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为什么主动违抗王夫人的命令,对于贾府她已经看透了

薛宝钗给人的印象是做事周全,有和她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与圆滑,进入贾府没有多久,上上下下对她形成了一致的评价“品格端方,行为豁达”。每个人她都会顾及到,就连人人都轻视的贾环,她也照顾他的情绪,让莺儿在玩牌的时候让着他,哥哥薛蟠从外边带来新鲜玩意,她也不忘给赵姨娘母子送去一份。

在和探春联手理家的时候,探春提出改革,把贾府一些不必要的开支给减了,薛宝钗“施小惠”让承包的人得到了大的好处,没有承包的人也得到了好处,两全其美。种种事件表明薛宝钗精通人情世故,照顾大局。

在薛宝钗过生日的时候,贾母让薛宝钗点戏,薛宝钗专门找了贾母喜欢的戏来点。对于贾府的当家女主人王夫人,是自己的亲姨妈,薛宝钗更是体贴照顾她的情绪。金钏因为被王夫人打了一耳光赶出荣国府,愤而跳井自尽。金钏是王夫人身边的大丫头,和王夫人关系比较近,王夫人对此非常内疚,薛宝钗劝她说“金钏不是赌气投井,她是失足掉下去了”这样王夫人心安理得多给她家里几两银子就重新充当菩萨心肠了。

薛宝钗见王夫人为金钏入殓的衣服为难,就慷慨把自己的衣服贡献了出来。在宝钗顾全大局的同时尤其照顾王夫人的感受,这也是王夫人喜欢薛宝钗的一个原因。

但是我们看在抄检大观园之后,薛宝钗立刻向李纨提出要搬出去,她向李纨请辞时是这么说的

“只因今日我们奶奶身上不自在,家里两个女人也都因时症未起炕,别的靠不得,我今儿要出去伴着老人家夜里作伴儿。要去回老太太,太太,我想又不是什么大事,且不用提,等好了我横竖进来的,所以来告诉大嫂子一声。”

显然薛宝钗在找借口离开大观园,尤其是听李纨说

“你且回去,好歹一两天再过来,省得我落不是”后,薛宝钗说“能落什么不是呢,你又不是放走了贼”。

这话说得挺刁,虽然是笑着表达的,但是这个“不曾放了贼”,内含对前边抄检大观园的不满。在抄检大观园的时候,探春一句“我的丫头是贼,我就是最大的窝主,只管查我”,表示她对抄检大观园的性质看得非常透彻,薛宝钗这句话和探春的话有相似之处。

探春能从抄检大观园这个事件中看出贾府已露破败之相,说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要自杀自灭才能一败涂地”,薛宝钗冰雪聪明同样能看出贾府要走向毁灭,尽管这个主意是她亲爱的姨妈王夫人出的,她也不去周全了,她认为这种做法会让人心离散,搞得大家人人自危,她非常不赞同王夫人的做法,就和探春一样,虽然平时和王夫人很亲近,但是这样关系家族存亡的大事不比寻常。

薛宝钗离开大观园时,和王夫人不辞而别。这不是薛宝钗的风格。在和李纨辞别的时候,薛宝钗说话还留有余地,表示以后还会“横竖回来的”,等王夫人知道薛宝钗搬走后亲自挽留她的时候,薛宝钗索性把话说死,她说“姨妈既然知道,我索性把东西搬走,从今日就辞了”,表明日后再也不回来了。

薛宝钗离开大观园所找的借口就是母亲身体不好,但是王夫人和薛姨妈联系密切,知道薛姨妈真实状况就是腰疼咳嗽等年年有的老毛病,并不要紧,薛宝钗离开的理由显然不成立,但是薛宝钗去意非常坚决。

无奈中的王夫人只好上纲上线说“你太固执了,赶紧搬回来,不要为不要紧的事疏远了亲戚”。这话其实分量很重,以她对薛宝钗的了解,薛宝钗肯定会给她这个面子,但是薛宝钗一反常态说

“这话说得太重了,并没为什么事要出去。我为的是妈妈近来神思比先大减,而且夜晚没有得靠的人,统共只我一个人;二则如今我哥哥眼看娶嫂子,多少针线活计,并家里一切动用器皿,尚有未齐备的,我也须得帮着妈妈去料理料理。姨妈和凤姐姐都知道我们家的事,不是我撒谎。再者,自我在园里,东南上小角门子就常开着,原是为我走的,保不住出入的人图省走路,也从那里走。又没个人盘查,设若从那里弄出事来,岂不两碍?……”

这话说得严肃而郑重,简直就像变了一个人,直接从自家情况入手说起,必须要离开,不容商量。这说明对于抄检大观园这个事情,薛宝钗严重不赞同,她和探春的想法是一样的。认为贾府从此休矣,之前自己敬重的姨妈居然如此糊涂,这里不仅仅有避嫌,更多的是抗议,她不是贾府的女儿,自然不能像探春那样义愤填膺,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

王夫人也只能无可奈何地答应她,这是薛宝钗唯一的一次主动违抗王夫人,语言也很尖刻,解释自己不辞而时说“姨妈有许多大事”,王夫人除来抄检大观园这一件大事,连带赶走晴雯和芳官,她哪里来的大事儿,这表明薛宝钗对王夫人已经很有看法了,她和探春一样,看透了贾府破败不堪的未来。

看到薛宝钗要搬走,探春的说辞是

“很好!不但姨妈好了,还来的;就便好了,不来也使得......正是呢。有别人撵的,不如我先撵。亲戚们好,也不在必要死住着才算是好。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看到过有人把这段解读成探春讨厌薛宝钗,趁机打击赶走她,其实不然,探春是借薛宝钗离开来发泄自己对抄检这件事情的不满,在这件事情上,薛宝钗和探春有共识,她们由此看透了贾府的未来“自杀自灭起来,方落个一败涂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