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早期林良二十幅花鸟画赏析

明代(1368-1644年)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是在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的发达,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派。整个明朝一代书画艺术的演变发展,大致可分为前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但也不能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交替衔接的。

明代前期,这一时期是以仿“两宋院体”为主。花鸟画方面,继承了黄荃父子工笔重彩的画风;山水画方面,有的宗法郭熙,而大多数人物山水画,则完全效仿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虽师法古人,还展现出自己独有的面貌,形成了明代院体的特有风格。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形象精确,法度严谨,色彩艳丽。明画与宋画的区别主要是宋代院体画下笔凝重稳健,比较工整谨严,风格朴厚,而明代院体画,早期画风还比较严谨细密,多用水墨稍带写意,下笔轻快。

前期有院体画派林良,【秋林聚禽】,吕纪【残荷鹰鹭】吴伟【鱼乐图】戴进【风雨归舟】,这里介绍明朝早期林良绘画作品。

明代林良(1428年~1494年)字以善,明代著名画家,广东南海县扶南堡(今佛山市南海区大沥)人。擅画花果、翎毛,着色简淡,备见精巧。其水墨禽鸟、树石,继承南宋院体画派放纵简括笔法,遒劲飞动,有类草书,墨色灵活,为明代院体花鸟画的代表作家,也是明代水墨写意画派的开创者。

林良早期所作设色花果翎毛,画法工细精巧,后来师承南宋放纵简括一路,变为水墨粗笔写意,取得突出成就。在表现技法上,挺健豪爽的笔法,既有迅捷飞动之势,又比较沉重稳练;在运笔顿挫之间,讲求规矩法度。后人评论他的画风是用笔遒劲,如作草书。他的水墨写意花鸟画,在当时上追南宋院体,竞尚艳丽工巧的宫廷画风中独树一帜,故颇为当时人所推重,对明代中期的花鸟画风产生很大影响。传世作品有《孔雀图》、《灌木集禽图》《山茶白羽图》《大都会双鹰图》《秋林聚禽图》《芦雁图》《鹅泳图轴》《花鸟》《秋鷹》《荷塘集禽图》《古木寒鸦图》《雉鸡图轴》《孔雀图》《雪景双雉图》《鹰雁轴》《西安双鹰图》《乔林百雀图卷》《广东双鹰图》《木鸟图》《松鹤图》等。

明朝早期林良《孔雀图》赏析

明,林良绘《孔雀图》轴,绢本,墨笔,纵155.3厘米,横78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绘雌雄孔雀一双,立于石上,旁有修竹数竿。

孔雀是自然界鸟类中羽毛色彩最为绚丽的一种,是生活在南方的禽鸟,古代在北方除去皇宫御苑几乎无人能够豢养,寻常百姓更是无缘得见,因此这一题材本身即透露出宫廷气息。

与众多以工笔重彩表现孔雀的作品相比,林良此作纯用水墨,用笔粗简,仅在孔雀的头颈和尾羽处作精致的勾勒,充分发挥了“墨分五色”的丰富变化,使黑白的水墨也产生出缤纷绚丽的夺目效果。伴以竹石为背景,愈增添了清雅野逸的意趣。

明朝早期《灌木集禽图》赏析

《灌木集禽图》设色纸本,纵34厘米,横1211.2厘米是明代画家林良创作,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该画作画面中,在灌木、竹石、水草、芦苇的掩映下,禽鸟或栖息、或翱翔、或相逐、或觅食,展示出一派生动、博大的气象。图中禽鸟造型准确、生动逼真,翠竹、芦荻、树枝穿插有致。全图运笔挥洒自如,水墨酣畅淋漓。在着意刻画群禽飞动之势和情态之妙的同时,又准确地勾出了它们的形态特征。

全卷数十种禽鸟姿态各异,通过笔墨形式的创新,林良为写意花鸟画的成熟做出了重要贡献。

明朝早期林良《山茶白羽图》赏析

明代林良《山茶白羽图》立轴设色绢本纵152.3厘米,横77.2厘米,是明代画家林良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山茶白羽图》写山野一隅,屹岸上伫立着一双神态俊逸的雄白雉、雌白雉,在崖下过步。石后山茶树枝叶疏落有致,纷开粉红色的花朵。一对喜鹊在树枝上跳跃喳叫,洋溢着欢腾的气氛。

