,偏偏接到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这个任务,我没有退路,是必须要完成好。怎么办?向书求助。这是我最近几年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我当然希望买到一本,直接就是解决我目前教室里的问题的书籍,最好有人手把手教我。
于是,我与这本书相遇。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地写下:确实就是发生在教室里的场景,确实就是我常用的处理模式。偏偏,李竹平老师告诉我:没有直接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你需要做的是对班级中的每一个儿童进行持续性的研究。
“对儿童做持续性的研究,一是指研究要在动态观察、了解和分析中才能得到更丰富更真实的信息,以保证得出的判断和结论具有足够的科学性和适切性,让教育和陪伴找到合适的姿态和方法;二是指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某一个阶段的表现和呈现的问题,既与过去有关联,又会对未来产生影响,这就要求要有持续性的观念,避免孤立地看待问题和现象。”
在这本书中,李竹平老师带着我重新审视学校里的童年和儿童。检视我们自己经常挂在嘴边的儿童立场,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儿童立场。
在这场检视中,我看见了自己确实存在的诸多局限性。“教育者不仅需要已经被过去情境验证过的儿童立场,还要在与儿童相处中,理解儿童,携手儿童的成长,不断建构自己的儿童立场。这是变化的,我们也得紧紧地跟上自己的变化。
说到这里,就想到在中秋小长假的度过方式。以前,我面临的孩子只有一部分在中秋小长假有父母刻意为之安排活动。可是,现在我面临的这些孩子,小长假里一刻也没有闲着,他们所玩、所去之地已经不需要老师再赋予什么词语去表达。
我当时就在想,在这样的情形下,我的语文课堂能够做些什么?我曾经自诩的喜欢创造各种活动机会,孩子们都已经拥有而且丰富。他们在培训机构获得的奖品已经让我所能提供的奖品变得微不足道了。那么,我的语文课生存空间在哪里?魅力在哪里?他们被丰盈物质包裹的童年,需要点什么?
正在进行时中的儿童塑造,在班级活动中我们该如何去认识?
在接手现在这个班级,我听到几个孩子家长介绍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和我在学校观察到的表现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并且通过几次处理矛盾后孩子回去的汇报,我对李竹平老师所说的班级活动中“此在的自己、想象和期待中的自己、活动中临时关系中的角色的自己”表示深深的赞同。只有明晰儿童的丰富性、多面性,才能有自主去觉察儿童背后行为的意识。
接下来的板块“把儿童当成儿童”和“做儿童的知心人”则是用案例来表达自己的儿童立场,寻找诗意与理性的平衡点。
如果说前面两个板块帮助我梳理清楚了自己平常一些做法背后的理念,并进行了鉴别;后面这两个板块,给了我研究眼前儿童的信心。
没有恰好适合你教的学生,只有不断研究持续性研究的你。但是,在我最薄弱的“班级活动的组织”这个板块,我几乎还没有开始,零打碎敲地。恰如我今天看到干国祥老师发的文章的前一段:
“没有领导的管理是盲目琐碎的;没有管理的领导是虚张声势的;而没有课程开发的教室是失去主阵地的教室,是把'教育’沦丧为'治人’(而不是培养人使之成长)的教室。”
加油,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