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是果,而不是因
我对心理学怀抱有极大的兴趣,洞察人类心理之暗流,认识自己,理解他人,而后以一种温柔的方式纳己容人,实在是一件值得尝试的事儿。
经过一年的学习,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后,开始陆续接受督导培训,并准备就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理论等展开深入学习。
从宏观到微观,先广博后精深,应该是学习任何知识的基本途径。
最近,在阅读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英文原版,读到一些颇具醍醐灌顶之效的词句,引发了思考,我就会选择用文字将它们记录下来,并参阅别的相关资料,深入进去,这也算得上是自己的一种读书方法。
在谈“自尊”一节,结尾部分援引了美国心理学家罗伊.F.鲍迈斯特的一句话:“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现在我很遗憾地告诉你们,我想要劝诸位忘掉自尊心,而把时间、精力更多地用在培养你的自控力和自律性上。”
抽空又了解了鲍迈斯特这位我了解还不多的心理学家,因而对这句话以及”自尊“也就有了更新的认识。
下面分享一点看法。
被误解的自尊
想想看,从很小的时候起,我们就被长辈教育要有自尊心,要提高我们的自尊心,也经常听到“你怎么这么没自尊?”之类批评性言语。
因此,大家就觉得,自尊心强的人,就各种表现都会很优秀,会被人喜欢,会更有魅力,会更成功;低自尊的人呢,什么都不行,会被别人瞧不起,于是,想尽办法去提高或维护“自尊”那玄而又玄、虚而又虚的东西。
也是在读到鲍迈斯特先生关于“自尊”论断,我也才第一次认真思考起究竟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这个问题来。
查阅资料,了解到鲍迈斯特先生做过的一项实验:跟踪高中生几年,以了解自尊与成绩的关系。如果按照普遍认知,自尊较高的学生,成绩一定好。也就是因为有高自尊,所以才有好成绩。
但研究结果发现,一个孩子十年级的成绩可以预测他十二年级的自尊水平,但是其十年级的自尊水平并不能预测其十二年级的成绩。因此,似乎是成绩是因、自尊是果。
虽然今天我不想就“自尊”这个概念进行条分缕析,但还是有必要就其稍作谈及,仅是我自己的定义,供参考而已。
自尊,在我看来,应该是人对自己是谁的一种认识,以及对这个“我”的一种态度。高自尊的人一般对自己的评价高,低自尊的人往往对自己的接纳度低。
但是不是为了更快乐,更积极,更有成就,我们就要挖空心思去提高、去保护自己的自尊?培养高自尊是不是就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
答案,我想可能并不是这样。
正如鲍迈斯特及相关人员研究所发现,是我们的实实在在、货真价实的大小成就(与自我技能、能力相关)决定着我们的自尊,并最终带给我我们的内心幸福感,而不是高自尊决定我们的的成就与自我感受。
真实自尊
高自尊并非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它也有其黑暗的一面。
高自尊心确实比较利于培养乐观积极、不轻言放弃。但当自尊变成了自负,它就变得消极。
最坏的情况下,自尊变成自恋,即固执地相信自己的优越性。自恋者自以为很了不起,而且沉溺于这种夸大的自我形象之中。
他们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但并不是特别渴望被别人喜欢——他们要的是奉承)。他们期望得到特殊对待,受批评时容易恼羞成怒。
写到这里,我真是觉得自己也具有某种程度上的自负。当以警醒。
所以,不是自尊水平越高越好,当然也不能太低。如果说高自尊的人以自我为中心,收益自揽怀中,成本分摊他人,低自尊的人则恰好相反,它们以他人为中心,缺乏清晰的自我认知,因此幸福感极低。
心理学家认为,我们需要培养真实的自尊。
所谓真实的自尊,也可以叫安全型自尊(genuine/secure self-esteem),我不知翻得是否准确,这种自尊是建立在对自我优缺点清晰的认知与接纳上,是知道自己的缺点后,愿意去提升,并依旧爱自己。
它绝不是脆弱而盲目的高自尊,也不是疲弱无力的低自尊。它是可变的,是经自己不断修正的流动的自我认知与接纳状态。
关注行动的因,收获自尊的果
既然如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放弃汲汲营营去顽固维护我们内在那颗骚动不安却又实在脆弱不堪的自尊心,一味想着如何塑造一个让他人喜爱的个人形象。
不要太在意别人怎样评价你,把时间与精力用于培养我们的能力,提升某项技能,涵养某种才华上来,这些具体真实的行动,能够提升我们的内在感受,并最终坚实我们的自尊。
这种自尊才是真实有用的。
不断把目光往自我身上收回的同时,若还能用心去经营对你而言真正有意义且重要的关系,比如与父母的关系,与爱人的关系,而不是天天忙着与各种人周旋,与所有人看似打成一片,这也终将带给你内心的真喜悦。
这种真喜悦,也能构筑我们的真自尊。
道理,你都懂,对不对?那为什么不能够行动起来呢?
因为话好说,腿难迈。
所以,回到了文头那句话,“忘掉脆弱的自尊,把时间用在培养自控力和自律上来”,学习控制自己,严格要求自己,用持久的行动去带来生命真正的改变吧。
要知道,自尊是果,行动才是因呢,我最亲爱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