此画截切春天山野一隅,危石高耸占据了画面的中心,山石上伫立一只雄锦雉,作挺胸振羽的姿态,雪白的羽毛与朱红的脸盘、足趾对比强烈,神态十分俊逸,显示它气度不凡。下面山坡方岩石下,一只灰色的雌雉却在缓缓地行走,文静安闲而有所期待。对白雉,一显一隐,一高一下,上下呼应,颇有生趣。岩石的背后生长着一株山茶树,山茶怒放,纷开粉红色的花朵,枝叶上下前后穿插,疏密得体。山茶树枝头上绽开粉红色的山茶花,与白雉华丽的羽毛交相辉映。茶树干上栖息一对伏至亲昵的山喜鹊,仰首翘尾,正在喳喳鸣叫,似乎因双雉的出现,露出惊讶之色。

图上右上角仅署款“林良”二字,未题年款。

明代早期林良《双鹰图》赏析

林良 双鹰图轴纸本水墨淡设色 275.6× 99.1厘米 大都会博物馆藏

《双鹰图》是明代著名画家林良中年时期的作品,“院体”画花鸟代表作,没骨画法,工写兼具。构图简洁,着色低沉单一,凸显鹰隼兀立久视之大境界。双鹰上者气宇轩昂,目光如炬,一爪独立于枯枝之上,有傲视苍宇之威;下者挺身缩项,羽翼蓬振,双爪力着于苍岩宕石,目中有物,显欲搏四方之势。双鹰静中有动,动中蓄静,王者风范,鹰击长空。此图双鹰多用工笔,竹、石、树等多为写意,一工一写,更是体现了画面的主次感和思想境界。画面底部露出几支摇曳的竹尖,尤显山石之险,也为苍凉的画面增加了几分雅逸的景致。“双鹰”寓意为“双英”,老树、枯藤、苍石,几枝摇竹,情景意皆纳其中,再之款识仅署“林良”二字,这些都表达了作者寄情于画的胸襟抱负和微妙情怀。

明代早期林良《秋林聚禽图》赏析

林良《秋林聚禽图》绢本,纵153厘米,横77厘米,广州美术馆藏。

此图是林良写意花鸟画中的佳作。构图周密严谨,一群鸟雀栖于乌桕树和竹丛之间。以粗笔浓墨画乌桕树的主干和一群白头鸦,笔势纵横豪肆,墨色苍劲淋漓;又以放笔淡墨画竹子和小雀,画面的繁简、浓淡、疏密、虚实,都有独到之处。浅红淡绿,着色简洁,自然生动。此画表现了林良水墨花鸟画言简意骇的艺术特点。

明代早期林良《芦雁图》赏析

林良《芦雁图》绢本,墨笔,纵138.5厘米,横69.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一泓清波,芦荻丛生,浮萍点点。一对大雁前后相随,展翅下翔,扑水掠飞,似将降于水面,形象栩栩如生。用笔宛转顿挫,放而不粗,风格沉着雄浑,体现了画家水墨写意花鸟画的特点与功力。

明代早期林良《鹅泳图轴》赏析

林良《鹅泳图轴》绢本设色,172.4×98.9厘米。弗利尔美术馆藏。

与林良同时期的诗人、学者李东阳(1447—1516)有《林良画两角鹰歌》云:“百余年来画禽鸟,后有吕纪前边昭;二子工似不工意,吮笔决眦分毫毛。林良写鸟只用墨,开缣半扫风云墨。水禽陆禽各臻妙,挂出满堂皆动色。空山古林江怒涛,两鹰突出霜崖高。整骨刷羽意势动,四壁六月生秋飕。一鹰下视睛不转,已知两眼无秋毫。一鹰掉颈复欲下,渐觉飒飒开凤毛。匹绡虽惨淡,杀气不可灭。戴角森森爪拳铁,迥如秋湖毗欲裂,朔云吹沙秋草黄,安得臂尔骑驷铁,草间妖鸟尽击死,万里晴空洒毛血。”李东阳为弘治进士。对林良在内廷当画师最为了解。这篇画跋对林良画鹰的艺术水平给予高度的赞扬和描述。林良的水墨花鸟画,以水墨的浓淡表现禽鸟的质感,既达到造型准确,又生动传神。故宫博物院珍藏林良的《灌木集禽图卷》有元治的题跋云:“笔随兴纵无商量,草木花竹乱枝叶,咄嵯一气分低昂。势如风骤潇湘雨,雨点惊飞没张立,风收雨歇静流观,万象一一归清楚。”

