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重庆市忠县乌杨镇农民王洪祥,...
1998年,重庆市忠县乌杨镇农民王洪祥,到当地一处河滩上采药时,发现被潮水冲刷的沙土上,露出一块精美的“怪兽衔环”石雕。于是赶紧上报说,发现了大禹治水的文物!
因为长年采草药,所以当地人称王洪祥为“王草药 ”。当时,“王草药”刨开沙土后,发现下面埋得很深。他忽然就想起了大禹治水的故事,心想这怪兽莫非是大禹用来镇水妖的?
“王草药”回去后,给忠县文管所打电话,说发现了大禹治水的遗物。文管所的人觉得他在开玩笑,没当回事!
文管所慎重起见,便委托了乌杨镇一位文化干部去查看,结果那干部看过后竟说:“就是几块垒坟的石头。”被这样一说,没人再过问此事。
而 “王草药”始终觉得,总有一天会有人将其搬走。于是,他对“大禹治水的遗物”开始了长达3年的守护。
忠县文管所副所长曾先龙从事考古近30年,在文物考古界很着相当的名气和经验。2001年,他再次接到“王草药”的上报后,对此事重视了起来。
几天后,曾先龙和忠县风景名胜管理所副所长陈储德,以及一个经营文化用品的老板方大榆,一同前往乌杨镇查看。
他们三人来到了“狗钻洞”河滩上,按“王草药”指的线索,果然发现了被潮水冲出的巨大石块。曾先龙扒开沙土,一个精美的“怪兽衔环”石雕便露了出来。
曾先龙定睛看了看,非常激动!他接着在周围继续寻找,一个高240厘米,宽110厘米,厚75厘米的长方体构件被发现。这个足有5吨重的石板上雕刻着一只高大的白虎,线条粗犷简洁,造型古朴庄严,是典型的汉代风格。
曾先龙的心咚咚直跳,凭着多年的经验,他知道这就是举世罕见的汉阙。他兴奋地一跃而起,对着陈储德和方大榆连喊着:“这是汉阙!汉阙!重大发现!”
曾先龙立刻打电话给忠县领导,县长陈明忠表态,马上调度资金组织发掘。很快,消息传到了重庆,市博物馆的专家更是惊喜万分。
时任重庆文物考古所所长邹后曦带着考古队,立即赶赴现场。面对那一块块精美的构件,邹后曦向市文化局急呈“关于抢救保护忠县乌杨石阙的紧急报告”,称“乌杨石阙的发现弥足珍贵,应立即实施抢救性保护”。
市文物局局长王川平迅速向市政府领导作了汇报。市领导指示:立即将乌杨石阙的抢救发掘纳入三峡文物抢救计划,安排人力物力财力实施保护发掘,发掘完毕后,即运到重庆市的三峡博物馆收藏。
乌杨石阙的发现一时间轰动了整个考古界,以北京大学考古系副主任孙华教授为首的,其它考古界名人纷纷赴忠县乌杨镇现场,一睹旷世国宝。
喜讯惊动了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先生从北京来到重庆,他在听完关于乌杨石阙的汇报后,激动地说:“乌杨石阙不仅仅是属于忠县的,也不仅仅是属于重庆的,它属于全国!”张副局长说,“要确保发掘和搬运过程中每一个构件的安全,同时要再扩大发掘面积,尽可能找到所有构件。”
不久,以邹后曦为领队,曾先龙为执行领队的考古队奔赴乌杨镇,开始对乌杨石阙进行发掘。而发现乌杨石阙的“王草药”则每天守在河滩上,帮着考古队员烧茶送水,打杂干活。
近一年的发掘,考古队员在探沟里先后发掘出土了一批石质构件,包括阙身、阙顶、扁石、枋子层等共14件,阙体崩裂小残片86块。由于长埋于地下,那些珍贵的构件得以保存完整。
这些石阙构件,小的有几吨重,大的重达十几吨。经过组合,就成了一座完整的汉代石阙,而是座左右对称的子母汉阙。
2002年,考古队员们将这些国宝级文物运回重庆。
汉阙是汉代的一种纪念性建筑,代表着高贵和尊严,有着重大礼制意义。是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具有表征意义的楼观,常左右成对。有石质“汉书”之称,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
汉代石阙,是我国现存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地表建筑,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堪称国宝级文物。
乌杨石阙的阙顶为精美的重檐式仿木石刻,瓦垄瓦当线条分明,扁石上刻着方孔钱纹和菱形纹,线条匀称,枋子层刻角兽半圆雕,造型生动。还有阙身上的青龙、白虎、狩猎图等,雕刻鬼斧神工,威武雄壮。
那么墓主人是谁呢?有专家研究说是东汉末蜀汉大将军严颜。严颜曾曾因英勇不屈感动了张飞,后归顺于刘备。严颜死后被刘备追赠壮烈将军,就葬在了故乡忠县乌杨镇将军村,将军村就是因此而得名。
然而当考古队对乌将军墓开始发掘时,却发现了两个盗洞。墓内遗物早被盗抢一空,只留下20件陶器和一些铜钱残片。最终无法确定乌杨石阙的主人身份。但可以肯定的是,除了严颜将军,汉代的忠县无人能享受如此规格的汉阙吧!
乌杨石阙是我国现存的30余处汉阙中,唯一通过考古发掘复原,并发现了相关的阙址、神道、墓葬的石阙。乌杨石阙现陈列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中庭,为该馆的镇馆之宝,也是第一个作为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汉阙。
经历2000多年的洗礼,乌杨石阙矗立在了三峡博物馆里,守望着历史的风云!而“王草药”则继续守护着家乡复建的乌杨石阙!#古史传奇#