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治性罕见病—血友病
一、疾病概述
血友病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由于编码凝血因子的基因异常而导致凝血因子FⅧ或FⅨ生成障碍,表现为自发性出血或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其中凝血因子Ⅷ(FⅧ)缺乏为血友病A(hemophilia A,HA);凝血因子Ⅸ(FⅨ)缺乏为血友病B(hemophilia B,HB)。通常女性携带,男性发病。人类Ⅷ因子基因定位于Xq28,基因跨度超186 kb,由26个外显子(占9 kb)及25个内含子(占177 kb)组成,编码2351个氨基酸,已发现缺失型(包括错义、无义及移码突变等)共46种以上[1]。血友病B也呈x连锁隐性遗传,但血友病B有明显家族史者少,故此基因似有高度的自发性突变率。人类Ⅸ因子基因定位于Xq27 11,基因总长度34 kb左右,由8个外显子组成。已鉴定出的突变100种之多(部分缺失及全缺失者30种,其余为各种类型点突变)[2]。
1986-1989年在全国24省市的37个地区所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血友病患病率为2. 73/10万,与欧美相比较低[3]。
二、临床特征
血友病患儿绝大多数为男性,临床特点是延迟、持续而缓慢的渗血,出血频度与部位取决于患儿体内的凝血因子水平。血友病的出血在各个部位都有可能发生,以膝、踝、肘和肩等大关节出血最为常见,肌肉出血次,内脏出血少见,但病情常较重。除颅内出血外,出血引起的突然死亡并不多见,但年幼儿可因失血性休克致死[4]。
患儿首次出血常为学步前皮肤、软组织青斑、皮下血肿;走路后关节、肌肉出血开始发生,若此时无有效替代治疗,关节出血常反复发生并在学龄期后逐步形成血友病性关节病,不仅致残而且影响患儿就学及参与活动,影响其心理发育。上述疾病演变过程常为重型患儿特点,但在没有及时接受替代治疗的中型患儿中也常见。
血友病A和血友病B的临床表现相似,确诊及两者的鉴别主要依赖实验室检查。
三、诊断
血友病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在血友病的诊断中实验室检查尤为重要[5]。
根据FⅧ或FⅨ的水平将血友病分为3型,因子水平5%~40%者为轻型,2%~5%为中型,<2%为重型。重型患儿常在无明显创伤时自发出血,中型患儿出血常有某些诱因,轻型血友病的出血常由明显外伤引起,患儿常在外科手术前常规检查或创伤后非正常出血才被发现。
1、筛选试验
内源途径凝血试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外源途径凝血试验(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 Fib)或凝血酶时间(TT)、出血时间(B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等。血友病患儿除APTT延长外,其他试验均正常。
2、确诊试验
因子Ⅷ促凝活性(FⅧ:C)测定和因子Ⅸ活性(FⅨ:C)测定可以分别确诊血友病A和血友病B,并对血友病进行临床分型,同时应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和瑞斯托菌素辅因子活性(vWF:Rco)测定(血友病患者正常)与血管性血友病(vWD)鉴别。作抗体筛选试验和抗体滴度测定以诊断因子Ⅷ或Ⅸ抑制物是否存在。
3、基因诊断
(1)直接基因诊断: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PCR、DGGE、SSCP、DNA测序等)直接测定致病基因的缺陷。FⅧ22内含子倒位分析可作为重型HA的筛选试验,是目前用于临床诊断的直接基因检测方法。
(2)间接基因诊断:利用致病基因内外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作为特异分子遗传标志物,通过家系成员间的连锁关系确定血友病基因的遗传情况,进行DNA多态性分析的遗传学诊断,可使诊断率达99%。
本病是X染色体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绝大多数患儿是男性,女性罕见。通过详细地询问出血病史、家族史(如果无家族史也不能除外),上述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如父亲是血友病患者或兄弟中有血友病患者,则注意女性携带者的诊断。
4、产前诊断
根据本组疾病的遗传方式,确诊后应对患者的家族成员进行筛查,以确定可能的其他患者和携带者,运用现代诊断技术对孕妇进行基因分析和产前诊断[6,7]。
产前基因诊断国内开展的单位不多,且方法不统一,真正用于临床者较少。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简单的产前诊断方法为确诊胎儿性别。若男性血友病患者与正常女性结婚,所生男孩均非血友病患者。此情况下,可选择胎儿性别。但胎儿性别鉴定的方法对血友病女性携带者无意义。
近年来应用基因诊断方法,危险性小,正确率更高,但技术要求高。对高危胎儿也可在妊娠9~12周通过绒毛膜活检;妊娠12—16周进行羊水穿刺。近来,还可在胚胎植入前通过早期胚胎(8个细胞时)获取胎儿DNA,通过DNA基因型和遗传表型确定胎儿性别,以及进一步判断是否为血友病或携带者。妊娠18~20周可在胎儿镜下取脐静脉血,测定FⅧ:C和FⅧ:Ag。上述方法都存在流产的危险(0.5%~10%),需在妇产科医生的指导与配合下进行。
四、鉴别诊断
1、血管性血友病(vWD)