明朝早期林良《花鸟》赏析

林良早期所作设色花果翎毛,画法工细精巧,后来师承南宋放纵简括一路,变为水墨粗笔写意,取得突出成就。在表现技法上,挺健豪爽的笔法,既有迅捷飞动之势,又比较沉重稳练;在运笔顿挫之间,讲求规矩法度。后人评论他的画风是用笔遒劲,如作草书。他的水墨写意花鸟画,在当时上追南宋院体,竞尚艳丽工巧的宫廷画风中独树一帜,故颇为当时人所推重,对明代中期的花鸟画风产生了较大影响。

明朝早期林良《秋鷹》赏析

明 林良《秋鷹》绢本设色,纵136.8厘米横74.8 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秋鹰》为明代花鸟画家林良之作,幅中署款“林良”。

飞翔的雄鹰俯身扭转头部,以锐利的眼神盯住猎物,被追逐的八哥鸟落荒而逃,露出惊骇的神情,生机有趣。

老鹰张开的翅膀墨色浓厚,间以空白,显出羽毛的层次。画面左侧增添横出的枝柯,藉以平衡鸟禽的比例。

明朝早期林良《荷塘集禽图》赏析

明 林良 《荷塘集禽图》轴绢本淡设色,横56.5厘米纵 152.7厘米, 天津博物馆藏。

《荷塘集禽图》,此画绘荷塘一隅,莲蓬、荷花、苇草各具姿态,随风摇曳。塘中一对鸳鸯相依相偎,共同衔着一根莲茎;有水鸟或栖息在荷枝上,或在苇草间翻飞,神态各不相同,栩栩如生。整体风格趋于写意,水波、苇草、荷花等如作草书一般随意点染,但是禽鸟却画的细致生动。款署“林良”。

明朝早期林良《古木寒鸦图》赏析

明 林良 古木寒鸦图 绢本墨笔 140.5X90cm 中央美术学院藏。

《古木寒鸦图》是林良创作的一幅精品力作,描绘了寒冬时节一群寒鸦栖息在枝头的情景。画作中的众多鸟雀姿态各异:它们聚栖枝头,有的梳弄羽毛,有的仰望高处,有的凝视远方,还有的闭目养神。此画以水墨为主,略施淡彩。其中鸟羽的画法最为巧妙——画家用浓重润泽的墨色渲染鸟羽,以表现其毛茸茸而富于弹性的质感。画中还有一些鸟雀则用极淡的墨色加浅赭色点染,使之显得轻盈灵动呼之欲出。此画还描绘嶙峋的石崖,以及一棵粗壮的古树和数株修竹。虽然树木枝叶纵横交错,却杂而不乱,画家巧妙地运用了浓淡不同的墨色来区分远近,表现空间距离,起到了相互映衬的效果。林良还用细致的笔墨表现出寒风中枯枝竹叶的摇曳感,以衬托出鸟儿的恬静,并使画面更加优雅精致。此画中禽鸟数量众多,姿态逼真动人,给人远离喧嚣自由自在的愉悦享受。

明代早期林良《雉鸡图轴》赏析

林良 雉鸡图轴 绢本设色纵155厘米,横92.6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林良雉鸡图轴》是明代林良创作的绢本设色画。款署:“林良”,钤印“以善图书”。

