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琴岛的周淑安,是近代中国第一位女声乐家,一生桃李无数—— 中国声乐界四大名旦 三人是她学生
来自琴岛的周淑安,是近代中国第一位女声乐家,一生桃李无数——中国声乐界四大名旦 三人是她学生2016-05-10 00:00来源:厦门日报
鼓浪屿旧影。(资料图)[开栏的话]鼓浪屿是美丽厦门的文化地标,这座仅1.87平方公里的小岛,经历了丰厚的历史沉淀,在全球化早期浪潮的冲击下形成了文化的多样性,承载着中西文化交融荟萃的人文底蕴,在音乐、建筑、体育、植物等方面的突出成就造就了大量经典。作为近代精英聚集之地,鼓浪屿仍有不少文化现象是鲜为人知的。有专家指出,鼓浪屿创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150多个“第一”。今起,本报开辟“鼓浪屿经典100”栏目,选取其中部分“第一”或“经典”,聚焦鼓浪屿近现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人物、现象与景观,以期让大家对鼓浪屿有更深层的了解,助力鼓浪屿申遗。今天,我们先来聚焦一组鼓浪屿上的“音乐经典”。
周淑安(1894年-1974年),我国最早留美学习声乐的音乐家,是中国最早学习与研究欧洲传统声乐艺术的音乐教育家之一,被誉为近代中国第一位女声乐家,一生桃李无数。文/本报记者 黄晓波1908年10月30日,美国舰队到访厦门,清政府在南普陀寺前举办招待会。一名14岁的鼓浪屿女孩在招待会上领唱美国歌曲,前一秒还在喧闹的美国士兵顿时安静下来,纷纷伸长脖子探寻声音的来源。这位用歌声征服美国舰队的女孩就是周淑安,此时,她甚至还没正式接受过音乐教育。周淑安于1894年5月4日出生在鼓浪屿一个兼具中西色彩的书香门第,父亲周之德是基督教牧师,母亲谢氏是南洋归侨,育有二子四女,周淑安是幼女。1911年从鼓浪屿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周淑安赴上海中西女塾学习。两年后,听说清华招考第一届女子公费留学生,她便与高年级同学一起去应试。在10项考试之中,有一门法文,从未念过法文的周淑安,跟着二哥周辨明(著名的语言学家,曾任厦门大学文学院院长、教务长)突击学习了两个月便去应试,居然顺利过关,成为我国第一批公费留美女学生之一。1928年,周淑安任教上海国立音专。她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声乐艺术,在学贯中西的基础上,认真向民族戏曲学习,研究传统戏曲的美学原则,学习其特殊的表现手法,坚持“以字行腔”为中心的教学原则,追求中国艺术意境和民族艺术气韵。可以说,周淑安与肖友梅、黄自等音乐家,一起共同缔造了中国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上海音乐学院,并为它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周淑安教学认真,善于因材施教,且爱生如子。有一回,周淑安发现班上一个叫胡然的学生学习用功,成绩优异,但上课却经常迟到,经过了解才知他家境贫寒,没钱乘车只能步行上学,于是,她花费一个月工资为他买了电车季票。正因为这些高尚的品质,周淑安一生中培养了许多杰出的歌唱家、音乐家,建国前后著名的中国声乐界四大名旦,就有三人是她的学生———喻宜萱、张权、郎毓秀;著名音乐家胡然、孙德志、吕骥、洪达琦、劳景贤、唐荣枚、陈玠、江桦等均曾就学于她的门下。鼓浪屿“音乐经典”林俊卿:咽音唱法创始人
林俊卿(1914-2000),出生、成长于鼓浪屿。世界著名音乐评论家顾特那博士评论说:“专家们都认为他是中国史无前例的歌唱能力最强的男中音。”经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文化部成立中国第一个声乐研究所――上海声乐研究所,林俊卿任所长。他成功地利用咽音练声法治疗挽救了一大批失声倒嗓的歌唱家,包括歌唱家王昆、胡松华,著名京剧演员新艳秋等,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我们的林大夫”。培训出罗荣钜、郭颂、马玉涛等大量著名的歌唱家,成绩斐然。卓一龙:任英国最高音乐学府教授
卓一龙(1940年--),钢琴家,鼓浪屿人,著名钢琴家傅聪的夫人。获得英国音乐联合委员会(Associated Board) 第八级的最高荣誉金牌奖,英国皇家音乐学院LRAM ARAM FRAM 荣誉、法国巴黎音院首奖得主。1975年,“门槛”极高的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聘请她任钢琴系教授,是海外华人进入英国最高音乐学府担任教授第一人。殷承宗:钢琴协奏曲《黄河》主创者
殷承宗(1941年--),鼓浪屿人,著名钢琴家,1959年参加维也纳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钢琴比赛获第一名,1962年获第二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第二名。钢琴协奏曲《黄河》主创者。陈佐湟:新中国首个音乐艺术博士
陈佐湟(1947年--),中央乐团首席指挥,小学时随父母搬到鼓浪屿居住,邻家的钢琴声让他驻足,母亲就在邻居家租了台旧琴供他练习,开启了他的音乐生涯;1985年获密西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颁发的第一个乐队指挥音乐艺术博士学位,成为新中国第一个音乐艺术博士。林鍼:写下与西洋乐器的接触在日光岩题刻“鹭江第一”的林鍼,自年少就居于鼓浪屿,也是文字记载中,近代最早接触西洋乐器的中国人。他在其1849年回国后写成的著作《西海纪游草》中说:“番女虽工诸艺,予独取其风琴,手弹足按,音韵铿锵,神致飘然。”这比1866年史称张德彝在上海第一次看到“洋女拨弄洋琴,琴大如箱,音忽洪亮忽细小,参差错落,颇觉可听”要早了近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