vWD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男女均可发病。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是皮肤和黏膜出血。实验室检查vWF活性、vWF抗原降低可鉴别。
2、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
比较常见的有维生索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肝功能衰竭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除出血外常有原发病的表现,实验室检查还有APTT以外的指标异常。
3、获得性血友病
抗FⅧ抗体属自身免疫抗体,多成年发病,很少关节畸形,但往往表现为软组织血肿。既往无出血史,尤阳性家族史,男女均可发病,有原发和继发性之分。抗体筛选试验(APTT延长的纠正试验)和抗体滴度测定(Bethesda法)有助于鉴别。
五、治疗
血友病属遗传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凝血因子替代治疗是血友病目前最有效的止血治疗,替代治疗又分为按需治疗和预防治疗[8]。
1、按需治疗
有出血表现时输入相应的凝血因子制品。
血友病A首选FⅧ浓缩制剂或基因重组人FⅧ,在无上述药物时可以选择冷沉淀;血友病B首选FⅨ浓缩制剂或基因重组人FⅨ或凝血酶原复合物;如上述制剂均无法获得,可选择新鲜冷冻血浆。
治疗剂量:FⅧ首次需要量=(需要达到的FⅧ浓度一患者基础FⅧ浓度)×体重(kg)×0.5;此后每8~12 h输注首剂一半,直到出血停止或伤口结痂。FⅨ首次需要量=(需要达到的FⅨ浓度一患者基础FⅨ浓度)×体重(kg);在首剂给予之后每12~24 h输注首剂一半,直到出血停止或伤口结痂。
不同出血部位的治疗剂量和疗程见下表。
血友病凝血因子制品治疗的剂量和疗程
2、预防治疗
预防治疗是有规律地输入凝血因子,保证血浆中的因子(FⅧ:C/FⅨ:C)长期维持在一定水平,是减少该病致残率的关键。世界血友病联盟和WHO推荐预防治疗为重型患者最佳治疗策略,应根据病情尽早开始。
(1)血友病A:标准剂量为凝血因子Ⅷ25~40 U/(kg.次),每周3次或隔日1次。根据我国目前经济现状和治疗条件,也可考虑凝血因子Ⅷ10~15 U/(kg.次),每周2次的低剂量预防方案,在国内一些临床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2)血友病B:标准剂量为浓缩凝血因子Ⅸ25~40 U/(kg.次),每周2次。同上述原因,可考虑低剂量预防治疗方法,即:基因重组凝血因子Ⅸ制品或凝血酶原复合物( prothrombin complex,PCC) 20U/(kg.次),每周1次。
3、辅助治疗
急性出血时可遵循RICE(休息rest、冷敷ice、压迫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原则,在缺乏凝血因子的情况下也可部分缓解关节、肌肉出血。
此外,抗纤溶药物也可用于黏膜出血,但禁用于泌尿道出血并避免与PCC同时使用;去氨加压素(DDAVP)针剂是世界血友病联盟推荐轻型血友病A首选,适用于>2岁患儿,重型患者无效;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可以促进肌肉、关节积血吸收,消炎消肿,维持正常肌纤维长度,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4、病毒感染
血友病儿童长期输注血浆或血浆制品过程中,感染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较高,有条件尽可能输注安全产品,如基因重组的FⅧ、FⅨ或病毒灭活的FⅧ浓缩剂、PCC等。
5、治疗进展
近年来,血友病治疗的最大进展是长效FⅧ和长效FⅨ研制。通过分子修饰,例如聚乙二醇( PEG)化等,研制长效凝血因子。动物实验表明,PEG - rFⅧ有着良好的组织分布,在血浆、肝脏、脾脏及肌肉中的分布均高于rFⅧ。长效凝血因子的开发将大大推动血友病初级预防的实施,因为静脉通道建立困难是目前初级预防的主要障碍之一。目前,已进入或完成临床试验的血友病领域新药有BAX 855、BAX326、BAY 94 - 9027及Eloctate等[9~12]。
此外,基因治疗也在克服了以往的病毒载体安全性以后,成为该领域的热点。目前,已经有几项血友病A及B基因治疗方法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如,AAV8.FⅨ等已进入临床试验,并观察到用药10个月后FⅨ活性仍保持在10%。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基因治疗应用于血友病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13]。
六、典型病例
王×,男,2005年11月15日出生。出生后7个月因左臂注射部位出血不止,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血友病A,治疗不详。此后,反复皮肤瘀斑,未行特殊处理。2009年第1次左踝关节出血,当地输注浓缩FⅧ后缓解。2011年因血尿在我院就诊,查FⅧ2%,抑制物<0.5 BU。关节无肿胀变形。经输注重组FⅧ,血尿消失后出院。2012年3月反复发作血尿,开始行重组FⅧ每次500 IU,每周2次,预防性注射。预防前每年出血20~24次,预防后每年出血4~5次。主要为左肘关节、左踝关节出血,无血尿发生。2015年6月血友病基因检测示FⅧ内含子22倒位。
诊断:血友病A,中型,FⅧ内含子22倒位。
家系调查显示:其母、其外婆内含子22倒位阳性携带者,其姨母内含子22倒位阳性携带者,姨母之女无内含子22倒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