画中主体为一对雉鸡,另有麻雀上下翻飞,布谷、斑鸠等在枝叶间栖息;坚实的山岩,风中飘摇的细竹以及丛生的灌木构筑出一个生意盎然的自然空间。林良以画花鸟著称,他用粗犷的笔墨使品相富贵的禽鸟表现出野逸自然的状态,将水墨写生的灵动与宫廷画追求的写实严谨相统一,创造出新的审美情趣,在明代宫廷画中有很大的影响。

明朝早期林良《孔雀图》赏析

明 林良 《孔雀图》轴 绢本墨笔 纵155.3厘米横7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纯用水墨,用笔粗简,仅在孔雀的头颈和尾羽处作精致的勾勒,充分发挥了“墨分五色”的丰富变化,使黑白的水墨也产生出缤纷绚丽的夺目效果。伴以竹石为背景,愈增添了清雅野逸的意趣。

明朝早期林良《雪景双雉图》轴赏析

明 林良 雪景双雉图轴 绢本设色 31×58cm 宫博物院藏

款署:“林良”,钤一印不辨。画雌雄双雉憩栖在积雪的岩边。雉,指雉鸟,又称雉鸡,生活在丘陵林野地带,雄鸟有长长的尾羽,羽毛色彩丰富,是花鸟画家钟爱的题材。林良此图不特意表现雉鸟羽毛的华美,而是着意刻画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以重墨迅笔画山石树枝,水墨结合淡色画雉鸟,劲健中含工秀。

明朝早期林良《鹰雁轴》赏析

明 林良 鹰雁轴 本墨笔 99×180cm 北京宫博物院藏

款署:“林良”。钤“以善图书”印。图绘双鹰傲立于悬崖和古木之上,树梢、岩顶覆盖着皑皑白雪,境界荒寒冷寂,双鹰刚毅勇猛的气概尤为突出。芦苇丛中的大雁等禽鸟似乎察觉到危险的临近,展翅欲逃。整幅作品造型简练,笔法放逸,形神兼备。

明代早期林良《双鹰图》赏析

明代,林良《双鹰图》绢本纵100厘米横86厘米国家一级文物,现藏西安博物院 。

该作品应是作者中年时期作品,“院体”画花鸟代表作,没骨画法,工写兼具。构图简洁,着色低沉单一,凸显鹰隼兀立久视之大境界。双鹰上者气宇轩昂,目光如炬,一爪独立于枯枝之上,有傲视苍宇之威;下者挺身缩项,羽翼蓬振,双爪力着于苍岩宕石,目中有物,显欲搏四方之势。双鹰静中有动,动中蓄静,王者风范,鹰击长空。此图双鹰多用工笔,竹、石、树等多为写意,一工一写,更是体现了画面的主次感和思想境界。画面底部露出几支摇曳的竹尖,尤显山石之险,也为苍凉的画面增加了几分雅逸的景致。“双鹰”寓意为“双英”,老树、枯藤、苍石,几枝摇竹,情景意皆纳其中,再之款识仅署“林良”二字,这些都表达了作者寄情于画的胸襟抱负和微妙情怀。

明朝早期林良《乔林百雀图卷》赏析

《乔林百雀图卷》绢本水墨,纵286厘米横 4982 厘米 克利夫兰美术馆收藏

卷首:乔林百雀 文渊阁永嘉姜立纲书。长卷绘鸟雀数百禽,山涧、树上,杂草中、聚集、嬉戏、打盹、打架,形态各异,生动活泼,萌态十足。

此卷采用平面散点的结构手法,疏密相间,动静结合。群雀动态逼真,情状各异,勾染相间,工写结合,是林良花鸟画中的一件佳品。

明朝早期林良《双鹰图》赏析

《双鹰图》绢本水墨,纵120厘米横 66.8 厘米 广东省博物馆藏

野外山石后侧一枝粗枝斜出,两只老鹰一只登树枝,一只站立于石上,粗壮的爪子抓握有力,眼神凌厉,神情警觉。

画家以深墨干笔皴点出双鹰翎毛的结构,再以浓淡渐变阔笔画出正羽和尾羽,层次分明;然后施浓墨点羽翼,并以焦墨勾喙和点睛,体现雄鹰神态炯炯。此幅图亦是林良水墨写意花鸟画代表作。

明朝早期林良《木鸟图》赏析

《木鸟图》纸本水墨,纵303 厘米横 31厘米 东京国立博物馆《唐絵手签笔耕园》藏

绘黑色禽鸟一只,紧抓树杆,张开的嘴似呼朋引伴。

画面大片留白,但毫不显空,一枝一鸟,粗粗几笔画出树枝,而鸟儿依旧水墨,数笔写成,层次分明,神情毕现。

明朝早期林良《松鹤图》赏析

明林良《松鹤图》广东省博物馆藏

明代的职业画家有很高的职业待遇,他们可以在宫里任职,有官衔,享受相关的政治待遇。这一时期,职业画家的题款一般是题在画面的中心位置,或者画眼的空白位置。例如这幅林良的《松鹤图》,它的题款在两只鹤的左侧。林良的署款有着非常明显的个性特征,林和良之间他不会连笔,“林”字左边的“木”比右边的“木”要肥胖、矮小,如果你看到“林”的两个“木”长短粗细一样,那么它肯定是赝品。

林良为宫廷画师,其活动范围主要在北方,他的绘画艺术对当时的岭南画坛影响不大,虽然陈白沙、黎简、韩荣光、徐梦秋、谢兰生等广东诗画家对他的绘画作品有题跋,但广东画人像林良那样用苍劲带有浙派笔法去表现花鸟如鹰、雁等以及山石、灌木丛的景物不多见。林良以写意水墨画花鸟为表现形式,丰富了花鸟画的画法,是具有开创性的,他对后世的写意花鸟画影响深远。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广东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等藏有林良的绘画作品。

(0)

相关推荐

  • 明代早期戴进等绘画赏析

    明代(1368-1644年)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是在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的发达,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 ...

  • 明 林良代表作《秋鹰图》轴高清赏析

    林良(1428-1494),字以善,南海(今广州)人,中国明代著名画家.史料曾记载"林良吕纪,天下无比",他因善画而被荐入宫廷,授工部营缮所丞,后任锦衣卫指挥.镇抚,值仁智殿.林良 ...

  • 明代早期戴进二十五幅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1368-1644年)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是在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的发达,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 ...

  • 明代早期吴伟二十三幅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1368-1644年)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是在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的发达,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 ...

  • 明代早期吕纪二十三幅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1368-1644年)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是在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的发达,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 ...

  • 清代早期王时敏二十幅绘画作品赏析(上)

    中国清代绘画,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呈现出特定的时代风貌.卷轴画延续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风靡,山水画勃兴,水墨写意画法盛行.文人画呈现出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在题材内容.思想情 ...

  • 明代末期陈洪绶三十幅绘画赏析(下)

    文\听月 明代中叶以前,基本上没有专门的人物画家,戴进.吴伟.唐寅.仇英等都兼善人物.明代后期,人物画的成就要高一些,也出现了较重要的人物画家.最著名的有八大山人.曾鲸.陈洪绶.丁云鹏.董其昌.徐渭. ...

  • 明代末期陈洪绶三十幅绘画赏析(上)

    明代中叶以前,基本上没有专门的人物画家,戴进.吴伟.唐寅.仇英等都兼善人物.明代后期,人物画的成就要高一些,也出现了较重要的人物画家.最著名的有八大山人.曾鲸.陈洪绶.丁云鹏.董其昌.徐渭.张宏.崔子 ...

  • 清代早期王时敏二十五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

    中国清代绘画,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呈现出特定的时代风貌.卷轴画延续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风靡,山水画勃兴,水墨写意画法盛行.文人画呈现出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在题材内容.思想情 ...

  • 清代早期王原祁二十八幅绘画作品赏析(上)

    中国清代绘画,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呈现出特定的时代风貌.卷轴画延续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风靡,山水画勃兴,水墨写意画法盛行.文人画呈现出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在题材内容.思想情 ...

  • 清代早期王原祁二十八幅绘画作品赏析(下)

    中国清代绘画,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呈现出特定的时代风貌.卷轴画延续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风靡,山水画勃兴,水墨写意画法盛行.文人画呈现出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在题材内容.思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